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旷视科技

 zhuxrgf 2022-06-15 发布于江苏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机器视觉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企业,自主研发的视觉感知网络、智能硬件、智能云服务等产品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
旷视科技的人工智能云平台Face 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与智能物联平台(MegviiSensorNetwork)两大核心产品,深入移动互联网,金融,政府,安防,电信,商业,地产,零售等多个行业,为企业级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和智能数据服务。
其中,旷视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中的Face 云平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人脸识别服务平台,日均调用量接近2000万次。
发展历程
2011年10月,旷视科技成立[15]
2012年8月,获得联想之星和联想创投天使投资
2012年10月,旷视推出基于云端的视觉开放平台Face
2013年7月,获得创新工场数百万美金A轮投资
2015年1月,获得创新工场、启明创投47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5年5月,旷视推出全球首款基于云端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FaceID
2015年10月,旷视推出全球首款全智能摄像头产品
2015年11月,旷视推出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
2017年7月,旷视推出基于人脸识别的设备解锁解决方案
2017年9月,旷视推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2017年10月,完成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战略领投、蚂蚁金服、富士康联合领投的4.6亿美金C轮融资
2017年11月,旷视学术委员会成立,姚期智院士任首席顾问
2018年10月,旷视科技获批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站点
2018年10月,旷视在2018年欧洲视觉会议(ECCV)COCO Mapillary物体识别联合挑战赛中获得四项冠军
2018年11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北京旷视调研走访,送来服务包
2019年1月,旷视发布业界首个AIoT操作系统旷视河图,并启用全新标识“MEGVII旷视”
2019年4月,旷视与海淀区东升镇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深化城市大脑建设
2019年4月,北京智源-旷视智能模型设计与图像感知联合实验室揭牌
2019年5月,完成由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BOCGI)、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麦格理集团以及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参与的7.5亿美元D轮融资
2019年7月,旷视在行业首发《人工智能应用准则》,倡导科技向善
2019年9月,旷视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1月,旷视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3月,旷视正式对外发布AI生产力平台Brain ,同时宣布开源其中核心的深度学习框架旷视天元(MegEngine)
2020年4月,旷视发布FaceStyle美业解决方案
2020年4月,旷视担任智能测温标准工作组组长,牵头制定全国首个智能测温标准
2020年6月,旷视召开企业服务战略峰会暨新品发布会,推出全新一代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等系列产品
2020年10月,旷视宣布包括河图2.0版本和7款AI+物流硬件新品,并发起成立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
2021年9月,科创板上市委:旷视科技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16]
2021年11月,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倡议发起的“可信人脸识别守护计划”成员名单正式公布,旷视科技成功通过审核,成为首批“护脸计划”成员之一。[17]
2021年12月7日,旷视科技与鹏博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动AI数智化生态,推进社区和楼宇空间的AIoT智能化,拓展算法 软件 终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推进Brain 开源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深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18]
2021年12月,百济神州诺华签订TIGIT抑制剂合作,最高近30亿美元。[20]
2022年4月7日,旷视举办以“离散重构,柔性跃升”为主题的智能托盘四向车系统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旷视自研智能托盘四向车PS1500系列常温版和冷库版,介绍“旷视河图”软件平台在大型托盘四向车项目中解决大规模集群调度的应用案例,并分享了四向车与AMR、机械臂、视觉盘点工作站相结合的创新应用方案,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系统集成商等合作伙伴。[21]
社会事件
发生时间
事件类型
涉及金额
涉及股权
投资方
2016-12-06
风险投资
1亿美元
N/A
富士康建银国际
2015-10-26
风险投资
2500万美元
N/A
启明创投创新工场
2014-11-06
风险投资
2200万美元
N/A
启明创投创新工场
2013-07-17
风险投资
N/A
N/A
创新工场
涉及事件
2020年9月12日,蚂蚁集团在官方称,蚂蚁集团在与旷视科技合作事宜上从未与李开复先生有过接触;蚂蚁集团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科技,双方过往合作仅限旷视科技授权其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单独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和传输。目前双方已无相关业务合作。[3]
2021年12月17日,旷视科技发布声明称,“我们对美国财政部将旷视加入“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NS-CMIC)”清单表示强烈反对。这一决定和相关指控是毫无事实根据的。”[19]
获得荣誉
旷视科技
旷视科技
2020年11月,36氪《2020年度中国新经济独角兽TOP100》发布,旷视科技排名第34位。[4]
2020年11月25日,位居2020世茂海峡·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榜单第418位。
2020年12月,《2018-2020年全球AI专利排行榜TOP100》发布,旷视科技排名第62位。[5]
2020年12月,2020年度新基建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发布,旷视科技排名第17位。[6]
2020年12月28日,入选2020中国物联网企业100强,排名第16位。[7]
2020年12月,荣登2020年度新经济产业独角兽企业100强榜单。[8]
2020年12月19日,位居2020年度云上经济100强第25位。[9]
2020年度新创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排名第7位。[10]
2020年12月,2020年度数字化推动企业100强。[11]
2021年1月11日,位列2020未来感科技企业TOP100第15名。[12]
2021年1月15日,荣登2020-2021AI中国·新基建领军企业TOP30榜和最强人工智能公司TOP30。[13]
