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先帝遗诏,是我与太平公主共同所拟,现在呈给殿下观看。”李隆基接过遗诏,看都没看大手一挥说:“来人啊,此女是韦后的帮伙,拖下去斩首祭旗!” 上官婉儿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的宰相,上官婉儿出生那年,上官仪替唐高宗起草废皇后武则天的诏书,结果遭到了武则天的报复,上官仪父子因而被杀抄家,而上官婉儿和母亲郑氏同被配没后宫为奴婢。 母女二人在宫女为奴期间,上官婉儿从小就被郑氏教其识书写字,有空余时又教上官婉儿琴棋书画,在郑氏的培养下,上官婉儿聪明异常,不仅熟读诗书,而且还能吟诗着文。 上官婉儿14岁那年,武则天召见了她,当场出题考验,上官婉儿对答如流,武则天听后大为高兴,便立即赦免了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又让她掌管宫中诏命。 690年,皇帝李旦禅位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建周,上官婉儿更加受宠,期间武则天颁布的诏书和敕令多出自她之手。 后来,武则天粉碎了一起宫廷兵变,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也在名单中,勃然大怒要杀了她喝斥说:“当年你祖父有罪被诛,我念你才华出众,才重用你为御前女官。不料你恩将仇报,竟欲谋杀我 !” 上官婉儿坦然一答,回答说:“陛下可曾记得三次传旨到御花园摆宴,都被我挡驾。陛下却不知那时御花园已危机四伏,如果不是我表面参与谋反,和他们走在一起,如何暗中保护你呀?” 武则天听后点头称是,在临刑前赦免了上官婉儿的死罪改为黥面,就在上官婉儿的眉间刺一朵梅花作为惩罚。从此,上官婉儿曲意迎合武则天,更得武则天欢心,于是武则天让上官婉儿参与朝政,处理群臣奏章,其决断也多由上官婉儿取决。 705年正月,张柬之等人兵变,武则天被迫退位给李显,李显复位后继续命上官婉儿负责起草诏令,并纳她为昭容,封其母郑氏为一品夫人。 但李显复位后,他准许韦皇后参与朝政,致韦皇后与张柬之等人不和,上官婉儿因与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有往来,便屡劝韦皇后行武则天的故事。 之后,上官婉儿把与自己私通的武三思推荐给韦皇后,武三思被韦皇后引进宫得到了李显的重用。因此没过多久,武三思借韦皇后的支持,设计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五位宰相。 当时,上官婉儿在写诏令中推崇武家而排抑李唐宗室,加上安乐公主又在武三思父子的教唆下,当面称太子李重俊为奴,还几次要求李显废了李重俊立自己为皇太女,李重俊因而恨得咬牙切齿。 707年七月,李重俊假诏调动羽林军三百多位,闯入武府杀死武三思父子,然后闯宫搜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到李显寝宫禀报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婉儿,然后再依次杀皇后和陛下。”最后,李重俊在玄武门兵败被杀。 710年六月,李显驾崩,韦皇后立即把兵马大权全部安排了亲信及韦家族人,同时早已归附太平公主的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拟遗诏立李显少子李重茂为太子,相王李旦辅政,韦皇后听政。 然而李重茂继位后,宰相宗楚客和韦温更改诏书,劝韦皇后学武则天并杀李旦兄妹,得到消息的李隆基,便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 于是,李隆基与羽林军联手杀进宫中,杀死韦皇后母女及亲信,而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李隆基,又把她与太平公主所立的遗诏给刘幽求看,证明自己不是韦皇后的人,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结果上官婉儿被斩于旗下,时年四十六岁。 上官婉儿确实非常厉害,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最后被杀也不奇怪,因为李隆基最害怕的是上官婉儿手里的那份诏书,担心日后与太平公主联手起来,成为他称帝路上的绊脚石…… 参考文献:《旧唐书》 ![]() ![]() ![]() |
|
来自: 新用户3596Ds5V >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