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一举平定吐蕃,朝野震动 当唐代宗

 河南奇兵 2022-06-15 发布于河南
公元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一举平定吐蕃,朝野震动。当唐代宗询问郭子仪想要什么赏赐时,郭子仪扑通跪下并大声说道:“老臣想向皇上讨要6个绝色美女,要和陛下周围的一样艳丽!”

代宗闻此,怒斥道:“好你个郭子仪,一把年纪了,竟还如此为老不尊,朕痛心矣!”此时下面的群众早已乱成了一锅粥,纷纷指责郭子仪恃功自傲,郭子仪俨然成了众矢之的。

不过代宗心里虽然不悦,也没有多说什么,君臣二人在大殿之上依旧相谈甚欢,举杯畅饮,不过在谈到吐蕃强大时,郭子仪流涕不止,感慨自己年纪大了,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了,可代宗不愿意,用感情和皇帝的权威强行拒绝了郭子仪的“乞骸骨”(退休)。

第二天,唐代宗差人把6名美女送到郭子仪的府中,郭子仪开启了无忧无虑的享乐生活。

此后,郭子仪每日敞开王府大门,和多位美女在院子里莺莺燕燕,成为街头巷议的对象。朝臣嘲笑郭子仪不保晚节,百姓说他好色,为老不尊,一时郭子仪色名远扬。

他的家人、部属都看不下去了, 纷纷劝说老爷子注意形象,郭子仪却说:“我戎马一生,受人猜忌,如果关上府门,不通内外,有人构陷我有不臣之心,到那时,九族之内将化作齑粉。如今我敞开大门,与侍妾玩闹,名声皆污,即便小人构陷,也不能成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家人、部将听后,纷纷叹服。

事实上,对于皇帝来说,自己的臣子功劳太大无形中会给皇帝造成压力,历史上弑君夺位的例子太多了,况且狡兔死走狗烹,战事一平,父亲如果依旧大权在握,那么郭家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不得不说,郭子仪已经把君臣之间那些道道看的非常明白,他知道君主乐于看到臣子的贪婪,只有纵情享乐,五毒俱全,才可以让皇帝高枕无忧,睡得踏实。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郭子仪才会不惜损害名声,大玩自污的“行为艺术”。

一次,郭子仪正在欣赏歌舞表演呢,下人突然禀报说卢杞求见。吓得郭子仪当即把家中女眷都撵进了内宅。

事后有人问郭子仪,以他的尊崇地位为何会惧怕卢杞。

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解释称,卢杞样貌奇丑不说,心胸还极为狭隘。如果女人见了他,定会一脸鄙夷地待他,若是被卢杞怀恨在心,将来轮到他大权在握时,整个郭氏一族恐怕就要遭殃了。

果然,几年后,卢杞升任宰相,大开杀戒,连同级的宰相杨炎都被他陷害身亡。可他偏偏对郭子仪以礼相待,这正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

当初平定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和李光弼以及仆固怀恩都是有名的功臣,可是呢,李光弼带着自己的人马在徐州地区,因为害怕被清算,不敢见皇上,结果坐实了自己拥兵自重的事情。结果,他因为颜面扫地,不久就被活活气死了。

而仆固怀恩呢,当初他家有46人战死沙场,可谓是忠心耿耿。可当他被人诬陷和人有勾结时,唐代宗让他入朝问话,他却不敢入朝,后来直接反了。结果被郭子仪带兵平定。

三大中兴名将中,唯独郭子仪始终屹立不倒。

郭子仪真的聪明!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中,郭子仪能够屹立不倒,除了他会领兵打仗外,更多是因为他很聪明,他懂得在自己士气最盛的时候,用贬低自己的方式获取皇帝的信任,也懂在郭嗳和公主发生矛盾时,主动认错处罚,以此保全皇家的颜面以及郭家的安全。因此郭子仪能够历经七帝,最后得以善终。

公元781年,郭子仪自然病逝,朝廷追赠郭子仪为太师太傅,赠谥号忠武,唐德宗废朝五日,名群臣哀悼郭公,亲自到安福门参与送葬的车队。

郭子仪的一生纵横疆场,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忠武”的谥号于他当之无愧,而他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也是我们值得深思与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