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田反:比喻失而复返。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先失楚弓,旋归赵璧。汶阳田反,合浦珠还。” 杳如黄鹤: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出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禁鼎一脔: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出自:明沈鲤《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三寸之辖:辖:车轴头上穿的小铁棍,管住轮子使其不脱落。指车辖。比喻事物的关键。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以其要在三寸之辖。” 炰鳖脍鲤[fèng biē kuài lǐ]:指珍美的馔食。 出自:《诗·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郑玄笺:“又加其珍美之馔,所以极劝也。” 魏文手巾:精于弹棋之典。 出自:《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论》“(文帝)才艺兼该”裴松之注引晋·张华《博物志》:“帝善弹棊,能用手巾角。”唐·李颀《弹棋歌》:“联翩百中皆造微, 魏文 手巾不足比。” 黄香扇枕/扇枕温衾:《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香家贫,内无仆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王先谦集解:“惠栋曰:《东观记》云:父况,举孝廉,为郡五官,贫无奴仆。香躬勤左右,尽心供养。冬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后即以“黄香扇枕”为克尽孝道之典。五代·李瀚《蒙求》:“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 戏彩娱亲/老莱娱亲/斑衣戏彩:比喻孝养父母。《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兒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伯俞泣杖:《说苑·建本》:“汉韩伯俞、梁人。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者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儿得罪。笞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已衰。恐来日无多。是以悲泣耳。’” 齿过肩随:指尊礼长者。 出自:《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见与齿过肩随,礼殊拜绝,怀抱相得,忘其年义。 端人正士:指端庄正直的人。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抗心希古:使自己志节高尚,以古代的贤人为榜样。 出自:三国·魏·嵇康《幽愤》:“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凿楹纳书:指藏守书籍以传久远。 出自:《晏子春秋·杂下三十》:“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坐客无毡:形容清贫的生活。 出自:唐·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才名三十年,坐客寒无毡。” 一枕槐安: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自: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生解中就枕,昏然忽忽,仿佛若梦。……累日,(王)谓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废,欲借卿才,可曲屈之,便与小女同行。’……二使因大呼生之姓名数声,生遂发悟如初。见家之僮仆拥篲于庭,二客濯足于榻,斜日来隐于西垣,余樽尚湛于东牖。梦中倏忽,若度一世矣。……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栖心道门。”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功薄蝉翼: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自: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自:汉·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墨子泣丝: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毒手尊前:泛指无情的打击。 出自:《新五代史·唐臣传·李袭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村。 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出自: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粟红贯朽: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 出自:《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蠹众木折: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出自:《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象齿焚身: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集苑集枯:集:栖息;苑:茂盛的树木;枯:枯树。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有些鸟栖于枯树。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趋向各异。 出自:《国语·晋语二》:“暇豫这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物腐虫生: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出自:《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驱羊战狼/驱羊攻虎:比喻以弱击强。 出自:宋·张耒《唐论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劲骑,此驱羊战狼,则明皇与重兵选卒所不得行之也。”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出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有某公课士,以赋得蜻蜓立钓丝,限'蜻’字,七排四十韵。人以为难。余笑曰:'此之谓鼠穴寻羊,蜂窠唱戏,非以诗学教人之道也。’” 鸱鸦嗜鼠:比喻嗜好各不相同。 出自:《庄子·齐物论》:“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且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虫臂鼠肝: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出自:《庄子·大宗师》:“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 出自:清·新广东武生《黄萧乔回头》:“虽小道亦有可观,但我见贤弟蛇行鼠步,鬼鬼马马,无文无气。” 凤毛鸡胆:凤的羽毛,鸡的胆子。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鸡豚之息:比喻微小的收益。 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驷马之家不恃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 见卵求鸡: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出自:《庄子·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雄鸡断尾: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富埒王侯[fù liè wáng hóu]: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堆金迭玉:形容财富极多。 出自: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败鼓之皮: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出自:《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设欲知马贾(价),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 拔犀擢象: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出自:宋·王洋《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注意,鲜如克(郑武子)。” 趣舍有时:指人的得失、进退有一定的时机。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 卒擅天下:卒:终于;擅:独揽,据有。指终于得到天下。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苴茅焘土:同“苴茅裂土”。焘,覆。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取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予被封者。 出自:《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马全节等传论》:“自温琪而下,皆服冕乘軒,苴茅燾土,垂名汗簡,諒亦宜焉。” 复子明辟:谓还政或让位。 出自:《书·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 太丘道广: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出自:《后汉书·许劭传》:“太丘道广,广则难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