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当我们在刷狗狗视频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人家里都是猫狗双全或者多狗家族。 毛孩子们每天窝在一起,看上去特别可爱! 有的主人也会因此心动: “哎呀,自家宝贝每天独自在家实在太可怜了。” “要不要给它添个兄弟姐妹来作伴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你到底该不该养第二只狗? 事实上,狗狗的确是比较容易感受到“孤独”这种情绪的。 尤其对于一些幼犬来说,没有可以互动的人或其他小伙伴会让它们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根据《兽医行为杂志》的一份研究显示: 在出现行为问题的狗狗中,有多达 40% 被诊断出其实是患有分离焦虑症。 对于绝大多数狗狗来说,它们外向开朗,是天生的社交动物。 在野外的时候,它们通常就会自动集结成群。 比方说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澳洲野犬(Dingo, Canis familiaris),它们就是自然发展而来的群居犬类。 当然,更多的狗狗通过人类的驯化,不用在野外抱团求生。 可以和人们住在一起,通过与同类或人类共同配合,帮助人类工作。 比方说猎犬,护卫犬,牧羊犬,雪橇犬等等等等。 不过到了现代,它们大多已经被当作了单纯的伴侣犬饲养。 但其实对于这些狗狗来说,让它们独自待在家中享受悠闲的生活,就像是有才,却被老板冷落的员工。 往往会使它们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继而在主人不在家或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啃沙发、啃鞋子、拆家,用尽浑身解数寻求主人的注意力。 对于这些狗狗来说,它们尤其需要社交,并且渴望社交。 虽然一只狗确实会觉得有点孤单——尤其是它需要长期独自看家时。 不过每只狗狗也都有自己的脾气。 它可能喜欢新朋友,但也可能无法开心的与新朋友和谐相处。 兽医 Marty Becker 博士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狗狗之间的社交,就好像女人一样。” “她永远不会对另一个女人敞开心扉。” 有时再养一只狗并不是改善狗狗情绪的唯一方法——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案。 新来的狗狗也有可能因为“原住民”的影响,而感到同样的孤独和焦虑,而不是帮助对方调整感情。 当然也有两只狗狗的感情变得非常好,然后把主人当全自动喂食机的可能性······ 很多情况下,主人能多花点儿时间陪伴它们才是“更好的解药”。 尤其当主人没有时间、钱、空间给另一只狗时,再养一只狗绝对是糟糕的主意。 这虽然意味着有两只小可爱为你“争风吃醋”,并带给你双倍的爱与欢乐,但同时意味着: 双倍的时间 双倍的空间 双倍的食物 双倍的金钱 下决定之前,一定要看一眼自己的钱包,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够负担得起这些额外的支出。 另外还得看一下,自己所住的区域的养犬规定。 有些地区的核心城区,只允许一户养一只狗。 好的,经过谨慎的思考,当你真的决定为狗狗增加一个兄弟姐妹时,还有一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大家在准备养第二只狗前,最好能对狗狗的性格有所了解。 特别是犬种本身的天性,这点一定要纳入考虑范围。 粘人和独立,活泼与安静等不同性格的狗狗,对待朋友的方式往往也会有所不同。 有的狗喜欢追或被追,有的狗喜欢拔河,有的狗就喜欢瘫在沙发上睡觉。 不是说性格不同的狗狗一定不能成为朋友。 但共同的爱好,多数情况下能够让它们“一拍即合”。 体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后来的弟弟妹妹,与原住民体型过于悬殊时,会对小体型的狗狗产生不小的压力。
万一它们性格不合,那一旦打起架来就是单方面压制。 有的时候大狗狗就算没有恶意,体型小的狗狗也有可能会被误伤。 性别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很多专家都会建议:最好不要同时饲养两只雌性狗狗。 这并不是性别歧视,也不是说它们肯定相处不来。 但在一些统计数据中,比起其他的性别组合,两只雌性狗狗就是更容易“争风吃醋”打起来。 而如果是两只不同性别的狗狗,或两只绝育的雄性狗狗,打架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会小的多。 不过对于公狗来说,这也取决于它们“净身”前的经历。 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不会因为绝育就忘记自己曾经的威风。 很多人认为第二只狗与第一只狗的年龄相近很重要。 但这其实取决于家中原住民的健康状态,以及主人饲养第二只狗狗的目的。 一只充满活力的小狗,有可能会在相处过程中,帮助家里年长的狗狗重新焕发活力。 但前提还是需要它们彼此的性格合适,并且年长的狗狗身体总体健康。 事实上,年龄过大或身体有疾病的狗狗,也可能会对新来的小狗没多少耐心,甚至可能会因为“失宠”,而对其发起攻击。 一般来说,同一个家庭中狗狗年龄之间的差距最好不要超过4岁。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细节。 比方说如何保证它们的“第一次”相处愉快?如果狗狗争宠,要更关注嫉妒心强的“小妖精”,还是被冷落的“壁花小姐”?如果狗狗有“怪癖”会不会互相学习?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详细聊聊。 总之,狗狗1+1,快乐往往会大于2。 但随之带来的管理压力以及日常开销,也会大于2。 在没准备好之前,千万不要“头脑一热”仓促决定养第二只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