分享

《文化安顺》乡村档案 吉昌屯概说(下) 2022年第53期(总774期)

 文化安顺 2022-06-14 发布于贵州













吉昌屯概述(下)













石林元

四、屯军山

明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军队进入安顺,实行屯军戍边之后,我村的祖先们就在现在的大山上驻扎。屯堡人初到此地,一片荒芜。因是行武出身,祖先们用军事眼光来选择驻地。于是就在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大山上建立了根据地。

大山上,名为“凤凰山”,又名“贵人山”,今称屯军山。

山顶,东观平坝、白云、肖家;北望天龙;西安顺、旧州;南以黄腊、刘官为依,视野极为开阔。近观地形,东有高山为屏障,南北有山形成东西走向的峡谷地带,成为左右环抱之势,唯西面是开阔地;还在西南方的老豺山修了一瞭望哨所,与大山上成犄角之势,互通信息。易守难攻,古代兵最佳屯军之

今大山上古遗址,堪称安顺市农村唯一大型防守型之城墙古遗址。建于明洪武年间,我村屯堡人边生产边修筑巩固,三上三下大山上(在拙作《吉昌村发展史》章节)。至清同治年间被毁(此事件俗称“下五府反上八府”)。除夕夜偷袭大山,毁掉建筑住房三百余间,现存的一百五十余间,毁损十分严重。而毁损不是很严重的外围墙,高十几米至两三米不等,周围约三千余米,墙厚1.5米至3米。在西北面有大门,宽3米,高2米(原高无法考证)。内除了民房外,还有集体活动场所,如:汪公殿、关牛凹等,是如今已经发现的农村唯一完整、大型的屯堡军事古遗址。

目前我省保存的古城墙遗址并不太多,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者,仅福泉明代城墙古遗址、道真明代真安州城墙古遗址、黄平岩门司清代城墙古遗址三处,列为县级的更是不多。而大山上屯堡古城墙遗址,在农村目前是唯一的大型古城墙遗址,还没有发现资料记载胜过此处。是研究我屯堡人屯军、生活、居住、发展的最直接的物证,是不可多得的古屯堡文化遗产。

2022年,贵州省考古队进驻屯军山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历史尘烟中的神秘面纱可能被揭开,我们拭目以待吧!

五、神秘官塘

官塘,现名“观塘”。谓之观赏、游玩的意思。座落于吉昌村之西,大柏坟以东,进村的大路由此经过。塘形似一条鲤鱼侧卧,鱼头朝东,鱼尾向西。塘东南方有一口小井称为“玉鸭井”,水沟从“鱼口”流入塘内,又从“鱼鳃”流出,常年不干。

十年前,塘内小鱼很多,后因生态、环保生产用药等原因,现几无鱼,仅余塘在。塘形似鱼,还有“玉鸭井”供水,倒反串为“玉鸭养鱼”了,不能不让人感觉有些神秘。

其实,神秘还另有原因。官塘原来叫什么,已无法考证。其名来由与我屯堡人尊敬先贤汪公,有着莫大渊源。

传说清嘉庆年间,某年正月十八这天,一年一度的抬汪公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神炮响彻云霄,各家各户鞭炮一串接一串,此起彼伏。用来开道的“四面三斤锣”,“噹、噹、噹”的敲响,震耳欲聋,每锣三响,有序地进行着。来至塘边,突然被一官员拦住,问是什么长官经过此地,他要参拜请安。开道的人反问他是什么人。这位官员说是地方官吏,从高寨到饭笼铺(今天龙),经过此地,听得鸣锣三响,认为有大官路过。原来,他是九品小吏,只能鸣锣一响,而方才鸣锣三响,官应该比他大。故而他才赶紧前来请安。根据清朝吏治,下级见上级,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参拜。开道的说:“我们是每年一度的抬汪公。”官员上前一看,见轿内抬的是一尊木雕塑像,就道:“我以为是什么大官呢,原来是抬一个木墩墩。”说完转身就走。还未行几步,突然鼻血直流,无法止住,流得路上成塘,人晕过去。眼看有生命危险,好心善良的屯堡人就面对汪公神像,百般乞求,恳请原谅。又虔诚地点香烧纸,该官员鼻血方止。于是,随从才慌慌张张扶起,羞愧满面,逃之夭夭。

从这以后,人们就把此地叫“官晕塘”,简称“官塘”。年长日久,倒把原来的名称忘了。塘不变,名变了。“官塘”地名一直延用至今。

六、陈百万与白马现

吉昌屯旧时有个陈百万,远近闻名,是吉昌村传奇性的人物。要研究此公就与其发家传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陈百万的发家史,今天传说版本很多,但不外乎是“一夜暴富”之说。作为屯堡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写鸡场屯的发展史,不可没有陈百万。

