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聊斋:小梅

 老大姐嗨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山东蒙阴县王慕贞,大户人家出身。

偶然出游江浙一带,见一个老妇人在路上啼哭,上前询问缘故。

老妇人说:“我那过世的丈夫只留下一个儿子,如今犯了死罪,有谁能解救他哟!”

王慕贞一向慷慨,记下她儿子的姓名,拿出行囊里的银子为他上下打点,竟然得以无罪开释。

那人出了狱,听说王慕贞搭救了自己,却茫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便到旅店拜访,流泪感恩,开言动问。

王慕贞说:“没别的,我只是可怜你母亲年老罢了。”

那人大吃一惊,说:“我母亲去世已经多年了!”王慕贞也感到事有蹊跷。

到晚上,老妇人来了,千恩万谢的,王慕贞责备她说了假话。

老妇人说:“实言相告,我是东山的老狐。二十年前同这孩子的父亲有过一夜的恩爱,所以不忍心让他断了子嗣。”王慕贞听了肃然起敬,还想细问,那老妇却已不见了。

在这之前,王慕贞的妻子,人很贤惠,而笃信佛教,不沾荤酒。

她收拾了一间净室,挂一帧观音像;因为婚后无子,所以天天在里面烧香祈祷。

而菩萨又特别灵验,常常托梦指点,教人趋吉避凶,所以家中事无大小,都要听菩萨的意旨决定。

后来王妻生了病,病势十分沉重。她就把床搬进净室,又在卧室中另外备下一床锦被,把门锁严了,好像等谁来睡似的。

王慕贞很觉困惑,但因为妻子病得昏昏沉沉,也不忍心违拗她伤她的心。

王妻在病床上躺了两年,常,不让别人在跟前,独个儿睡。王慕贞有时好像听到她在同谁说话,开门看看,却并无旁人。

王妻在病中没有其他的牵挂,她有个十四岁的女儿,只是每天催促王慕贞操办嫁妆,把女儿嫁出去。

待到女儿出嫁了,王妻把丈夫唤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说道:

如今和你永别了!当初得病时,观音菩萨就告诉我,说我命定活不长久。

我放心不下的,是年轻的女儿还没有出嫁,所以菩萨赐给我一些药,让我维持生命等着。

去年,菩萨要回南海,把她香案前的侍女小梅留下服侍我。

如今我要离开人世了,命薄福薄,又没能为你生个儿子。小妾生的儿子保儿,是我所疼爱的,只怕你日后再娶个妒妇进门,会让她娘儿俩无处容身。

小梅长得很漂亮,性格又温

柔娴静,你就娶她做继妻吧!'

王慕贞觉得妻子的话太离奇,就说:

“你平时一向崇敬菩萨,如今说这样的话,不是太亵读神明了么?”

王妻答道:“小梅服侍我一年多,彼此知心,亲密无间,我已经向她好言相求过了。”

王慕贞问:“那么小梅在哪儿呢?”王妻说:“不就在屋子里吗!”

王慕贞刚想再问,王妻已经闭上眼睛咽气了。

到晚上,王慕贞在妻子的床帏前守灵,听得卧室里隐隐传出抽泣的声音,不由大为惊恐,以为有鬼。

叫来丫环下人打开锁一看,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美貌女子,穿着丧服在屋里。众人以为是神,都团团下拜,女子收住眼泪,一一扶起。

王慕贞注视着她,她只是低头不语。王慕贞说:

“如果我亡妻的话不假,那就请你现在到堂上去,接受儿女辈请安拜见,假如你不同意,那么我也不敢存什么痴心妄想。”女子红着脸走出屋子,进了北堂。

王慕贞忙叫丫环安了个朝南的座位,让她坐下,自己先拜,那女子也回拜。

然后长幼卑贱,按着次序跪下叩头,女子神情庄重,端坐受礼。只有当王慕贞的小妾前来叩拜时,她起身扶住,不使行礼。

自从王妻卧床久病以来,男,家里的下人乘机偷懒耍滑,家道衰落已久。众人参拜完毕,恭恭敬敬站在两旁侍候。

小梅开言道:“我有感于王夫人的盛意,逗留在人间,夫人又把家中大事委托给我。你们这些人应当各自洗心革面,为主人效力,从前一切过犯,可以一概不追究。不然,可别说家里没有主妇!”

