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影:阿喀琉斯之踵,三部超级大制作港影的“隐患”

 唐泪 2022-06-15 发布于四川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阿喀琉斯之踵的比喻。
人尽皆知。
恰如世上没有恒开不败的花。
也没有不败的战将。
更不会有绝对完美的电影。
因为所谓完美。
永远都只可以接近。
而绝对不可抵达。
毋庸置疑。
香港电影正在步入“超级”制作的年代。
资源会进一步向巨头演员靠拢。
当前的香港电影,有三部待映的大制作。
投资和阵容皆为顶级。
但又都有“隐患”。

图片

毋庸讳言。
甄子丹其实与常规意义的商业演员并不在同一跑道。
所以咖位也好、片酬也罢,甚至是演技能力的高低,都并无讨论的必要,而他也似乎心无旁骛,一心打造自己的“动作宇宙”,比如在让人大跌眼镜的《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过后,他再度与王晶合作新片《天龙八部之乔峰》,在单行道上狂奔。
而谢霆锋始终是中生代的一员,也经常有人把他拿来和现下几位大咖演员对比人气和电影成就,其实感觉颇有点“无厘头”。
所以现在谈到香港电影,关注点始终还是在顶层的几个演员身上。
刘德华、梁朝伟、郭富城以及古天乐。
任意两人双雄组合,即为香港电影的顶级阵容。
如上文提到的待映大制作,《风再起时》是郭富城和梁朝伟的首度交锋,《金手指》是梁朝伟和刘德华时隔十八年后的再度聚首,而《扫毒3》则是郭富城与刘青云、古天乐二人时隔多年的再次合作。
三部电影的投资规模都超过了两亿,也基本都被港片迷列入了必看片单。
而大制作本身背负的期望值就远超常规商业电影,不只限于票房,甚至还有口碑的预期。
或以上个十年的《寒战》和《无双》为参照。
哪一部电影可达?

图片

先看“史诗”警匪电影《风再起时》。
很多人对史诗概念颇不理解,认为你一部枭雄传记电影,如何能谈到这个层面?
其实无论任何题材,关键是看思考的层面和深度。
导演和演员,都要分很多种。
有的人热衷电影的娱乐性,他们觉得“好看”就行,插科打诨、胡诹瞎闹,观众高兴买单即可;有的人只讲艺术,执着于内心与思考的表达,即便电影因之沉闷也在所不惜;还有的人,则兼容了商业与文艺的手段,令得电影不仅好看,还能让观众反复回味并有所得。
而《风再起时》之所以盖章“史诗”,是因为导演在其中注入了对那个年代的观察和深入思考,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结合在了一起,以一种磅礴之势在大银幕上呈递了出来。
当然有的人可能又说了,电影还没上映,这么解读的理由又在哪里?

图片

还是老话,预判基于历史。
从导演翁子光的上一部电影《踏血寻梅》,即可窥见他的认知深度,这对于电影来讲是尤其重要的因素,且不可伪装,无法借力,再从他“求”许冠文出山,将电影喻做“给香港电影的一封情书”,又可以看见态度的真挚。
更不用说两位演员,他们本身就是香港影坛“深度”派的代表人物,此外,郭富城气势正盛,梁朝伟亟待重振,这也是另外一重给予电影品质的保证。
导演与演员的双重深度,以及主创的诚意与态度,决定品质必然不差,但商业与文艺的兼容度如何?
这或就将是电影的唯一“隐患”所在。
因为翁子光讲过,电影中“打出的每一颗子弹去了哪里”,都要去探究。
这种写实态度,会不会以损失观影的“娱乐性”为代价?
不过始终欣赏翁子光导演的审美,比如《风再起时》的海报,就很有质感。
而电影的色彩和拍摄的角度,也无一不与导演的审美有关。

图片

再论“香港奇案”《金手指》。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
这部电影一开始传出的阵容是梁朝伟和谢霆锋,鉴于英皇出品,这个“以老带新”的阵容也分属正常,后来甚至一度传出过有郭富城参演,最终阵容则是梁朝伟和刘德华。
电影目前流传出的信息相对不多。
大概梁朝伟在发布会上那句“《无间道》的掉转版”算是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大概率反派是梁朝伟,而刘德华则是正方的追缉者。
但既然牵涉到《无间道》,就必然有一个让观众去猜的余地,悬疑属性又不可避免。
这也符合庄文强的一贯风格,总会有出乎观众预料的剧情创作。
然而无论如何,总感觉电影有《窃听风云》的影子,甚至这种商业犯罪的主题会靠近《反贪风暴》系列。
而《窃听风云》题材明显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表现,《反贪风暴》则更落窠臼。
所以疑惑并好奇,庄文强究竟会去怎么做这个创作?
因为这个题材并不能有如《无双》和《无间道》那样“辗转腾挪”的广阔空间。
在传统商业犯罪题材下,如果想要扣人心弦,除非拍成影版《越狱》,正派与反派关系掉转,一追一逃,终场方揭晓谜底。
但这种编剧方向的难度极大。
且若过于追求剧情的离奇,则必然损失对于奇案与社会、时代的思考。

图片

最后是《扫毒3》。
看过不少人说,没有张家辉,《扫毒》就没有灵魂。
确实,就第一部《扫毒》来讲,后半程反转的张家辉,表现确实横压全场。
但就电影而论,《扫毒》的灵魂却并不是出人意料地奇诡反转,而是一场陷入两难的“兄弟情仇”。
《扫毒2》其实也在尽力延续这个主题,但结果是跑偏,余顺天和地藏之间纠缠于仇而忽略了“情”的刻画,以至于没有什么两难的选择,最后只剩下失控的怒火与凌乱的枪战场面。
根子可能在编剧阶段就埋下了伏笔。
而《扫毒3》则或可这么说一句,是否能够力挽狂澜,一则要看郭富城有没有打破自己“不接烂片”的规矩,二则是当邱礼涛遇上完全步入表演巅峰状态的郭富城,有没有可能会出现电影品质的质变?
之前也已经讲过,就郭富城、古天乐和刘青云的阵容而论,与《扫毒2》可谓并驾齐驱,系列两部电影的投资规模也相当,关键看档期情况和口碑表现。
而关于品质的预判则要回到一句老话。
历史案例决定预期。
邱礼涛导演数量多、出片快和粗线条的风格,决定了关于《扫毒3》品质预期的犹疑。
这或许就是《扫毒3》最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的“软肋”。

图片

大制作商业电影。
不但是机遇与荣耀,更有风险潜藏。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
主创竭尽了心力。
但若论及票房和口碑兼收话题。
则永远都是少数。
有的或唯票房,还有的仅剩口碑。
这就是市场的客观与冷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