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 flood 定义:1.河流中水量迅速增加,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 2.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位上涨,淹没平时不上水的地方的一种水文现象,常威胁有关地方安全或导致淹没灾害。 学科:水利科学技术_水文、水资源_陆地水文学(水利) 相关名词:径流 洪涝灾害 洪水预报 防洪标准 【延伸阅读】 洪水是指特大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在较短时间内造成河湖水位明显上升,溢出河(湖)槽淹没河滩,甚至漫过堤防,进而泛滥成灾,形成洪涝灾害。 洪水分类,按照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等。按照出现地区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海岸洪水主要是指因海啸、风暴潮等引起的洪水。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发的是暴雨洪水和山洪。 一次洪水过程,一般有起涨、洪峰出现和落平三个阶段。山区河流坡度陡、流速大,洪水涨落迅猛;平原河流坡度缓、流速小,洪水涨落相对缓慢。溃坝洪水和山洪,具有猝发性,巨量水体挟带着沙石,瞬间以巨大水量奔腾而下,破坏力极大。 洪水根据最大洪峰流量可分为四级: 小洪水:重现期小于5年 中洪水:重现期5~20年 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如1930、1985、1986年东北大水,1939、1963年海河大水,1933年黄河大水,1931、1954年淮河大水,1931、1935、1954、1998年长江大水,这些特大洪水都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我国洪涝特点一般是东部多于西部,沿海多于内陆,平原多于高原、山地。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不断与洪水斗争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大修水利,建成数以万计的大中型蓄洪水库,对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全面加高加固,建设了许多分蓄洪区,形成了较完善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近年来,水利部门更是重视智慧水利建设,防洪调度正在逐步实现信息化,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防汛应急指挥系统,我国的洪涝灾害损失率完全能够降至较低程度。 (延伸阅读作者: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党委副书记、高级工程师 宾洪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