大家一齐放眼望去,只见她在座位上,真像那帧挂着的观音图像,被微风时时吹动着的样子。

听了这番话个个心生敬畏,闹哄哄地齐声领命。

小梅于是安排分派治丧事务,一切井井有条。从此大大小小没敢偷懒的。

小梅整天里里外外一把抓,王慕贞要做什么,也要告诉过她才去施行。

不过虽然一晚上要见几次面,并不讲一句私情的话。王妻入土以后,王慕贞想提出前约,不敢直说,托小妾向小梅略作暗示。

小梅说:“我接受王夫人的谆谆托咐,义不容辞;但结婚是隆重的礼仪,不能马虎。

年伯黄先生地位尊贵,德望隆重,请他主婚,我就唯命是从。”

当时沂水县的黄公,曾官太仆,退休赋闲在家,是王慕贞的父辈,来往特别密切。

王慕贞就亲自登门拜访,把实情告诉了。黄公觉得希罕,就一起前来。

小梅听说,马上出来行跪拜礼。黄公一见,惊为天仙,避让着不敢受礼。后来他资助了丰厚的嫁妆,婚礼完毕才走。

喝过交杯酒后,王慕贞总因把小梅当作神,亲近中不忘庄重,还常常细问菩萨起居。小梅笑道:“你也太傻了。哪里有正大光明的女神会同尘世中的凡人结婚的?”

王慕贞就一个劲儿打听她的来历。小梅说:“你也不要刨根究底。既然把我当神,日夜供养着,自然没有祸殃。”

小梅待下人常很宽仁,说话总是笑容满面;然而婢仆互相戏谑,远远望见小梅,便会默默无声。

小梅笑着开导他们说:“难道你们还以为我是神吗?我哪里是什么神哟!我其实是王夫人的姨妹,从小要好。

姨姐生病想念我,悄悄请南村王姥邀我前来。只是因为与姨姐夫接近,要避男女的嫌疑,所以假托为神,在内室深居不出。其实哪是神!'大家还是不相信。

但每天在小梅身边服侍,看见她的举止行动,跟平常人没有一点两样,神啊仙啊的流言才渐渐止息下来。

不过,即使是再顽劣的奴仆,再蠢笨的丫环,王慕贞一向责打也不能使他们听话的,小梅一句话,没有一个不乐意听命。

他们都说:“自己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实在并不是害怕女主人;但一看到她脸,心就自然软了,所以再也不忍心违拗她的意志。”

因此,百废并举,几年中间,王家土地阡陌连片,仓库中堆积了万石粮食。

又过了几年,小妾生了个女儿,小梅生了个儿子。

儿子初出娘胎,左臂上就有一颗红色的痣,所以小名叫小红。满月时,小梅叫王慕贞备下丰盛的宴席,招请黄公。黄公送来了丰厚的贺礼,但以年老不能远行为由,辞谢不来。

小梅派两个老妈子硬去邀请,黄公才来赴宴。小梅抱出儿子,把他左边的小手臂袒露出来,向黄公解释命名的意思,又再三向黄公请教这红痣究竟是吉是凶。

黄公笑呵呵地说:“这是喜红呢!我看孩子名字上可以加一个字,就叫'喜红’。”

小梅高兴极了,又特意出来向黄公叩拜致谢。这天,满院子鼓乐喧天,贵客临门,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黄公留住三天才走。

忽一天,门外有车马到来,接小梅回娘家省亲。

过去十几年间,并没有沾亲带故的娘家人来看过她,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而小梅却好像充耳不闻。

她梳妆打扮停当,把儿子抱在怀里,要王慕贞相送一程,王慕贞应允了。

行了约莫二三十里路,静悄悄没一个过路人,小梅停住车,叫王慕贞下马,屏退从人,同他密语,说道:“王郎,王郎!相会短,离别长,你说可悲不可悲?”

