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中,天盘,地盘,人盘都指的是什么? 第一节 天盘,地盘,人盘和神盘 1.“天”指九星,即:天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柱,天任,天英。九星在奇门中代表天时,即天体运动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九星在九宫的固定位置如图所示:(阴阳遁一样) 辅 英 芮 冲 禽 柱 任 蓬 心 2.“地”指九宫,即:洛书九宫。如下图: 四 九 二 三 五 七 八 一 六 口诀: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 3.“人”指八门,即: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简称: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在奇门中代表人事。 八门在九宫的固定位置如图所示(阴阳遁一样): 杜 景 死 伤 惊 生 休 开 4.“神”是指八神,即:值符,塍蛇,太阴,六合,白虎,玄武,九地,九天。八神是古人在天人感应中发现的与九宫八卦有对应性质的八种神秘力量。 八神在九宫的固定位置如图所示: 蛇 符 天 阴 地 合 虎 武 (阴循逆排) 天 符 蛇 地 阴 武 虎 合 (阳遁顺排) 5,阴盘奇门定局秘诀(无须超接,置润,拆补) 口诀:年月日时数相加,除九余数是真元。 秘法:年支数+月数+日数+时支数之总和÷9 看余数是几,即为几局起甲子戊。不足或等于9,即直接以该数起局。 如:壬午年正月初五日辰时(壬午年壬寅月乙卯日庚辰时)。冬至后阳遁。 年支午为7+正月为1+初五日为5+辰时数5=18÷9,除尽,因属阳遁即以阳九局起甲子戊,值符坤,值使休。若以一般奇门节元则定为阳五局,值符兑,值使开。 二,地盘,天盘,人盘和神盘的排法 九宫的飞泊是从中宫开始起飞,但奇门的排盘不一定从中宫起飞。应该看是阴,阳遁几局,是几局就从“几宫”起飞。 (一)地盘三奇六仪的排法 在地盘中,三奇六仪“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这一排列顺序是永远不变的。变的只是“戊”应该从哪个宫起飞的问题。这一“变”也很有规律,即:是阴,阳遁几局,“戊”就从“几宫”起飞。起飞后的排列顺序按“阳顺阴逆”原则进行。 现举例说明如下: 如图所示为阳遁一局的排法,带圆圈的数字为排列顺序。因为是阳遁一局,故“戊”从坎一宫起飞,按从一到九顺排。 辛④ 乙⑨ 己② 庚③ 壬⑤ 丁⑦ 丙⑧ 戊① 癸⑥ 再举一个阴遁九局的例子,如下图所示。因为是阴遁九局,故“戊”从离九宫起飞,按从九到一逆排。带圆圈的数字为排列顺序。 癸⑥ 戊① 丙⑧ 丁⑦ 壬⑤ 庚③ 己② 乙⑨ 辛④ (二)天盘九星的排法 天盘九星排法有4个步骤: 1. 首先排出地盘。 2. 找出旬首,确定值符。所谓值符,是指旬首所落宫位的固定盘九星。 3. 根据“值符随时干走”的原则,找出时辰的天干位置,将值符加在地盘时干的位置上。 4. 以时干上的值符为起点,根据九星在九宫上的固定排序,顺时针在地盘上填入其它星。 说明:排天盘时若“旬首”或“时干”落入中宫,根据规定一律寄居坤二宫。 例如:阳遁八局己酉时的天盘排法。 1.先排出地盘。因是阳八局,故“戊”从艮八宫起飞,顺排。 癸⑥ 己② 辛④ 壬⑤ 丁⑦ 乙⑨ 戊① 庚③ 丙⑧ 2.找出旬首,确定值符。 查第一节中的时辰旬别表,我们知道己酉时的旬别为甲辰,旬首为壬,壬落震三宫。在九星的九宫固定排序中,天冲星落震三宫,故天冲星就是值符。 3.时辰“己酉”的天干为“己”,“己”落二宫,根据“值符随时干走”的规律,将天冲星转入二宫。 4.以二宫的天冲星为准,将其它星按原固定排序顺时针依次填入坤二宫,兑七宫,……,巽四宫。 至此,就完成了天盘九星的排盘。如图所示:
特例:练习排阴遁九局庚戌时的天盘→旬首落入中宫的例子。 1.先排地盘。因是阴九局,故“戊”由离九宫起飞,逆排。 癸⑥ 戊① 丙⑨ 丁⑦ 壬⑤ 庚③ 己② 乙⑧ 辛④ 2.找出旬首,确定值符。 查第一节中的时辰旬别表,我们知道庚戌时的旬别为甲辰,旬首为壬,壬落中宫。在九星的九宫固定排序中,天禽星落中宫,故天禽星就是值符。 3.时辰“庚戌”的天干为“庚”,“庚”落兑七宫,根据“值符随时干走”的规律,将天禽星转入兑七宫。由于天禽星寄坤二宫,故应将坤二宫的天芮星一起转入兑七宫。 4.以兑七宫的天禽星为起点,将其它星按原固定排序顺时针依次填入乾六宫,坎一宫,……,坤二宫。 至此,就完成了天盘九星的排盘。如图所示:
