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作家看濮阳 I 郭香茹《致敬:濮阳市三院的“大白”们》

 阿福根 2022-06-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图片

前言

图片
     
      “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
      在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全市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四一一”宏伟目标,踔厉奋发,高歌猛进。为此,我们广大作家要牢记初心使命、扛起时代责任,大力弘扬新时代濮阳精神,主动感知濮阳奋进脉搏,正确把握濮阳发展趋势,积极融入濮阳发展大潮,用生花妙笔描绘濮阳新景,用炽热情怀讲好濮阳故事,为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新篇章发挥独特作用、作出应有贡献。
       现将《作家看濮阳》专辑展播于此,以飨读者。
图片

致敬:濮阳市三院的“大白”们

文/郭香茹

特殊的年代,在抗击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医护人员除了白衣天使、白衣战士外又有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叫“大白”,相比之下,“大白”这个称呼没有白衣天使那么美轮美奂,也没有白衣战士那么豪气英勇。却很接地气,也多了几分理解信任。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最美护士节,今年的护士节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精心准备的礼品和赞歌,有的只是武装到牙齿的“大白”们忙碌而疲惫的身影。
疫情的突然来袭使濮阳全城按下了暂停键,市域全员核酸检测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接上级通知要求,濮阳市三院5月4--6日需每天派140名医护人员承担工业园区核酸检测点的检测任务。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院领导闻令而动,紧急部署动员,各个科室的电话铃声响个不停,连夜集结了150名精兵强将待命出征。五月初的天气乍暖还寒,特别是凌晨三四点钟更是寒气逼人。组织者注定了彻夜无眠,队员们三点起床从四面八方向医院集合。和其他的出征人员一样,他们是每天第一批接受核酸检测采样的人。一切准备就绪,这些武装到牙齿的“大白”们在院领导的带领下披星戴月地出发了,踏着露水,顶着寒星,凌晨5点他们就赶到了工业园区核酸检测点,并立即投入了战斗。
层层防护服价格不菲,穿脱一次也非常麻烦,故而这些勇士们大都是饭不敢吃,水不敢喝。不管工作多长时间都是饥了渴了忍着,累了挺着,想如厕了也尽量憋着。“大白”们每天坚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不吃不喝没如厕,最长有人竟坚持了9个小时,想想就让人心疼。150人占全院人员的三分之一,他们又都是医院的精兵强将,被紧急抽走后,在院留守的医护人员也是压力山大。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有时一个人顶三个人的岗,累了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没有上下班,不分昼夜、通宵达旦地工作。那些在外征战的“大白”们,也是一脱下战袍,就争分夺秒地回来上岗值班了,热饭也顾不上吃一口。留给他们每天的休息时间也就三四个小时左右。
就在大家都盼望疫情好转、能松口气的时候,濮阳的疫情又陡然变得严峻了,每天的核酸检测已成常态。5月7日的凌晨5点钟,濮阳市三院140多名医护人员在李相杰副院长带领下,刚风尘仆仆地赶到工业园区核酸采集点,6点钟又接到了紧急任务,要求三院负责濮阳市技师学院2046名师生的核酸采集转运和检测工作,当天下午两点前出具全部报告结果。任务重、时间急,院领导不推诿、勇担当,立即抽调了15名护士前往开展工作,她们甚至来不及收拾行装就出发了。采样、转运、检测,这些天使们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当天濮阳技师学院部分区域又调整为封控区,这15名护士也就地留在了学校内,负责在校师生的核酸采集和感控指导。
5月8号大风带来了降温,高德山院长和工会主席杜庆民代表领导班子去濮阳技师学校看望大家,一方面感谢大家发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展现了三院的战斗力;另一方面给大家加油鼓劲,送去殷殷嘱托和慰问品。9号寒风又裹挟着降雨,这些“大白”们从凌晨5点开始爬六层楼梯,他们一层一层地往上爬,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逐个敲门,熟练地扫码、采集、消毒。一开始还觉得冷飕飕的,等采集完2000多名师生的核酸标本后汗水竟然湿透了几层衣服。     
5月10日,年过半百的发热门诊部主任胡丽珍到学校进行巡诊,她一层楼一层楼地查看,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检查和问诊,并给予详细的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查房”,脱去汗湿的战袍,她累得心慌腿软,话不想说,眼也懒得睁,可休息片刻,就又赶回医院坚守阵地前沿,发热门诊的工作岗位了。
在疫情日益严重人员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市三院5月7日上午迅速成立了防控指挥部,重要任务来临,都是院长高德山亲自指挥,副院长李相杰或工会主席杜庆民带队出征。各科护士长都是队伍的领头羊,她们个个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常言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所带队伍也都是闻令而动的勇士,冲锋陷阵的英雄!
