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几天,家长该有的样子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2-06-14 发布于河南

(1965)

考前几天,家长该有的样子

中考越来越近了,即使是全寄宿的学生,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待家的机会。看着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淹没在一摞一摞课本、资料、试卷中的孩子,家长心急火燎地想替孩子缓解一下压力或者督促他们好好备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万别自作聪明,弄巧成拙,好心反而帮成了倒忙。

最后几天,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事已经不再是挤了多少时间,刷了多少套题,而是怎样才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最好的情绪、最好的心情,都调节到考试那两天。我们经常说的爆冷门、超水平发挥,它除了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有好的心态,好的情绪,好的心情。

第一,学习当然不能丢,但是不要再去刷新题、做难题了。考试该见的题型,该知道的知识,学生早就已经接触了。凡是没见过的或者不知道的,都应该属于偏题、怪题,考试不应该出的题。另外,这时候再去接触新题、难题,会凭空给学生制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怎么办?我咋还有这么多不会的题呢?”越想越急,越急越忙,越忙就越乱。

作为家长,这时候可以帮助或引导孩子制定一个小小的几天计划,主要目的:巩固所学,调节状态,缓解压力,增强自信。

一是多翻翻历次的考试卷子和错题本上的题。一来,这些题都是易考点或者自己的易错点。二来,因为曾经做过或老师讲过,一看就会,能增加自信。

二是对应考试时每学科的时间点,做相应学科的限时练习。一来,考试考的是知识,也是思维。要让孩子尽快在短时间内适应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转换。二来,努力让学生一到某一学科的考试时间点,大脑就处于都这一学科的最敏感兴奋期。

三是注意作息规律,调整睡眠,尤其不要熬夜,力争把自己最亢奋的状态都留在白天,特别是考试的那几个时间段。

第二,由于长时间的备战,学生偶尔出现烦躁、做题时思想抛锚、睡不好觉等情况十分正常。这时候,家长的影响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是家长首先要保证自己的情绪稳定,不要把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是在家里尽量少和学生谈论有关考试的事,太高的要求、太过的关心或者太不在乎结果的言行,都有可能对孩子产生不是自己想要的影响。

三是做好心理的安抚及疏导工作,特别是孩子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例如担心考场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万一”时。

四是多讲一些开心的事,或者孩子曾经的辉煌,人在愉悦的环境中更容易缓解压力,激发自信。

五是监督孩子调节好生物钟,尤其是不要开夜车,可以有午休,不能放任早上睡懒觉等。

第三,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一是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做操等,放松心情。但忌讳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打篮球、爬山等,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二是可以有一些适当的娱乐活动,比如听音乐,看新闻等,缓解疲劳。但忌讳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等,让大脑过于兴奋,干扰学习。

三是和孩子一块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或其他有意义的事,让孩子在体会到父母的陪伴和家的温暖的同时,也缓解自己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第四,有些并不一定科学的行动,有时候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考前让学生吃两个鸡蛋,以及其他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比如让孩子洗个澡,睡觉前泡个脚,甚至做一次按摩等。虽然有点迷信或者不一定会立马见效的味道,但是积极的暗示也可能缓解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以及压力。

第五,帮助孩子做好考前的准备。

一是备考的准备。比如把考试所用的文具、准考证等,提前归纳在一起,最好都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中。以免出发前日急慌忙找不着影响考试或者增加不必要的紧张情绪。

二是其他准备。比如关注考试当天的天气情况,准备必要的衣物,如果有可能,穿校服对学生心理暗示更加积极向上。比如关注去考场的线路以及所需时间,确定去考场的方式。当然,还要把可能发生的意外因素考虑在内。比如对于疫情防控有没有新的要求等。

三是考试当天起床时间要与平时一样,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孩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另外有必要让学生中午有个简单的午休,如果睡不着,闭目养会神也好。

四是考试期间的饮食不要出花样,还是以最习惯的饭菜为好。

五是去考场是家长送还是孩子自己去,以及需不需要家长在考场外等到结束等,就依孩子的想法吧,不要强给孩子增加不愉快。

最后,再提醒家有考生的家长们几句应该注意的言语吧,切莫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给孩子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禁语一:成败在此一举!

禁语二:准备的怎么样了?

禁语三:一定要考过别人家的某某。

禁语四:考验你的时候来了。

禁语五:别让家长失望。

禁语六:考好考不好没关系。

禁语七:细心点,别粗心。

禁语八:题一定要写完。

…………

与其叮嘱考试的希望、要求,不如换成其他细节的关心、支持。例如:路上注意安全考完再点回家等。让孩子时刻有这样一种感觉: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仅仅是我的成绩。

考前几天,家长该有的样子,你有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