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副教授薛其坤在1992年时,曾作为交换生,到日本东北大学读博士。有一天,薛其坤晚了几分钟到达实验室,导师樱井利夫怒不可遏,他双手叉腰,用手指着薛其坤,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羞辱和谩骂。 那是种来自骨子里对中国人的嘲讽、赤裸裸的批评,让薛其坤感受到了深深的侮辱。周围的日本同学冷漠地看着这样的场景,脸上写满了“中国人就是这样,他们就是不行”的蔑视和嘲弄。 薛其坤痛苦异常,这种恶魔式的压迫,逼得他常常躲在卫生间,坐在马桶上稍稍打个盹,20分钟之内赶紧跑出来继续工作。还有让他更难受的。 有一次,他的一个小导师,把一个沉甸甸的箱子“噗通'一下扔在了他的桌子上,傲慢地对他说:“给你三天时间,把这些螺丝钉严格分类,摆放整齐。”说完,看也不看他一眼,转身就走了。 薛其坤打开箱子一看,愣住了,这可是成千上万个,数也数不清的一箱螺丝钉啊!他气愤极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也曾动过中途放弃研究,回国的念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打一个长途电话,在电话里听听儿子背诵《我是中国人》这篇课文,用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的信念来支撑自己。 一年半以后,薛其坤做的第一个课题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个突破是日本东北大学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成果。 薛其坤一下子成了导师眼中的王牌。 1998年薛其坤回到祖国,同年就他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后又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3年薛其坤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发表了相关论文,他也因此一炮而红。 著名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激动地说:'这是从中国实验室里,第一次发表出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6年后,57岁的薛其坤再次因此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薛其坤不为名,不为利,几十年的潜心研究才获得一日的辉煌。中国人科研人自有傲骨,敢于忍受寂寞,才能完成最初的梦想,为国争光! ![]() ![]() ![]() |
|
来自: 昵称65829145 >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