(三)人盘八门的排法 排八门有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排出地盘。 2. 根据旬首,确定值使。所谓值使,是指旬首所落宫位的固定八门位置。 3. 根据“值使随时宫”的规律,确定值使所落宫位。即从“值使”所在宫位和其地支时间数起,根据阳顺阴逆原则,一直数到所取用时辰的地支,此时该地支到几宫,“几宫”即为值使所落宫位。 4. 以值使所落的宫位为起点,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的次序,顺时针将其它七门写入运转到的宫内,即是八门的飞布位置。 注: 若值使落入中宫则寄居坤二宫。 举例:练习排阳九局丁卯时的八门盘。 步骤1: 先排地盘。本例为阳九局,故“戊”从离九宫起飞,依次顺布。 壬⑤ 戊① 庚③ 辛④ 癸⑥ 丙⑧ 乙⑨ 己② 丁⑦ 步骤2:根据旬首, 找出“值使”。丁卯时隶属甲子旬,故旬首为戊。戊落在离九宫(离九宫为景门),故值使为“景九”。 步骤3: 根据“值使随时宫”的规律,确定值使所落宫位。即从“值使”所在宫位和其地支时间数起,根据阳顺阴逆原则,一直数到所取用时辰的地支,此时该地支到几宫,“几宫”即为值使所落宫位。此例中,子时值使在离九宫,则丑时到坎一宫,寅时到坤二宫,卯时到震三宫。“卯”为所取用时辰丁卯时的地支,故数到卯即停止。故知值使景门在震三宫。 步骤4: 以震宫值使景门为起点,按八门次序,顺时针转一圈,即是八门飞布的位置。如图所示。 死门 惊门 开门 景门 休门 杜门 伤门 生门 (四)八神门的排法 根据阳遁顺时针运转,阴遁逆时针运转的规律,以及“小值符永远追随大值符”的规律,将神盘中的小值符写入大值符所落宫内,再将其余七神按原固定顺序一一写入其它七个宫内,即排成八神盘。 例如:在天盘九星排法中的“阳遁八局己酉时的天盘排法”一例中,我们知道天冲星是值符,落离九宫。那么,根据“小值符永远追随大值符”的规律,八神“值符”也落离九宫。以此为起点,按阳顺阴逆的原则,按顺时针把其它七神依次排入七个宫内,即排成八神盘。如图所示:
天盘也是杨公创制的。杨公在堪舆实践中发现用地盘纳水有较大的误差,根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创制了天盘双山用于消砂纳水。罗盘中只有天盘是双山,其他盘是没有双山的。古人认为,龙是从天上来的,属于天系统,为阳。水在地中流,属于地系统,为阴。由于天地左右旋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位移影响,所以用于纳水的天盘理应右移,故杨公将其在地盘的方位上向右旋转移位7.5 °。 双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盘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甲卯同宫,乙辰同宫,巽巳同宫,丙午同宫,丁未同宫,坤申同宫,庚酉同宫,辛戌同宫,乾亥同宫。双山正中正对地盘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别是水、火、金、木的墓库,是龙水阴阳交媾的重要场所,称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盘、天盘和七十二龙盘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称为“杨盘”。 后来宋代赖布衣引进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专用与消砂出煞。人盘的二十四山比地盘二十四山逆时针旋转了7.5度。人盘又叫做“赖盘”。 罗盘由三大部分组成: 一、天池:也叫海底, 亦就是指南针。 罗盘的天池由顶针、磁针、海底线、园柱形外盒、玻璃盖组成,固定在内盘中央。圆盒底面印中央有一个尖头的顶针,磁针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针置放在顶针上。指南针有箭头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 天池的底面上(海底)绘有一条红线,称为海底线,在北端两侧有两个红点,使用时要使磁针的指北端与海底线重合。 现代罗盘的海底绘有十字线,十字线顶部分别印有东南西北,使用时应使磁针的指北端指向海底十字线的北端,并使磁针与海底的南北线重合。 二、内盘:就是紧邻指南针外面那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内盘面上印有许多同心的圆圈,一个圈就叫一层。各层划分为不同的等份,有的层格子多,有的层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八格,格子最多的一层有三百八十四格。每个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罗盘有很多种类,层数有的多,有的少,最多的有五十二层,最少的只有五层。 罗盘的各种内容分别印刻在内盘的不同盘圈(层)上,是罗盘的主要构成部分。各派风水术都将本派的主要内容列入罗盘上,使中国的罗盘成了中国术数的大百科全书。 三、外盘 外盘为正方形,是内盘的托盘,在四边外侧中点各有一小孔,穿入红线成为天心十道,用于读取内盘盘面上的内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刚买的新罗盘使用前都要对外盘进行校准才能使用。 指南针是测量地球表面的磁方位角的基本工具,广泛用于军事、航海、测绘、林业、勘探、建筑等各个领域。 