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高参88 2022-06-14 发布于上海

《大公报》于 1902 年由英华(英敛之(1867—1926)号安蹇斋主、万松野人,天主教徒,满洲正红旗。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年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是目前世界上仍在发行的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纸,报名释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超过1000名各界人士出席了当日的庆祝仪式,并参观了同时举办的《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图片展。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评价称,该报是一份“'具有保皇立宪思想的满族知识分子,依靠教会和帝国主义的势力,利用买办资产阶级的投资办起来的资产阶级报纸。’这个报纸之所以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它是一份以'敢言’著称的报纸。”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16年,英华将报馆卖给王郅隆,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任主编。胡政之对《大公报》进行革新,例如加强国际新闻报道,普及世界知识,革新版面。这些措施让《大公报》渐渐摆脱以论为主的格调,拓展该报作为传媒的社会功能,热心传播新思潮,采纳多方观点。例如,长沙《大公报》聘请毛泽东为馆外撰述员,其中就一位新娘为反抗封建婚姻在花轿中自杀的事件,他接连发表9篇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制度,指出只有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才能解决问题。1923年,社长辞世,主编辞任,报纸难以为继。1925年停刊。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26年,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鼎昌独资5万元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至此,“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三要素正式合并。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在“四不主义”的方针之下,张季鸾始终坚守《大公报》独立办报、不趋炎附势,尊重客观实际,不偏不倚、力主精诚团结。三十年代初,在国民党一片“剿共”声中,张季鸾就派记者到红区采访。1930年4月11日《大公报》刊登了「红军纪律严明,百姓拥护」和「吃民间饭,每人还给五百钱」等消息。此后,还报道过红军英勇作战、士气旺盛的事迹。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34年6月,《大公报》附刊《国文周报》连连发表苏区红军的政治、组织、经济等方面的介绍文章,向世人告示,红军不是国民党宣传的“土匪”、“流寇”等。当时《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他把旅行见闻写出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通讯揭露了西北地方的弊政,描述人民的悲惨生活,第一次揭露红军长征的一些真实情况。此举使全国人民开始了解共产党,了解红军长征,知道陕北有个毛泽东,一时范长江名声大振。后《大公报》将范长江的旅行通讯辑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33年9月,《大公报》设立《文艺副刊》、后改为《文艺》,由沈从文等人主编。当时,很多大家以此为阵地。文采诗艺喷薄而发。进入三十年代、《大公报》的《文艺副刊》、《文艺》副刊,成为北方乃至全国颇具影响的文学阵地,尤其是《大公报》移师上海出版之后,《文艺副刊》更成为全国作家和文学青年风云机会的平台。胡适、梁实秋、丰子恺、林语堂、曹禺、冰心、矛盾、巴金、沈从文、老舍、林徽因......众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巨匠,都曾是《大公报》副刊的作者。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35年,吴鼎昌辞任。鉴于平津局势紧张,《大公报》开始向南发展,1936年落户上海,创办上海版。津沪版同时发行,《大公报》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津沪版相继停刊。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张季鸾、胡政之等人相继创办《大公报》汉口版、重庆版、香港版、桂林版,转辗迁徙导致损失严重,但由于经营管理得法,报馆仍获得长足发展,渝版、港版、桂版一度同时发行,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在全国仍处于领先地位。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大公报》另一位记者孟秋江以战士的姿态奔走,以笔代枪,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从事新闻报道,生死命悬一线。《大公报》派驻孟秋江任南昌记者,负责采访东战场消息期间,他发表了《江西大战的前夕》、《庐山脚下的难民》、《湘北大捷的经过》等通讯。孟秋江深入战场一线跟踪报道,“用脚底板跑出大新闻”使得全国人民能够通过《大公报》如实地了解实时战况,极大地鼓舞了全民斗志。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大公报》经过公私合营易名为《重庆日报》,成为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天津《大公报》改组,经毛泽东同意改名为《进步日报》,归天津市委宣传部领导。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上海《大公报》归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后因上海《大公报》发行量大减,上海《大公报》与天津《进步日报》合并迁京,成为报道国际新闻和财经政策的全国性报纸。从建国后到文革前的《大公报》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集中力量宣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发挥出经济报刊应有的指导性作用。1966年9月,受文革影响被迫停刊,《大公报》改名《前进报》,并于当年12月正式停办,从此退出中国大陆历史舞台。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1949年后,《大公报》在中共港澳工委领导下,在香港继续出版发行。立场靠近中共,政治色彩浓厚,与《文汇报》、《香港商报》同属香港的左派报纸。金庸早年在上海《大公报》任翻译,机缘巧合被调遣到香港《大公报》,并在此创作并连载了他名噪几代人的《书剑恩仇录》等武侠小说。

《大公报》创刊120周年
《大公报》以一张民营报刊的姿态,秉持民间立场,并希望以自己的舆论影响中国社会的进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报风格。它的办报理念闪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芒,给当今报业很大的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