同日上午11点医院又接到了市政府的紧急通知,市三院全面接管市内某处集中隔离点,院领导又紧急抽调12名骨干医护人员组成医疗队,在完成培训后火速奔赴隔离工作点阿尔卡迪亚酒店。李相杰副院长坐镇指挥,他有着丰富的疫情防控管理经验,是隔离点的主心骨。这个酒店有300多位隔离人员,这里是没有硝烟的战场。12名医护人员都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勇士。何海红护士长是资深的医护人员,担任这次工作组的副组长。她丈夫是华龙区消防救援队的站长,平时就很难见到人影,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又实行闭环管理,时刻为了火情和疫情处于待命状态,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家里的婆婆已经70多岁了,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处于学习正紧张的高中阶段,一个才五岁,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年龄。何海红深深懂得进驻隔离点意味着全身心地投入,可她更知道责任就是使命,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犹豫和彷徨。她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婆婆,简单收拾行李后就出发了。
进驻初期,千头万绪都有待规范,她亲力亲为完善和理顺各项工作程序和改进工作方案,每天晚上忙碌到凌晨2点多才休息,刚睡一个多小时3点半就又准时起床了。她每天操着沙哑的嗓子指挥大家进行繁忙的工作,连自己有心脏早搏的毛病都不放在心上。同事们劝她休息她总是笑呵呵地说没事。每天忙得忘了吃饭是常有的事,一天竟忘了每天必吃的抗心律失常药,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感染防控组张利敏主任的老父亲卧床多年了,为了不耽误她的工作想她了也不敢给她打电话,儿子想她了也只能拿起她的衣服闻闻。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团队中大部分是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老同志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优势,干活时争先恐后,向老同志学习也一丝不苟,他们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做核酸准备,然后穿上厚重的防护服穿梭在各个楼层房间,他们不仅要做核酸检测,还要观察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又要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经常是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都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如厕,从来不叫苦不喊累,迅速由“小白”成长为“大白”,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在火线中提升了技能。
自抗击疫情以来,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众多医护人员积极担当,先后有三百多名兄弟姐妹组成多支驰援队,以最美逆行者的姿态毅然赶赴抗疫第一线,很好地诠释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流而上的精神。风雪天他们星夜驰援郑州做全民核酸,安阳内黄疫情严重也有他们逆袭的身影。京城有疫情他们千里迢迢奔赴北京参与救援,上海疫情爆发,季巧杰4月6号随援沪检测队第一时间赶到了上海,4月25日又派4名医务人员随河南救援队踏上转战上海的征程。这次在上海他们负责转运新冠病毒阳性的危重老年患者,是和病毒零距离接触,这不仅需要更多的细心、耐心、责任心,还要有不惧危险的担当和决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这些无私的“大白”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生命防线,也收获了人民的赞美和尊重。以袁红、赵振风为代表的工业园区核酸采集队获高度赞誉捧回旌旗一面,以杨世娥为代表的队伍也收到了濮阳技师学院学生制作的爱心赞美视频,阿尔卡迪酒店的女学生和护士长何海红进行了隔空拥抱,又送上了她稚嫩笔迹的感谢信。上海的救援队也已平安凯旋,受到了院领导和同事的热烈欢迎。
这些执甲勇士中有一颗最亮的星是季巧杰。季巧杰是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免疫组长,她性格沉稳,工作认真负责,疫情以来,一直参与PCR工作。接上级紧急援沪通知,4月5日,濮阳市卫健委决定选派我市30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检测队员支援上海,三院选派了她。
37岁人到中年身材娇小的季巧杰,是科室的中坚力量,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双方父母因身体原因没法帮他们带孩子,所以平时夫妻两人既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这次她支援上海照顾孩子的重担全落在了丈夫身上。幸运的是她有一双懂事的儿女,疼她爱她的老公,还有通情达理不拖后腿的老人。
4月6日一大早,医院党委书记李铁军,副院长张乃政,工会主席杜庆民,检验科主任王晓燕为她送行。下午5点,季巧杰和濮阳的同事们,随河南援沪检测队赶到上海。昔日车水马龙的大上海空荡荡的,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病毒的气息,虽然知道是暂时现象,还是让人不由得心生悲凉。他们到驻地稍事休息就赶往开展核酸检测的气膜实验室。
