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精炼国学 词班讲义总结 讲义:云诗雷情 总结:倾 城 ![]() 2022.6.015 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文精粹 填词知识第四讲 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四讲作业总结 总评:倾城 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四讲:桂殿秋创作手法 桂殿秋,词牌名。本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有“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取为调名。以向子諲《桂殿秋·秋色里》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先找个例句,讲义上(清 朱彝尊)的解析非常详细。我们再来解剖一下: 《 桂殿秋 ·思往事》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晚清时的况周颐是有名的词学评论家,《蕙风词话》是他的词学评论专著。 书中有一段记载,有人问况周颐:“清朝这么多词人,谁的词写得最好?”况周颐思考再三,说:“朱彝尊的词最好。” 那人又问:“朱彝尊写了几百首词,哪一首最好呢?”况周颐又考虑许久,说:“《桂殿秋》最好。”纳兰容若,朱彝尊和陈维菘被称为清词三大家。 这个评价可是在纳兰容若之上的。能让词学大师评为“清词第一”,《桂殿秋》到底有何魅力?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思”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是回忆之作。 朱彝尊写了很多怀念她的作品,从孩童时的嬉戏到成年后的相思,可见对其的情深意浓。 朱彝尊并未着力描述妻妹的容貌,仅仅写了她的“青蛾”(美丽的眉毛)。李白《长干行》中有“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徐志摩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女子面对爱人默默含羞跃然纸上,让人更觉爱情的朦胧与美好。 然而,这对爱人有难言的愁苦。小姨子爱上了姐夫,入门女婿爱上了有夫之妇,这是有违世情、伤风败俗的不伦之恋。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笔下的“共眠”,却是爱情的节制和凄苦。一对璧人“共眠一舸”,多么美好,可是,这对爱人却“听秋雨”,不能成眠,“枕前泪共窗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彼此相爱,近在咫尺,礼法却将他们拆成天涯海角,他们是否在秋雨声声的掩饰中暗暗流泪呢? “小簟轻衾各自寒”,我们各自躺在船上小小的竹席上,各自盖着轻薄的被子,“已凉天气未寒时”,我们却感到透骨的寒冷,这种寒冷源自心灵的孤独,和爱而不能的相思之苦。 近在咫尺,我们想彼此诉说关心、想念,却不能言语,只能默默忍受寒冷。 《桂殿秋》中的爱情含蓄蕴藉,写出了爱情的尊严和高贵。仅仅凭此,这首词就能成为“清词第一”吗? 叶嘉莹老师讲解朱彝尊的《桂殿秋》时说:“无论诗还是词,都是由语言构成的文本,而大诗人的好处就在于其作品的文本能够引起读者言外的感发和联想。” 这首诗短短两句,仅27个字,不过写作者和女孩子“共眠一舸”,默默相思,她却从中读出了世间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悲哀,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亲人、朋友,你并不理解他们,每个人彼此联系,却又各自背负自己的悲哀。 