罗盘实际上就是利用指南针定位原理用于测量地平方位的工具,罗盘在风水上用于格龙、消砂、纳水和确定建筑物的坐向。 二、罗盘的演变简史 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古人是用天星来辨别方位的,晚上通过观察北极星定方位,白天通过日影来分辩方位。很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指南车和日圭用来分辨地平方位。日圭就是最早的罗盘。 在指南针发明以前,地平方位不可能划分得很细。只能用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八个大方位来描述方向和方位。风水术上用八卦来表示:坎卦代表北方,艮卦代表东北方,震卦代表东方,巽卦代表东南方,离卦代表南方,坤卦代表西南方,兑卦代表西方,乾卦代表西北方。 日圭定位则将地平面均分为十二个等份,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方位。 随着加工业的发展,磁针由原来的匙行转变为针形,并由水浮磁针转变为用顶针,使指南针的测量精度发生了质的变化。唐代,杨筠松将八卦和十二地支两大定位体系合而为一,并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宫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统,用于表示方位。于是,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为一卦,每卦占四十五度。二十四山从唐代创制后,一直保留到现在。所以,地盘二十四山是杨盘的主要层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后天属坎卦,先天属坤卦; 东北三山丑、艮、寅,后天属艮卦,先天属震卦; 东方三山甲、卯、乙,后天属震卦,先天属离卦; 东南三山辰、巽、巳,后天属巽卦,先天属兑卦; 南方三山丙、午、丁,后天属离卦,先天属乾卦; 西南三山未、坤、申,后天属坤卦,先天属巽卦; 西方三山庚、酉、辛,后天属兑卦,先天属坎卦; 西北三山戌、乾、亥,后天属乾卦,先天属艮卦。 三、罗盘上的哪些层次属于杨盘? 杨公作为赣南杨公风水术的祖师,不但创造了完整的风水理论,对风水术的工具罗盘也进行了合理的改造。 地盘二十四山盘是杨公创制的,杨公之前没有完整的二十四山盘,只有八卦盘和十二地支盘。汉代的罗盘最然也有、八卦、地支和天干的标记,但不是均分度数,而是将天干、八卦和十二地支分成三层,所占度数不一致。杨公将其重新安排,把八卦、天干、地支完整地分配在平面方位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 地盘二十四山的挨星盘,即七十二龙盘,是杨公晚年创制的。杨公通过长期的堪舆实践发现:阴阳五行普遍存在于四面八方,阴阳五行的分布按照八卦五行属性来确定与实际情况不符,用阴阳龙来格龙过于粗糙,通过反复研究,为十二地支配上天干,用纳音五行来表达龙的五行属性,称为“颠颠倒”五行。《青囊奥语》中“颠颠倒,二十四山有珠宝;倒倒颠,二十四山有火坑”中所说的“颠颠倒”就是指七十二龙的纳音五行。 汉代罗盘 天盘也是杨公创制的。杨公在堪舆实践中发现用地盘纳水有较大的误差,根据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原理,创制了天盘双山用于消砂纳水。罗盘中只有天盘是双山,其他盘是没有双山的。古人认为,龙是从天上来的,属于天系统,为阳。水在地中流,属于地系统,为阴。由于天地左右旋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位移影响,所以用于纳水的天盘理应右移,故杨公将其在地盘的方位上向右旋转移位7.5 °。 双山五行是三合五行,天盘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甲卯同宫,乙辰同宫,巽巳同宫,丙午同宫,丁未同宫,坤申同宫,庚酉同宫,辛戌同宫,乾亥同宫。双山正中正对地盘的十二地支中央。十二地支按照生旺墓三合成局,即申子辰三合水局,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亥卯未三合木局。辰戌丑未分别是水、火、金、木的墓库,是龙水阴阳交媾的重要场所,称为四大水口。 所以,地盘、天盘和七十二龙盘三者合在一起被俗称为“杨盘”。 后来宋代赖布衣引进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设了人盘,专用与消砂出煞。人盘的二十四山比地盘二十四山逆时针旋转了7.5度。人盘又叫做“赖盘”。 天地人三盘 天盘:八诈直符、腾蛇、太阴、六合、勾陈、朱雀、(白虎、玄武)、九地、九天和九星蓬、芮、冲、辅、禽、心、柱、任、英。 人盘:是八门,再用天时二十四节气,以超接置闰之法,演定阴阳九局。 地盘:八卦加中五宫为九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