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是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传统节日之一。它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今年的“五四”,适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一百周年,时机特殊,意义尤甚。我们庆祝五四青年节,不是要重复当年的故事,而是要继承光荣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继续高举反帝爱国的大旗,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共筑中华梦,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以五四青年节为题撰联,充分表明了公安楹联人的政治站位和艺术良知。本期联作,纵情讴歌五四运动,倾心弘扬五四精神,着力助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英雄壮举。不仅张扬了战斗的风貌,而且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燃烧着青年的激情。

王明清
先驱热血燃,反封反帝,掀五四风潮,一部史诗声激越;
后辈高怀展,自立自强,拓八千云路,皕年画卷梦扶摇。
简评:此联文从字顺,一气呵成。上下比所表述的内容层次了然,承接贯通。上联歌颂五四运动的丰功伟绩:力夺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先“声”;下联赞扬后继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劲追复兴中华之远“梦”。用“一部史诗”和“皕年画卷”对仗,准确地诠释了五四青年节的历史传承。“激越”与“扶摇”,文采、形象兼备,亦显炼词讲究。
罗春安
怒浪冲来,呐声振远,青春擦亮天涯黑;
雄心擎梦,大志扬帆,热血沸腾国土红。
简评:斯联摒标语口号式于楹联之外,全用形象代言。以青春的伟力和热血的浓彩,彰显五四精神的神韵。青春是一首唱不完的歌,在新中国,它是五四青年节的主旋律。这副联围绕青春热血的要义,紧扣了主题,句中自对也见工巧,唯“擦亮”与“沸腾”对仗欠工,似可调整为“热血染深国土红”与“青春擦亮天涯黑”相匹对。可否,请酌。
萧文厚
血性青年,情燃祖国;
苍茫大地,辈出英豪。
简评:“说到五四青年节,青年就是绕不开的主角。”“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国家、民族、时代紧密相连。青年人血气方刚。他们的血性代表正义和勇敢。五四运动,青年和学生是主力军;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团员、青年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英豪辈出;新时代,接力赛不断延续,仍然是青年挑大梁、扛大旗、担大任,把火一般地血性和燃烧的激情都无所畏惧、无一保留地贡献给祖国和人民。这副短联议论和比喻兼用,具有一定的警示之意。
陈宝初
志与青春结;
心随热血抛。
简评:这副短联用语简约,但把青春与立志、理想与奋斗有机融合,显得铿锵有力,寓意不凡。青春的话题同五四青年节息息相关。青春既是人生的一段岁月,更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它必须用远大的志向、奋斗的精神、高尚的节操、爱国的情怀予以武装,才会闪闪发光,不负时代;才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妆扮征程。“心随热血抛”,彰显了青年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他们为了祖国、民族、人民的利益,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联作避开了概念式地说教,以鲜明可触、朴实形象的语言,揭示了深沉的思想内含。
张新阶
热血荐轩辕,唤醒工农,救亡呐喊犹萦耳;
青春铺锦绣,惊呆宇宙,追梦扶摇正驾云。
简评:此联也是围绕青春与热血的主旨而撰,对仗中规中矩,层次分明,立意正能量,对传承五四精神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有声有色地解读。上联以热血荐轩辕的壮举,再现了五四时期的青年和学生为爱国而发声而战斗的光荣历史;下联以青春铺锦绣的画图反映了新时代团员、青年为复兴中华而建功立业而奋进的豪迈盛况。其中,把进军太空的伟大实践作为青年一代复兴追梦的典型运作,用“扶摇”之词一语双关,足见見匠心。联作气场广阔,读来令人振奋。
王书文
先生称德赛,千载沉疴寻妙药;
学子唤工农,万方惊蛰响春雷。
简评:德先生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形象称呼,是五四运动重要的两面旗帜,也是属于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核心内容。联作把民主和科学比喻为救治病态社会的灵丹妙药可谓恰如其分;下联把五四时期首创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结合比作惊蛰的春雷也是鲜明的看点。不过,建议在构思时注意一下分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一般情况下,倒数第二句的句脚与比脚之平仄应当相反。此联却同这一规则相悖。笔者试作如下调整:
学子唤工农,万方惊蛰春雷响;
先生称德赛,千载沉疴妙药灵。
这样,试图避免平仄安排欠当的微疵,又先生与学子之间置位并未妨碍联意,妥否,提请作者读者批评。
附优秀作品
胡友法
扭转乾坤,靠无数英雄,惩奸除霸;
捶开枷锁,让万千奴隶,作主当家。
吴丕中
风雷卷起开新纪;
马列传来指锦程。
尹登云
古老东方传马列;
神州大地响春雷。
刘炜
改革先锋,有理想,变家乡面貌;
科研能手,用才华,长民族精神。
曾凡浩
扛鼎伟人,当时建党预筹划;
荡舟巨手,多地罢工运动开。
马华
壮志如山耸;
青春似火红。
薛维平
一代精英,学有所成传马列;
满腔挚爱,义无反顾振家邦。
卢成用
华夏垂危,谁去金雕东亚鼎;
青年觉醒,吾来玉琢大唐风。
李德才
忆往昔,反帝反封,五月洪涛当砥柱;
看今朝,爱民爱国,九霄云海数风流。
萧汉斌
血荐轩辕,凡躯铺就救亡路;
头悬菜市,来者犹擎爱国旗。
宋良泽
战斗精神不朽;
英雄事业犹存。
曹光兰
幸此日河山无恙;
忆当时风雨如磐。
刘世益
百年星火天天旺;
五月红花节节高。
罗才干
旧纪元之墓;
新民主之门。
胡祖仁
为民主自由而呐喊;
反独裁封建不彷徨。

注: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