陈百万原名陈勋,是鸡场屯先入住户九大姓以外,石陈二姓(李改陈)之陈姓。乃陈姓入黔四世祖。自幼生在鸡场屯,兄弟二人,排行老二。陈姓进入鸡场屯后,白手起家。陈勋自幼清贫,其兄成亲后自立门户,此公一人居住,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生活。以给人打短工为生。

传说某年大年三十下午,家家都在祭祀敬神,准备吃年夜饭。陈勋一个人在大街上闲逛,忽然看见村西不足一华里处的青杠林,有一匹大白马。他平时为人厚道,此时他想:“是哪家的马,只顾过年,马打脱了都不晓得。”于是他就大声喊道:

“是哪个家的白马,打脱跑到青杠林去了。”

从上街一直喊到下街,当时,还有势利的小人这样说:

“穷得连年都过不起,又是想骗哪家的年夜饭吃,在街上乱叫。”

陈勋见无人应答,就只跑到青杠林,准备把马牵回自己家,以后是哪家的就给人家。到青杠林后,大白马突然不见了,只有原来马站的地方有一块青石板,石板上面有一个马蹄印。他想:“草地上不见马脚印,石板上却有,怪哉?”出于好奇。他就把石板抬起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石板下有一黑洞,里面漆黑一片,热气往上冲(土地质湿)。他回过神来,觉得有热气,就用火镰打火向内看。这一看又几乎使他晕倒,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他定神后,用石板盖上洞口,只奔家里拿口袋等工具,到青杠林把金银搬运回家。先是一个人搬,跑了几十趟后,已是夜深,此时家家都在围着煤火守岁,没有人外出。旧时农村都这样,晚上不出门,因为无灯,四面黑暗。

夜近子时(晚上十一点以后)他的哥哥感觉这位小弟今夜不对头,出一趟进一趟的不停地忙。从木板缝里一看,原来兄弟家堆满金银。这位仁兄认为是小弟偷人家的,善良的他过来对陈勋说:“老二你是从哪里拿来这些。”陈勋听哥哥问。就把看见白马,发现马蹄印、洞口和搬金银回家的经过,一五一十的给哥哥说清楚。并说:“干脆哥和我去搬,你搬来的你要。”于是兄弟二人又到青杠林,这次,怪事出现了,搬到家一看,陈勋搬来的是金银,而哥哥搬进家的都是石头。哥哥感到奇怪,心想再去搬一次看,谁知,第二次两兄弟到青杠林后,洞口不见了。原来洞口和其他地方一样,都是枯草,根本没有洞口的痕迹。兄弟只好叹气返回。

回家后,陈勋见哥哥没有搬得金银。想分一部分给哥哥。但是,善良的哥哥却说:“不是自己的不能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该是自己的跑不了”。他不要弟弟的一两银子。也不随便向外张扬。从此,一夜之间。鸡场屯的陈百万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诞生了。

陈勋暴富后,并非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大吃大喝,四处张扬。而是和往常一样,该帮人就帮人,该打短工打短工。慢慢地在合适的时间、场所,请街坊老人替其购买田地。就这样,第一年,就买进了田地二十六石八斗六升。第二年又在旧州买到了白果园一带二十八石九斗八升和黄腊周围买下三十二石五斗田地,合计八十八石七斗四升。用这些田地出租,从中收取地租。

在购置田地的同时,陈勋组建了马帮,搞起了长途贩卖。最盛时他有马12店,(一店12匹)。为管理马匹,他选定村东五公里处山谷,叫“养马冲”的地方(可能是因其养马而得名),建有住房、马圈,由专人管理。开油榨坊加工菜籽,还经营粮食、棉花、布匹、食盐等。经营地域发展除本省外,还有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省。从此,陈勋不再是原来的陈勋,摇身一变成了闻名省内外的陈百万。

陈勋虽然家资百万,但为善积德。遇灾荒年,他救济穷人。他的佃户遇到困难,他立马慷慨解囊相助。扶贫济危,建桥修路,广积功德。原旧州黄腊大桥就是陈勋个人出资修建。

到后来陈勋还步入仕途,皇清升授侍郎,当朝正八品。

一个神秘的青杠林白马现的传说,诞生的一个急公好义的陈百万。他是鸡场屯的骄傲,也是陈姓家族子孙的骄傲。因此,陈勋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本文图片均由吴忠贤拍摄

(完)

· 作者简介

石林元男,贵州安顺人。中国明史学会屯堡协会研究学会理事,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西秀区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