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正邪斗争,导致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或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 故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是扶正驱邪、消除病因、纠正紊乱的脏腑气机及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现象,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对于不少中医爱好者和初学者而言,中药的药性如何去记忆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尤其很多人短时间内记住了,但是过了个把月就忘得差不多了。 这是我整理的中药药性口诀,有几百味,在头条上你肯定找不出比这还全面的了,我也分享了很多次的中药大全,但哪次都没这次花的时间多,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做成了图片的形式,这样只要保存一次到手机,你就不怕弄丢了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补气养血:党参、大枣、紫河车、龙眼肉 7.补气固表:黄芪、白术 8.补气养阴:山药、西洋参、黄精 9.补利水:黄芪、白术 10.缓和药性:甘草、大枣 11.缓急止痛:甘草、白芍、蜂蜜 12.补肾阳、益精血:鹿茸、肉苁蓉、蛤蚧、紫河车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