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号爆红的那个夜晚,从中关村走回家的路上,很多人来找董宇辉合影。 而在网上,他的直播金句早已被整理成合集,经典咏流传。 比如他讲身边故事,被称为像是心灵按摩一般—— 还有《人生30年从来没有这么离谱过之被文化人镶了金边的大米》。 不仅在直播间讲哲学,还教英语。 《卖玉米》之“你其实不是想玉米,你在想当年的自己啊”。 一则《DK博物大百科》的介绍,短短9分钟,看过3700年。 沉浸到哲学中忘记自己在卖货—— 最经典的这段“宇辉劝学”:
这段话原本出自《步履不停》的品牌文案,经过改编后,击中了不少人的灵魂深处。
但从8年英语老师,教过50万学生,到“终极浪漫就是宇宙星辰我们就是宇宙星辰的孩子”的带货主播。 这碗鸡汤,他熬了29年。 29年,他的故事和文案一样打动人,也才让文案更加打动人。 “我叫董宇辉,一个农民的孩子,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 凭借一年去兼职解说17次兵马俑赚学费,董宇辉大学时就是西安的名人。 人们戏称他为“撞脸兵马俑”。不仅像,还是真的和兵马俑脸对脸。 2015年大学毕业后,董宇辉做了新东方的英语老师。 从普通培训教师,到新东方西安分校高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这一路,董宇辉意气风发,捎带手还用公费圆了自己出国梦。 那是2016年,他被时任西安区域主管的孙东旭,外派海外名校进行短期培训。 在此之前,他没有出过国,更别提对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侃侃而谈了。 三年后,孙东旭升任CEO,为了感谢也为了“投奔”,董宇辉离开西安前往北京。 出发前,他在西安回民街排了很久的队买到了一箱腊牛肉,作为见面礼。 但他没想到,这箱牛肉孙东旭还没吃完,梦想就塌方了。 董宇辉北漂不久,“双减”落地,所有的教育公司必须要转型。 彼时的董宇辉以为家大业大的新东方会在熟悉的领域里平稳转型。 结果,新东方直接跟过去彻底做了告别。 不仅连课桌都“不要了”。 所有人还得去卖农产品。
2021年12月28日,在一条“你会支持新东方带货直播吗”的投票中,他点了赞。 但不知道他有没有投票。 最终,董宇辉打算跟公司人事谈离职。
董宇辉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新东方当老师,没干过别的,也没想过干别的。 正缺人手的公司很是珍惜这个迷茫的年轻人:
一个想走,一个想留,结果僵持到人力部门下班,董宇辉没能离职。 第二天,董宇辉被划成了东方甄选主播。 在他教过的学生看来,这是一个被艰难接受的事实。 因为转型之前,他能够在学生面前侃侃而谈,但在社交媒体几乎无迹可寻。 偶尔发文,也全是理想主义。 这可以算是他性格的一个特写。 但如今一个理想主义者,成为了消费主义的代言人。 过去大喊“诗和远方”的人生导师,开始卖大米、面条,让人感觉到错配。 董宇辉也很矛盾,“公司正难,如果我扔下箱子跑,会背负一生的愧疚感”。 可做主播,“出身农村、身材矮小、头又大又丑”太自卑了。 董宇辉永远记得直播间的一条评论,那是他第一天直播,用的是双语,结果弹幕关注的点是:
但这种失望马上又被涌进来的新粉丝的狂欢冲淡。 直播间成排的留言,“一时间不知道该先听课还是先买东西。” “有知识的人带货不一般,学英语顺便下个单!” “我要把我焊在直播间”。 “中文出口成诗,讲英文伦敦音,满满正能量和对人生的领悟,生怕不买点东西董老师以后就不上课了。” “腹有诗书卖货都不染铜臭。” 有时甚至会泪目。 为此董宇辉还去问他的家人:
家里人说,都行,你健康就好。 从小到大,长辈看董宇辉,并不觉得他只会考试。 那一刻,董宇辉忽然觉得,带货也可以有另一种模样: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剩风雨兼程。” 最终他用新东方式的语言下定了决心,也将新东方式的气质延续到了直播间。 某种意义上,激情、励志和幽默一直是新东方的底色。 微博网红英语老师周思成、单口喜剧演员刘旸等等都是因为天然的幽默选择了新东方。 然后又从新东方走了出来,延续和发扬这种特质。 所以董宇辉的直播风格,并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从一开始,这个人就是这样。
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改变命运。 资本市场很快印证了这个道理。 6月13日开盘,港股新东方在线股价盘中一度暴涨100%。 同时港股,新东方股价也在当天开盘后一路飙升,盘中涨幅超20%。 彼时有人提醒俞敏洪,“小心董宇辉被李诞挖走。” 董宇辉出圈后,确实也有多个社交平台都来找他合作。 还有多个脱口秀节目发来邀请。 但董宇辉都没有答应。
又是一个金句。 但董宇辉金句的价值,不止于制造笑果和销量。 这是一个意义匮乏的年代,人们崇拜金钱,被社会磨去个性。 而看他直播,则像是在众生相里,经历一场心灵的洗涤。 他的直播间里有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研究生,有一边给孩子换尿布、一边抢券的中年人,还有年纪大,等孩子回来陪的老人.... 用他的说话:
食物的背后是回忆,下单的背后就是眼前的生活,过好生活就能有更好的未来。 听完他的金句,不止“买买买”,“抬头也能看见月亮”。 在董宇辉爆红的时,他的前同事,直播一哥,罗永浩退网创业了。 时代风云变幻,一代人终将老去,也总有人正在年轻。 而在这个“15秒”就能成名的时代,可能过两天打开直播间,就会出现更多的“董宇辉”。 很难说清楚,到最后,谁能依然对得起“公司前台小姑娘钦佩的眼神”。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没有一鸣惊人,只有厚积薄发;没有一步登天,只有韬光养晦。 可能很慢,也可能很快,但是这不影响你本来要坚守的心。
在风口飞起来前,总得准备好翅膀。 到那时,就算跌入谷底,也还会有来日方长,会有万物生长。 也依旧能靠自己的努力趟出一条路来。 恰如董宇辉第一次读到新东方的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那2015年初,还没加入新东方的董宇辉,在西安兼职导游。 有一次带完团,半夜赶回学校,无法进入宿舍。 董宇辉索性坐在宿舍院子里,从书包里拿出挤变形的面包和牛奶,和几只野猫分享了食物。 作为回报,他“要求”那几只野猫听他练习英语。 那晚,他一路从长安县赶到西安市区。 天亮了,他的新游客也到了。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