我读这首诗中,却有另一番感触,我们每个人都怀抱着实现自我的梦想, 但是,因为生活、因为家庭、因为虚荣,每每和梦想、和期望中的自己那么接近的时候,终又放弃, 多少次,我们与真实的自己、理想的自己,“小簟轻衾各自寒”。也许这就是优秀词作的感发力量吧! 再来理一理这首词的布局。 ![]() 总结:倾城 ![]() ![]() 《桂殿秋》创作要点 首先立意是相思,愁苦。 布局,首拍用一个思直接拉入回忆中,可以说第一句是总概,后面都是回忆中的内容,也就是对往事的具体描写。 他这个是一环扣一环下来,时间是秋天,地点是乘船沿江而下,人物,作者和妻妹。 事情的发展经过是:沿途的风景和女子倩影让作者神往,然有如戏剧性的翻转,后二直接写两人相爱不能相拥的凄苦。 点明中心思想。纵是在回忆往事,都是有条不紊,一丝不乱。 接下来审词牌: 1)押韵: 五句三平韵,二三五句入韵。 2)句式 此调为单调。小令,五句,二十七字,33777句式。 3)对偶:这首词牌没有对偶要求,但是我们看正格的《桂殿秋》三字句“秋色里,月明中。”是对偶的,第四五句也是对偶的。所以能对偶尽量对偶。我们作业要求两个三字句对偶。 4)内容:从讲义上例词我们可以看出,《桂殿秋》内容就是写秋夜月景或望月怀人。 值得注意的是:“红旌翠节下蓬宫” 这句的平仄为“中中仄中中中平” ,这句平仄格式比较宽松,其中的“中”很多,但是,我们在填写的时候要注意平仄错开,要注意和正格的平仄比较。搭配和谐,才能使韵律和美。 [谱例] 秋色里,月明中,(三字句,不叠) 红旌翠节下蓬宫。(七律,一、三不拘) 潘桃已结瑶池露,(七律,一、三不拘) 桂子初开玉殿风。(七律,避孤平) ——向子諲《桂殿秋》(平韵格,单调小令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谱式] 平仄仄,仄中平(韵),中中仄中中中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句式解说] 第三、四、五句结尾七言律句格式。但变格方式有别,其第三句可按常规一三不拘。第四、五句浑如七言联,平仄声相互对仗,辞语习用对偶。 [标谱说明] 此调《钦定词谱》以向子諲词立谱。因有唐代李德裕词二首可校,故标有平仄变格,但其谱中,第三句七言标示为“中中平中中中平”。 其原意为此句李德裕“桂殿夜凉吹玉笙”词,写作“仄仄仄平平仄仄”,为仄起平收式,并用“古风式句尾”。但《钦谱》将变式与本格混淆在一起,十分含糊,易生歧义,被误解为第12456只皆可不拘平仄,七字中有五字为变数,岂非混乱不堪。 故凡遇类似情况,皆以正体词平仄为基础,标示变格,而将变格者在[句型提示]栏中另加提示。 而其余第四、五句,《钦谱》因无可参校者,皆依原型不变,走了另个极端。其实皆可依律理断定,第四句一三不拘,第五句需避孤平,第三字应保持平声不变。 来看作业: 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四讲作业 一、以钦定词谱填词《桂殿秋》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注意第三句平仄格式比较宽松,我们在填写的时候要注意平仄错开,平仄要搭配和谐。 《桂殿秋》这个词牌 内容 偏中性轻松一点的,忧愁一点的,随你。 钦定词谱: 平仄仄,仄中平(韵),中中仄中中中平(韵)。平平仄仄平平仄(句),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记得自述立意布局脉络。】 先按照原词的声情填一个秋夜怀人的 桂殿秋.江南遇 文:倾城 思雨巷,结丁香。如今倦客倍凄凉。身羁塞外音书渺,独对冰轮酒一觞。 立意:羁旅相思。 布局:先昔后今。这里丁香花比喻成姑娘。 