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个古方治愈静脉曲张

 摘录中医 2022-06-15 发布于吉林


小编导读 / Introduction

静脉曲张是指邻近皮肤表面的静脉迂曲、扩张,最常见于腿部和踝关节。静脉曲张很好辨认,静脉如“蚯蚓”般爬行于皮肤,很影响美观。对于静脉曲张的治疗,临床上多见于手术治疗,但其实中医中药也能起效,下面一则医案中的患者就是吃中药治好了静脉曲张,医生用了两个古方让患者痊愈,哪两个古方这么神奇呢?一起来看看吧。


蔡某,女,53岁,退休工人。2000年9月25日初诊。

病者逐渐发现左下肢肿胀重,由膝至肘上行加重。诊时所见,左下肢从臀部以下肿大,开始只知下肢沉重乏力,由踝而上,在脚踝腓肠肌处,明显有静脉曲张疙瘩,随着浮肿加重,屈曲的静脉逐渐内隐,肿势上行,皮肤按之随即隆起,感觉酸胀乏力,行走不便,一只脚沉重一只脚轻松,很不协调,左脚比右脚大2.9cm(患者自己测量的),遂来求治。

询问后知其为磨工,长期站立。生育两胎,月经停止。未发现相关病史。饮食、睡眠正常。小便常规未检出蛋白和白细胞。血压、心电图正常。脉缓有力,舌质淡苔薄白而润。

根据所述病证和病史以及职业等因素综合分析,本病应是静脉曲张。西医检查: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形成。建议其手术治疗。患者惧于手术,要求中药治疗。姑从益气健脾,除湿通络的大法。

处方黄芪防己汤合四妙散加味:生黄芪15g,汉防己15g,茯苓15g,桂枝10g,牛膝15g,木瓜15g,络石藤15g,赤芍、白芍各15g,炙甘草5g,苍术10g,黄柏10,g生薏苡仁15g,蚕沙15g,海桐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图片

二诊:10月9日。病者服上药15剂,自述服药后腿肚子(即腓肠肌部位)有蚁行感觉,很舒服,浮肿有所消退,精神略见好转,饮食正常,其他无不良反应。脉缓有力,舌苔薄润。守原方加晚蚕沙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三诊:11月5日。服上药25剂,自觉左脚沉重感去之七八,浮肿明显消退,膝以下柔软,看不到屈曲的静脉,行走较前更协调。饮食、二便、睡眠皆正常脉缓有力,舌淡润苔薄白。根据效不更方的原则,仍守前方再进。

四诊:12月10日。服上药30剂,自述左脚浮肿消退,两脚大小一致,无任何不适,脉舌如常。嘱再服前方加桑枝15g,寄生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以资巩固疗效。

按: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疾病,按常理应当手术治疗,因患者惧于手术,要求用中药试治,这也是一种尝试。视其肿势从臀部至脚底均匀肿大,可以排除其他炎性肿块,且无包块脓肿之虑。

故从气虚脾湿困阻的病机着眼,以黄芪防己汤加味,补虚健脾利水,加络石藤、桑枝合芍药甘草汤与四妙散,取其清利湿热,通络柔筋,抑或还有化瘀滞,加木瓜、蚕沙既可柔筋,亦可祛风胜湿。诸药合并,补益气虚,祛除湿浊,消散瘀滞。

经治后,浮肿消尽,两脚大小相对称,左脚屈曲之静脉已消散。2002年4月10日追访,病未复发,左下肢光滑柔软,无任何痕迹。

本书上篇“经方实践”将临床所用经方,以及有一定心得的方药归纳成文,其中“方意新解”是对伤寒方的全面认识,并赋予其新意。中篇“医案实录”是临床医案的记录,病种甚多,疗效较为确切,没有空谈和不实,足兹临证参考。下篇“医话实说”是随笔,但不重文采,只是实话实说。旨在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一事一议地勾画出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附篇,对几个不同的问题做了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