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注宝宝敏感期,错过悔一生
孩子最近总说脏话,这是什么敏感期?孩子两岁还不会说话,是错过了语言敏感期?孩子最近总喜欢捡一些蚂蚁、树叶、小石子,是到了细节敏感期?孩子要经历多少个敏感期?敏感期都有什么表现?要想宝宝更聪明应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件事!!
什么是敏感期?
就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宝宝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对某一事物或者物品产生极大的兴趣。
敏感期的重要性
敏感期是培养宝宝语言、运动、认知等能力的最佳时期,对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养成起到关键作用。!
如何抓住敏感期?
家长平时可以多观察观察宝宝,如果你发现他特别专心、反复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说明他们的某个敏感期到来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先不要去打扰他。
语言敏感期(0-6岁)
宝宝从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这个阶段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如果宝宝能把握住这个敏感期,就能很容易学会母语。
感官敏感期(0-6岁)
宝宝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这个阶段的宝宝可能对什么事情都很有兴趣,比如什么都想去抓、什么都往嘴里塞,这是宝宝在通过感知觉认识周围环境和自我,这也为今后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动作敏感期(0-6岁)
动作敏感期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大动作,走、跑、跳、钻、爬等;二是精细动作,捏、夹、勾、捅、按等。
秩序敏感期(2-4岁)
这一阶段被称为“可怕的两岁”,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家宝宝突然变得任性、不听话、固执,这其实是他在构建自我,建立规则意识。
细节敏感期(1.5-4岁)
你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就像拥有了一个放大镜,他会突然对细小的物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可能花一个小时蹲在地上看蚂蚁,可能非常喜欢在地上捡小石子,他们能发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
诅咒敏感期(3-5岁)
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宝宝突然开始口吐芬芳,满嘴屎尿屁,并且不分场合的使用,并且你越阻止,孩子可能越带劲。是否顺利度过敏感期,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最终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因此,家长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必要的帮助。宝宝的各种敏感期又很短暂,如果家长不及时把握,很容易就忽略掉,从而影响宝宝的发展。所以,家长需要了解各个敏感期的相关知识,以引导宝宝更好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