作家戴望舒有一首叫做《雨巷》 ,这首词以此为意,同时拟一个男子的口吻。 初学填词,不知是否有同学和我最开始一样,觉得不是自己本身出发会不好意思。 这个完全可以放开来,可以是任何一种身份。只要能表达出真实感受和真实情感就可以了。 前面两句是在雨巷里邂逅了一位结着丁香一样的女孩。后面拉回到现在,这个和例词不同,例词就一直缠在回忆里,我这里是从回忆到眼前,没有对邂逅了女孩会怎么怎么样,只在后面说出自己的处境。 时间是夜晚,地点开始是回忆中的江南雨巷,后面是塞外,人物曾经两个人,如今一个人。事情的发展经过,先回忆相遇,然后天涯各一方,只剩下孤单的自己,音信渺茫,只能举杯对着明月诉说着相思之苦。这里点出全文主旨。 初学填词,有同学可能对选韵比较迷茫,不知道要选择哪个韵来填为好,分析一个词牌的声情毕竟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特别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很多词牌的声情到现在也有所不一样。 这里就我个人理解谈一点看法,选韵,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看词牌具体的字。比如《桂殿秋》这里三个字,而这个词牌押的是平声韵,那么就到《词林正韵》找到“秋”这个部。第二个是词题。也就是除词牌外要写的题目是什么?到里面选一个平声字的押上这个字所在的韵部。这里我示范两首,同一个词题。 玉殿秋.登高其一 登峻岭,隔病眸,桑园不见泪频流。年年遍插茱萸日,每有哀鸿笑白头。 玉殿秋.登高其二 枫叶赤,菊花娇,秋山烂漫好登高。身能逐雁传书信,手可拿云到九宵。 第一首,选了“秋”所在的韵部第十二部“尤韵独用。”声情比较愁苦。 第二首,选了“高”所在的韵部第八部“萧、肴、豪通用。”声情比较闲适。 ![]() 作业 总评 ![]() ![]() 作业 下面看各组作业情况: 易安组: 桂殿秋·思绪 文/今生无悔 云水渺,鹭鸥飞。悄然独立望余晖。心中纵有千般语,笑问苍天诉与谁。 立意:心中向往自由,诉说了迷茫无奈的心情。 布局:先写景后舒情。 点评紫燕 问好同学 布局比较合理,道出了心声和无奈。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 桂殿秋·端午节忆屈原 文/易安06-海天一色 悬艾草,祭贤良。屈原抱恨汨罗江。丹心热血悲歌赋,一曲离骚万古芳。 自评: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悬艾草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以身殉国汨罗江一片丹心热血赋就离骚一曲万古流芳。 点评 曉然如夢 格律无误,大部分内容切题,只是首句与题目无关——挂艾草当是为驱邪避瘟疫。 自评立意可以,艾草不恰。 桂殿秋.麦穗黄 词/随缘 初夏过,热风猖。枝头已有杏飘香。田家竟自修庭院,布谷声中麦穗黄。 答: 立意:布谷鸟来了就该麦收了。 布局:初夏把最后的春寒过去。气温快速回升。早熟的杏子可以吃了。农村也开始收拾场院。准备收麦子,因为布谷鸟一来,预示着麦子该熟了。每到这个季节布谷鸟就回来了。 【倾城简评】一首比较充满活力的词。写出了农家盼望丰收的景象。很有层次感。热风猖这样用的很少,实在不行用“狂。” 不看解析“杏飘香”会误会成杏花。这首词的立意为:盼望丰收。布局表述的很清楚,这个解析和脉络布局还是有点区别,不过初学已经非常不错了。 易安漫天荒芜 桂殿秋 长夜里,影伶仃。沉情不剪信无凭。窥窗冷月无声照,旧句翻残总为情。 自述:描写无法释怀的旧日情感,那些随风而逝的过往让人痛苦悲伤,孤单时更容易想起无法淡忘。 点评曉然如夢 格律无误,主旨可以,写长夜孤独之情。但有两个无规则重字“情”、“无”,题目处空缺。 桂殿松 ·三月里 文/易安筱雪 三月里,暮色中。淡烟袅袅绕青峰。双飞燕子归飞急,驿馆灯昏影惺忪。 自述:一个三月的傍晚的暮色中。