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除了看看书,推推文,我开始寻找多年的知青朋友,他们是老三届和新三届的。我在北京知青网发了寻人启事,一个是1977年我们曾一起在延安地区故事队讲故事的老知青老D,另一个是1976年我们曾在一起联欢的北京小三届知青小G。 北京知青网效率特别高,第二天就告诉我了老D和小G 信息,遗憾的是老D 已经去世,被他照顾了一辈子的瘫痪妻子也随他而去,死因是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我听了这个消息万分悲痛;小G的电话打通了,我们共同回忆了当年在他们大队联欢的场景,她也告诉我她们小组已经走了两个人了,也是病逝的,她们都是55年出生的,只比我大两岁呀! 北京知青网希望74年志愿从北京去延安的知青入群,提供一些他们的信息,小G笑笑说,算了吧,他们刚刚安定了,别再打扰他们了。说来也奇怪,74年从西安志愿去延安的知青,也对知青后期的活动不感兴趣,他们甚至集体沉默,根本不愿意透露自己当年的情况。这算不算“74现象”呀? 我继续在北京知青网寻找北京知青老T和老L,他们都是当年延安县宣传队的。很快老L有消息了,她老公还是1977年延安地区文艺汇演,延安县代表队出的我创作的舞蹈节目《挣挑重担》的曲作者。我们聊了很多,其中还有当年我们的队友小B已经去世了的消息,令人心寒。老T 也找到了,他从延安水泥厂调到东北一汽,几年前也去世了,家族遗传病。 最后,星星影视人群又传来消息,说40岁的小Z去世了。这真是一系列的打击,他们都不到死亡的年龄,走的太早了。我来到北京已经40年了,我应该早一点寻找北京的知青朋友,现在不得不遗憾了,从而也提醒我一定要好好地活着,过有意义、有营养的生活。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态,还是正视它吧!特别提示:注意血压,注意血糖,注意心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