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生长在支气管粘膜或肺泡组织上的恶性肿瘤,是呼吸系统最常见而多发的癌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病人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为高危年龄,但是近年来有渐趋年轻化的倾向,男性要比女性高3—6倍,男女之比约为4:1,近年来女性发病率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许多大城市已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 肺癌的致病原因甚为复杂,其中环境污染,特别是生活和生产(工作)环境的大气污染是重要的因素。如在生活空间里的厨房燃煤、油烟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强制癌物苯并(α)芘等污染住宅空气,职业环境中的石棉、无极砷、矿石粉尘、煤焦油等的长期污染毒害作用。一般认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有资料证明,85%以上的肺癌是由吸烟引起,即吸烟的时间越长,每日的吸烟量越大,吸烟深度越深,开始吸烟年龄越小,则其患肺癌的危险性越大。从开始吸烟到出现肺癌的时间大约15~20年。40岁以上的吸烟者有十分之一会发生肺癌。如果每天吸烟20支,吸烟20年,其患肺癌的可能性要比不吸烟者高20倍。此外,慢性支气管炎、陈旧性肺结核瘢痕,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着潜在性癌变的危险。 有研究认为我国肺癌的发病主要与精神因素、吸烟、室内环境污染、呼吸系统疾病史及家族史、蔬菜及水果摄入量等因素有关。 肺癌病变除了侵害肺部以外,如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也会通过淋巴道、血液道向远处脏器转移、扩散,常见的有颅脑、骨骼、肾上腺以及肝脏等部位受累,在这些脏器形成新的转移性癌瘤,危害极大,预后甚差。 ![]() 二、症状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肺癌的常见症状依次有咳嗽;咯血;胸痛;发热;形体消瘦;杵状指趾或关节肿痛;呼吸气促;声音嘶哑。而前面四组症状,常是提示肺癌的早期信号。 3.胸痛:约有1/4以上病人可见,这种胸痛常呈胸口持续隐痛,部位大致逐渐固定,当体位改变时加剧,深呼吸或咳嗽时亦可加重。 ![]() 1.按癌细胞的形态,可将肺癌分为鳞状上皮癌、未分化癌及腺癌三类,按发生部位,可将肺癌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 2.周围型肺癌初起可无任何临床表现,常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肿瘤逐渐长大,可出现咳嗽、咳血、胸痛等症状。继发感染时,可见发热、咳痰加剧、吐脓痰等症。 3.中央型肺癌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发热、气急等。 4.癌瘤压迫喉返神经,可发生声音嘶哑,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额部无汗等,压迫上腔静脉,引起头颈部和上胸部的静脉怒张、水肿,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压迫臂丛神经,引起上肢疼痛、感觉异常、肌肉萎缩;侵及胸膜则可产生胸腔积液和气急。肺癌晚期,患者逐渐消瘦。癌瘤可转移到肝、脑、骨、肾上腺、皮肤等器官,出现该器官病变的相应症状。 ![]() 肺癌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肺结核 可与中心型肺癌混淆。纵隔淋巴肉瘤生长迅速,临床常有发热和其他部位的表浅淋巴结肿大,X线片上表现为两侧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影增大。对放射治疗敏感,小剂量照射后即可见到块影缩小。 ![]() 五、常见并发症: 1.肺癌病灶内血管溃破导致的突发大咯血。 2.阻塞性肺炎等严重感染导致的持续高热,甚至发生感染性休克。 3.肺癌转移至脑引起的颅内高压综合征,重症可危及生命。 4.肺癌转移至心包引起大量心包积液所致的心悸、气短、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5.肺癌或其转移灶压迫上腔静脉,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导致头颈水肿、胀痛,甚至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 6.由于痰阻或咯血凝块阻塞气管、支气管导致窒息。 7.肺癌细胞分泌激素引起低血糖、低血钙、高血钙、低血钾、高血钾、低血钠、低血磷等代谢紊乱所致的频繁呕吐、晕厥、精神错乱、心律失常等。 8.肺癌转移至脊椎引起脊髓受压导致的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甚至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9.大量胸腔积液可导致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威胁生命。 由于肺癌就诊时70—80%已数晚期,因此肺癌的预后较差,约80%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肺癌总的5年生存率只有5%—10%,疗效尚不满意。目前普遍认为,治疗肺癌宜用以中医中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 六、中医辨证论治 肺癌在中医临床中属“肺积”范畴。 1.病因 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六淫、饮食、邪毒,导致肺失宣降,气机不利,血型瘀滞,痰浊内生,毒邪结聚而成。 2.病机 主要认为是由于正气虚部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阻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的虚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则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病理变化。 ![]() 七、临床表现 1.肺内症状:早期为咳嗽,可有干咳或咳吐少量粘稠白痰,或剧咳,热毒犯肺时可咳吐脓痰;咯血和血痰为间断性反复少量血痰,血多于痰,色鲜红,偶见大咯血;胸痛早起通常为不定时胸闷,压迫感或钝痛,有些病人难以描述疼痛的性质和部位,痛无定处,甚则胸痛剧难忍。有的周围型肺癌病人一胸胁痛,肩背痛,上肢痛等为首发症状;气急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加重,肺癌晚期淋巴结转移会压迫大支气管或隆突而气急,弥漫型肺泡癌、胸腔、心包积液等患者的气急症状更为明显。发热多为肿瘤压迫或阻塞支气管后引起肺部感染所致,也可由于癌肿坏死毒素吸收而引起癌性发热,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 2.肺外表现:主要表现为肿块压迫、侵犯临近的组织、气管,并向远处转移,及一系列副癌综合征,如“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浮肿、喘息、心悸阵作等)、“柯兴综合征”、“异位生长激素综合征”、“异位甲状旁腺综合征”、“异位促性腺激素综合征”、“肺性关节炎”等。 ![]() 八、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临床症候:咳嗽不畅、胸闷氣急、胸痛如针刺、痛引肩背、咯痰不爽、痰中带血或咯血、唇紫口干、每遇情绪变化时症状加剧;舌质暗红、有淤斑、苔薄白或黄、便秘、脉细、弦、滑。 治则:宣肺理氣、化痰逐瘀。 ![]() (2)痰湿郁肺 ![]() (3)肺阴亏虚 治则:养阴润肺、化痰散结 ![]() (4)气阴两虚 ![]() (5)痰饮阻肺 临床症候:胸满氣喘,胸痛咳嗽,痛引胸胁、喘息氣促、不能平卧,咳痰量多,质稀或浓稠、痰色灰白或黑褐、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滑、涩。 治则:宣肺利水、涤痰逐饮。 治法:中药(汤、丸、散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