远处的轻烟袅袅在山顶上。燕子成双的赶回了家,客馆的灯昏黄照得影子像没有睡醒一样。表达的作者孤独而内心迷茫的心情。 【倾城简评】这首词填的不错,含而不露,但在结拍点出。燕子双双忙归家,而在客舍的昏灯中,一个人百无聊赖,身影就像刚睡醒不清醒的样子。 与燕子两两对比。有两点探讨一下:题目是“桂殿秋”不是“桂殿松。”这里手误了。 四句“飞”字虽然可算有规律重字,但此处读起来音律不美。自述很好,虽然没有把布局和立意分开来表达,表达有所出入,但叙述清楚,后面也点出全篇立意,能分开写更好。其它都不错。 纳兰组: 桂殿秋.风雨夜 文/纳兰12-叶子 风正紧,雨正狂。红笺小字两三行。吟成寂寞听残夜,写尽相思痛断肠。 译文;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里,孤零零的坐在灯前胡乱地在纸上写着不成文的小字。只因为思念那个杳无音讯的薄情人。 点评jimie 问好同学,格律正确,立意相思,先景后情,语脉贯通,整体完整,首尾相生相顾,第三句平仄搭配也好。起笔得势,造境不错。 纳兰10/一蓑烟雨 桂殿秋 情切切,意悠悠,往事已去难回首。峥嵘岁月三十载,荏苒光阴几度秋。 自述立意:回忆往事,表达对光阴飞逝的感慨。 点评jimie 格律有误,韵有误,时光飞逝立意,各句要围绕来写,前二起兴似乎偏了,三十载、几度秋?把平仄意思先理好。继续努力,期待佳作! 纳兰慕白-17 桂殿秋.乡情 西北望,月中秋,乡情点滴上眉头。长空问雁来何处,否见高堂路口留。 身在异乡,站在高山望向北边,正逢中秋,不觉有思念故土,不觉蹙眉生愁,抬头问大雁,你们来自何处,是否来自我的故乡,可看见我那白发了老母是不是在村口逗留张望盼儿归来。这是一首思乡之情的小词,作者身在异乡不能归的苦楚,借雁诉愁。 点评jimie 格律正确,立意思乡,前交代式开头,提出事件时间,中间一拍接着写,乡愁自然而然,结尾借雁表思乡之情。 脉络顺畅,个别地方意思需要理一下。意象很好,含蓄婉转。改一下是不错的作品。 桂殿秋.蔷薇 纳兰18冬日墨梅 花艳艳,朵香香,蔷薇放蔓满篱墙。能迎盛夏丹阳日,更表相思青鸟章。 通过对蔷薇的欣赏,来表达本人内心的火热的喜爱和对情爱美满幸福的寓意。 点评jimie 咏蔷薇,表爱情的词,格律有小问题,布局脉络可以,前面描写蔷薇特点铺垫造势,引出后面的吟咏之情。 【纳兰25-梦缘】 桂殿秋.醉中秋 明月夜,正秋风,珍羞美酒桂庭中。推杯共庆团圆日,但愿神州尽大同。 立意:表述中秋团圆的喜悦心情。 布局:时令起,事承,心情祝愿补充作结。 点评 jimie 格律正确,先景后情,脉络通顺。 2022.5.19 ![]() 优秀作品展示: 桂殿秋.静夜思 纳兰小呆猪 更寂寂,雨丝丝。乱花落入小楼西。春来不觉新诗赋,泪眼婆娑你可知。 桂殿秋.风雨夜 文/纳兰12-叶子 风正紧,雨正狂。红笺小字两三行。吟成寂寞听残夜,写尽相思痛断肠。 桂殿秋·花落去 易安01-好聚 花落去,水流东,小园藉藉晚风中。长廊雨滴还无绪,石径莺残未见侬。 桂殿秋.夏日农忙 易安—36花开 山陇上,水田旁。披蓑戴笠农人忙。南风点破秧苗绿,白鹭低飞草木长。 【倾城鉴赏】以上四首作品各有千秋。 第一首应用叠词增加味道,第四句稍微带了些诗味。 第二首应用规则重字增加回环往复的美感。结拍遣词稍微生硬了一点。 第三,第四首,前二和后二都应用了对偶的手法。 第三首“水流东”对偶稍宽,不过意不错,“欲向旧游寻旧事,云散彩,水流东。” 第四首结拍“点破”这里可酌。其它在布局和脉络的梳理都很到位。不足之处多参考老师们的点评意见。 这一讲作业就总结到这里,感谢清凉老师,曉然如夢老师,紫燕老师的精心和精彩点评。表扬和鞭策的话语都在点评里,愿与各位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谢谢大家 编辑 千缘 |
|
来自: 云诗雷情 > 《开心国学院词班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