王慕贞大惊,问是何意。小梅说:“你说我到底是什么人?”王慕贞答说不知道。小梅说:“你在江南曾经救了一个人的死罪,有没有这回事”

王慕贞说:“有的。”

小梅说:“那个在路上啼哭的,就是我的母亲。她深为你的义气感动,想有所报恩,就借夫人信佛依托为神,实际上是要用我来报答你。如今有幸生下强褓里的孩儿,这心愿已经得到慰藉。

我见你坏运道即将临头,这孩子留在家里恐怕不能养育,所以借回娘家,消他的灾难。

你记住了,一旦家里死了人,必须在鸡叫头遍时到西河的杨柳堤上去,看到有人挑着葵花灯走来,你拦路苦苦哀求,可以消求免祸。”

文章图片1

王慕贞说:“好的。就问小梅什么时候回来。小梅说:“这还不能预定。总之你一定要牢记我的话,后会之期也不会太远了。”

两人临别手握着手,心情悲怆,泪流满面。不久小梅上了车,风驰电掣而去。王慕贞到望不见了,才回家。

一连过了六七年,小梅没一点消息。

忽然四乡瘟疫流行,死了好多人,王家一个丫环病了三天死了。

王慕贞想到小梅当年的嘱咐,很是关心。这一天同客人一起喝酒,大醉而睡。醒来后,听到鸡叫,急忙起身赶到堤头,只见灯光闪烁,刚已过去。

连忙追赶,只离开一百来步。谁知越追越远,渐渐灯火就看不到了,只得懊丧悔恨地返回家来。

几天后他也染上急病,不多时便一命鸣呼了。

王家族中大多是无赖,都来欺侮孤儿寡妇,公然抢收庄稼,砍伐树木,家境一天天衰败下来。

过了一年,保儿又夭折了,一家更没了主,族人越加蛮横,田产也给瓜分了,牲口棚里的牛马也给抢夺一空了,还打主意想把房屋也分了。

正在危急之际,不一会听到门外有轿子进来。大家看时,却是小梅带着小儿郎从车上下来。

她四下扫视,人乱哄哄的像在集市上,就问:“这些是什么人?”

小妾哭着把事由诉说了一遍。小梅顿时沉下脸来,就吩咐跟来的仆人,把门关了,挂上一把大锁。

那些族里的人想要抗拒,而手脚好像痿了似的。

小梅命令一个个捆绑起来,缚在走廊的柱子上,每天给三茶缸薄粥。当下就派老仆人奔去报告黄公,然后进内室哀哭。

哭罢,对小妾说:“这是命中注定!我前一个月就打算回来,正遇上母亲生病耽搁,才一直拖到今天。

想不到转眼之间,好端端一个家竟成了丘墟!”又问早先那些婢仆,才知道都被族里人抢拉走了,又添了一阵叹息。

过了一天,下人们听说女主人回来了,都一个个自己逃了回来,相见之下无不泪流满面。

被绑的族中无赖们,纷纷叫嚷说小梅带来的儿郎不是王慕贞亲生的,小梅也不同他们搭理。

后来黄公来了,她就带着喜红出门迎接。黄公握住喜红手臂,就把左边袖管捋上去,只见一颗红痣清清楚楚,就袒露着给大家看,证明他确是王慕贞的儿子。

然后仔细盘点被掠走的财物,造册登记,亲自去拜访了县令。

县令将无赖们捉来,各责打四十板子,铐押起来严厉追赃。不几天,田地牲口,全都物归原主。

黄公就要回去了,小梅领着喜红哭着拜谢,说:“我不是这个世上的人,这是叔父早就知道的。今天就把这孩子交给您了。”

黄公说:只要老夫一口气还在,没有不为小喜红操心出力的。”黄公走后,小梅将家产盘查停当,把喜红托给小妾照看。于是她准备了酒食到丈夫摹上祭扫,好半天不回来。

跑去看,杯盘中祭品还陈列着,人已经不知去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