2021年1月18日,“2020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评选榜单”在北京揭晓,旷视科技入选。[14]
2020年8月,15篇论文入选计算机视觉三大顶级盛会之一的ECCV2020(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
2020年8月,入选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化组织——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的首批单位委员。
2020年8月,获得享有中国物流届“奥斯卡”美誉的中国物流技术奖的两项大奖——年度最佳企业奖、创新产品奖。
2020年6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布为“在科技支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
2020年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旷视以市值280亿元位列第263位。
2019年12月,入围工信部新一代AI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名单。
2019年1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旷视排名第11位。
2019年10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旷视排名第57位。
2019年10月,在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2019再次夺冠,创造COCO三连冠行业记录。
2019年10月,旷视自研的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Brain 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2019年9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揭晓了“2019年50大聪明公司”榜单,旷视再次上榜。
2019年8月,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向旷视授予“图像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称号并授牌。
2019年8月,科技部公布了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宣布依托旷视建设“国家新一代图像感知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科研实力
旷视科技
旷视科技
旷视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南京和成都,目前共计约500人,其中包括40余位NOI/IOI/ACM金牌得主。
自研究院成立以来,旷视已揽获28项世界顶级AI竞赛冠军,其中创造COCO三连冠记录。
旷视还拥有已注册和在申专利超过1900项。
此外,旷视与5大高校共计10个院系合作,建立人才实践基地;与3大高校共计4个院系合作,实现课程共建。
通过不断推进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创新,旷视的多项技术成果得到产学研各界的认同。
Brain :三位一体的自研AI生产力平台,由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三部分组成,致力于帮助企业快速高效地建立企业内的AI基础设施,将需求到落地的时间缩短80%,并降低约55%的整体算法生产成本。
MegEngine: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由旷视自2014年起自主研发并于2020年开源,能够帮助企业与开发者节省产品从实验室原型到工业部署90%的流程,真正实现小时级的转化能力
ShuffleNet:移动端的高效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DorefaNet:低比特的轻量级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使AI得以赋能极低功耗的智能设备。
高精度物体检测算法:助力旷视实现COCO物体检测挑战三连冠。
FaceID:金融级身份验证技术。
ReID:行人再识别技术。误识率低于十万分之一,让机器看懂城市,助力城市安全治理。
屏下指纹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误识率低于1/50000下通过率大于98%,为用户带来流畅的解锁体验和安全的支付保障。
公司业务
核心产品
以自研的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 为核心,旷视深耕三大垂直领域: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在三个物联网场景中,旷视又分别聚焦其中的核心行业,包括智慧城市、楼宇园区、AI云服务、消费电子、智慧物流及工业自动化六大领域。
个人物联网
旷视的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为手机提供人脸识别解锁与计算摄影功能,持续改善个人设备的用户体验,为移动应用融入身份验证功能,加强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
在安卓平台的智能手机中,旷视提供的刷脸解锁方案市占率约70%,旷视赋能的典型产品包括中国首款2D人脸解锁智能手机(XiaomiNote3)、首款2D红外人脸解锁智能手机(vivoX21)、首款3D结构光人脸解锁智能手机(OPPOFindX)。旷视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所有支付级刷脸解锁方案的供应商。FaceID是全球首个基于云端的人脸识别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60%,累计调用量达数十亿次。旷视于2012年推出AI开放云平台Face ,服务来自全球的数十万开发者,累计提供调用162亿次。旷视超画质技术应用于超过50款手机,并三次登顶DXOmark榜单。
城市物联网
旷视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使各种城市场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部署及管理,通过视觉数据的高效与精确分析,加强公共安全与便利,优化交通管理并改善城市资源规划。
旷视是首个以计算机视觉能力助力城市治理的AI企业,并发布了全球首款智能摄像头。旷视的城市物联网方案应用于中国150多个城市,以及海外超过30个国家或地区。旷视为10余场国际级重大活动提供安保技术支持,包括G20杭州峰会、博鳌论坛及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等。旷视打造出最大规模的单一城市智能系统:接入10000 路动态视频流。旷视助力3000余座楼宇的智能升级,包括中国尊、华润春笋大厦、重庆来福士等地标级建筑,每天服务通行人数1000余万。旷视致力于构建覆盖云边端的AIoT产品矩阵,推出覆盖4大品类的数十款自研智能硬件。
供应链物联网
旷视的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数字化升级工厂、仓库及零售店,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旷视已将供应链物联网业务扩展至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智能制造、零售电商、3PL、汽车、鞋服、医药、教育等数十个行业的数百家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旷视于2019年1月发布业界首个机器人物联网操作系统河图。河图具备生态连接、协同智能、数字孪生三大特性,使旷视得以在各类物流环境中智能协调软件、物联网设备和人,帮助客户一站式解决规划、仿真、实施、运营全流程。目前,河图已经成功落地100余个项目。旷视不断推出包括AGV、人工智能堆垛机、智能圆形播种机以及全国首个双排螺旋立体输送设备在内的自研智能物流装备,全面覆盖搬运、存储、输送分拣场景。在北京、宁波苏州拥有3家工厂用于机器人生产及测试。
旷视打造了亚洲首个调度400台机器人集群同仓协作的智慧仓,缩减50%人力,并让工人每天少跑30公里,极大降低劳动强度。旷视正在打造全球最柔性的服装类智慧仓,在超过36000m2的整仓中以河图连接并调度10类近4000台智能物流装备,包括700余台移动机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