实验室刚建好,设备仪器安装,调试,打扫卫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优化流程等都在等待着他们。紧张忙碌地准备了两天,4月9号开始正式投入战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它流程多,要求严,每一个检验流程都需要严格规范操作。特别是在上海疫情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每一个标本都可能是阳性,他们不仅要保证报告的准确性,还要做好自身的防护,保证自身的安全。经过大家的努力和一次次的优化,从每天只能检测4000多管增加到28000多管,量在增加,时间在缩短,大家争分夺秒地检测每一份标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
季巧杰自述:每次进舱大家都要奋战十五六个小时,为了少上厕所,我们都特意不喝水,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一天工作结束,汗水早把衣服湿透了,手指也被手套捂得泛白起皱。我每天的工作是先去一区配试剂,然后到三区,每次都要配两三万份试剂,拧盖的手指磨得蜕了皮。三区的扩增仪有50多台,每次上机、下机,分析结果,登记、给信息组报结果,就这样不停地循环,十几个小时下来两条腿就麻木的不会打弯,但每次都是揉几下继续坚持工作。
4月18日的晚班,那天领导说标本量特别大,我简单吃了几口饭就冲进了实验舱,没想到一个小时后我开始肚子疼,队友都劝我出舱休息,我想我走了他们的工作压力就更大了,我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硬是挺到了完成任务才出舱。增加扩增仪后,对于小个子的我来说,真的是个难题。主任给我们寻来板凳,我常常顾不得拿,就踮起脚尖蹦跳着看结果。同事开玩笑说我是“跳天鹅舞的小青蛙”。
季巧杰和她的战友们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了39天,每次与家人视频时望着5岁儿子期盼的眼神,听着女儿的句句思念她都心疼得落泪,她流着泪告诉他们,一定要听爸爸的话,等妈妈打跑怪兽就回家。在上海第35天的时候是女儿12岁生日,她隔频给女儿送去了祝福,还满怀深情地写了一封长信,信里有对丈夫的肯定,对女儿的赞美,也有对儿女的思念和些许歉意,些许承诺,更多的则是对女儿的希望与叮咛,希望女儿做一个自强,自立、乐观,孝顺自带光芒的人。她听说女儿很心疼弟弟,每当上学走时看到幼小孤单的弟弟自己在家都不忍心离去,直到最后一分钟不得不走的时候才毅然决然地转身。
她听说家乡也遭到了疫情反扑,丈夫下沉社区抗疫也是忙人,想到年仅五岁的儿子有时会落单家里也很担忧和心疼,可她知道既选择了千里援沪就是选择了全心全意地奉献,也就意味着无暇再顾及儿女情亲。丈夫为了支持她安心工作,特意为她赋了一首双城战“役”诗,报父母平安,儿女活泼康健,并鼓励她克服困难,家中的事情不必挂牵,同心协力战胜疫情。
季巧杰和她的同事们在上海连续奋战了39天。她们付出了艰辛,也收获了荣光。离沪时,还在封控区的上海民众纷纷从窗口、阳台向他们挥手致意,欢送和感谢他们。上海市委,市政府也表彰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凯旋时受到省卫建委,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医院工作群里的祝福,欢迎归来的消息也即刻满屏。季巧杰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她是一名火线入党的积极分子,是最美的白衣逆袭人。关键时刻,她为自己的人生旅途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自己的人生奏响了一曲华美的乐章。
战袍里裹挟得也是柔弱的身躯,这些“大白”们太难了,冬天与雪花共舞,夏天汗湿征衣几层,饿了不能吃饭,渴了不敢喝水,就连如厕这些平常再小不过的小事,也成了她们出征的心头大患,每当提起都是几度哽咽泪湿衣襟。脱去战袍她们是女儿,是妻子也是母亲。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也有学童需要陪护,甚或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呼唤母亲。孩子在视频里看到多日不见的母亲哭着喊着想妈妈是人之常情,可听说妈妈要逆袭出征,不哭、不闹、默默地帮她收拾行李,静静地送她出门也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她们舍小家保大家,一袭白衣敬佑生命,默默担当,舍己为人,他们是最美的逆袭者,也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在全国全省全市共同抗疫的特殊时期,濮阳市三院的医护人员和全市大白的足迹遍布社区的大街小道,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发挥社会担当,把责任当使命,而且做到了使命必达,用大爱为苍生筑起了防护的长城。在这个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的五月,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心怀感激,为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表达由衷的敬意。你们的壮举将和人类抗击疫情史一同载入史册,你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将世代传承!再次真诚地向我三院的兄弟姐妹以及所有的大白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祝你们平安,向你们致敬!

END



来源:濮阳市作家协会

编辑:白云鹭

核:马红兵

终审:罗树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