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九届中国呼吸支持技术会议专题回顾丨睡眠医学(附视频)

 meihb 2022-06-14 发布于江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全球患病人数高达9.36亿,而我国有1.76亿OSA患者,且仍呈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生的上气道塌陷,引起慢性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的片段化,与冠心病、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该病的相关机制及最新进展对临床诊疗具有积极意义。

罗远明:呼吸中枢调控研究与临床转化

呼吸中枢最主要的调控是在脑干延髓,通过体内因子,例如H+、CO2水平,皮层虽然参与了呼吸的调控,但不占主导,CO2是呼吸调控的最主要因子。食道压被认为是评价呼吸努力的金标准,但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食道压并不是反映呼吸努力的良好指标,特别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需要我们重新进行评估和标准化。对于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不是进行呼吸肌肉的康复,而是四肢肌肉的康复。如果临床遇到难以确诊的呼吸困难患者,不要单纯认为是慢阻肺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很有可能是呼吸肌肉本身的问题,如单侧或双侧膈肌麻痹,应加以重视。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完整视频

王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舌肌肌群训练

上气道扩张肌异常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OSA患者上气道扩张肌疲劳性不同,受患者病情、肥胖、年龄等因素的影响。目前OSA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无创呼吸机、口腔矫治器。2013年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及美国内科医师学会推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作为中重度OS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随着对OSA研究的逐渐增多,也发现其存在多种表型,因此需要探索更多的精准治疗方法。改善上气道扩张肌功能是OSA治疗的新方向。我们在国际上率先应用口腔内压力测定、软腭疲劳诱发技术、经膈磁刺激技术建立了OSA患者上气道扩张肌的疲劳性、上气道稳定性的评估,比较了OSA患者与正常人的软腭肌群的疲劳性,通过对OSA患者上气道扩张肌疲劳性测定和上气道动力学评估,筛选适合以上气道为靶点进行OSA治疗的适应人群,从而达到精准治疗。选择合适的人群、进行合理的肌群训练是OSA精准治疗的基础。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完整视频


张立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失眠患者的管理策略

OSA患者中有较高的慢性失眠患病率,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OSA与失眠共病的临床特征包括频繁觉醒、维持睡眠困难、醒后不解乏、疲乏、注意力/记忆力受损、社交/职业表现受损、情绪障碍、生活质量下降。OSA与失眠共病较单纯OSA和失眠有更多的睡眠问题主诉,日间功能损害更严重,增加抑郁和其他精神紊乱,心血管疾病风险更大,CPAP治疗效果差,依从性差。依据OSA与失眠共病失眠的临床分型包括初始失眠型、中期失眠型、晚期失眠型,临床据此判断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根据OSA与失眠共患的不同临床亚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如CPAP、CPAP+CBTi、CPAP+安眠药、单纯安眠药、吸氧+安眠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陈锐:睡眠呼吸暂停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技术

OSA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损害,从儿童、青少年到成年人都有发生,多表现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青年患者尤以学习、记忆功能损伤为主,老年OSA患者会向痴呆方向发展。OSA的发生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损害逻辑记忆、言语和空间工作记忆、注意力、反应时间、策略运用能力和执行功能等方面,需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目前临床评估通过筛选各种神经认知量表,包括综合评估及单项认知功能评估的量表,结合评测工具以及电脑软件使用,研究热点多关注认知功能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评估(血液学、脑脊液、组织),多导睡眠图(PSG),脑电图微结构改变以及MRI检查脑皮质结构及脑功能代谢的评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