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从兴趣出发阅读中国史的书单。 (一)通史: 1. 钱穆:《国史大纲》 2. 吕思勉:《中国通史》 3. 傅乐成:《中国通史》 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5.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6.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7.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8. (美)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9.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可一并参阅卫三畏:《中国总论》) 10.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本书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通史,但论述脉络亦属通贯,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某些特质有较为出色的分析) (二)断代史(侧重政治): 1.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2.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3. 张荫麟:《中国史纲》(三代至秦汉) 4.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 5.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6.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7.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或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8. 姚大力:《“天马”南牧:元朝的社会与文化》 9.孟森:《明史讲义》、《清史讲义》 10.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1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或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12. 陈志让:《军绅政权》或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民国) 13.《剑桥中国史》系列 14.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15. 哈佛中国史系列 (三)制度与文化 1.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 2. 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 3. 杜正胜:《中国式家庭与社会》 4.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6.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7. 周良宵:《皇帝与皇权》 8. 朱自清:《经典常谈》 9. 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 10.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11. 藤枝晃:《汉字的文化史》 12. 陈垣:《史讳举例》 13.刘乃和:《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14. 竺可桢:《天道与人文》 15. 江绍原:《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民俗与迷信》 16.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 17. 费孝通:《乡土中国》 18.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19. 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 20. 巫鸿:《美术史十议》 21. 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22.沈从文:《古人的胡子》 23.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24. 商务“世说中国”书系:斋藤茂:《妓女与文人》、松浦章:《中国的海贼》、林巳奈夫:《刻在石头上的世界》、桥本敬造:《中国占星术的世界》等 (四)人物: 1.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去圣乃得真孔子》 2. 李开元:《秦始皇的秘密》 3.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4. 李贞德:《公主之死》 5. 宫崎市定:《宫崎市定说隋炀帝:传说的暴君与湮没的史实》 6.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陈龙川传》 7. 史景迁:《王氏之死》、《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 8. 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刻工》 9. 茅海建:《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 10 唐德刚:《袁氏当国》、《晚清七十年》 11.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 12.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五)空间地理与族群生活: 1.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2.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3. 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中国行政区划沿革》 4.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5. 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山杉正明:《游牧民的世界史》或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国古代民族志》 6. 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中译本《唐代的外来文明》) 7.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8. 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 9. 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10.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11. 赵刚:《头目哈古》 12. 赖瑞和:《杜甫的五城》或桑原骘藏:《考史游记》 (六)史学与文学: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或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 2.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及《古史辨自序》 3.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或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4. 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书目问答补正》(辅助参考《黄永年文史五讲》) 5. 柴德赓:《史籍举要》 6. 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 7. 王国维:《人间词话》 ![]() |
|
来自: 昵称48503472 > 《深邃思想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