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约了二十年的旅行(四)——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如诗天地 2022-06-15 发布于湖南

 一早前往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启我的戏剧之旅。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位于郑州市中牟县,是由建业集团携手王潮歌导演共同打造的一座有21个剧场的戏剧幻城,被称为“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中国最大的戏剧聚落群”。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中原历史为题材,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通过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戏剧文化的魅力。


穿过游客中心的大门,眼前豁然开朗,百亩麦田连成一片,浓烈的绿扑面而来。这里是田野,是春天,是希望,是生生不息。穿行在田埂上,那绿毯似的麦田就似一部舒展开的中原黄河史诗,我已经在期待,这座幻城将带给我怎样的惊喜与震撼。


宽阔的麦田后,328米长的夯土墙十分壮观,似来自远古,又似来自未来。高墙后一方黄土,这是取自河南的土,这是黄河流域的土,这是生长麦田的土,这是日月照耀的土,这是祖先庇佑的土,这是孕育文明的土,这是哺育百姓的土,这是生我养我的土。这方黄土唤起人们对生命和这片土地的思考。


四周的黄土墙上刻着河南18个地级市、1700多个乡镇的名字,每一个河南人都能从这里找到自己的家。它展现了河南人对土地、故乡的深厚感情,你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请别忘了,河南的土……


700亩的戏剧幻城分隔成56个棋盘格,3个主剧场和18个小剧场就分布在这不同的空间场景中。每一个空间都有4道门,这样的设计,使得游览线路呈现出随机多样性,每个观众选择的游览路线可能都不相同,而不同的游览线路带来的观赏体验也是不尽相同的。那就让我们随性而行,去感知幻城的奇妙吧。


走进前生来世剧场,在这里发生了四次穿越,在战国、在唐朝、在宋朝、在明朝。如果你相信人有前生来世的话,不妨在黝黑的剧场中畅想一下自己的前生是谁?又是做什么的?当然,不必当真。


前生来世剧场旁边就是第七机车车辆厂礼堂剧场。这里是完全复原的一座建于上世纪的大礼堂。这座礼堂见证了中国铁路许多历史性的时刻,20年代、50年代、80年代……郑州,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穿梭百年的时光,见证历史性的发展。那些为中国铁路而牺牲奉献的人们,那些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画面一一呈现在眼前,多重时空,在此处交叠,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泪未收干,走出剧场,才发现天也掉泪了。打着伞排长队等候进入天子驾六遗址坑剧场。


这个剧场类似于博物馆,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遗址坑,观众就站立在遗址坑四周的栏杆后。若像在博物馆那样正常浏览,或许没劲。一瞬间,在这里,文物说话,古人复活。

一个简单的遗址坑场景,两个演员的精简阵容,一场看墓人与周天子的对话,令人无不动容。当剧中的周天子感慨道“这些文物活着,我们就活着”时,我再次流下了热泪。

演出结束,所有的观众都向演员挥手致意,演员也抹泪回应,演员和观众都沉浸投入在剧中。这一刻,我们对文物、对历史、对传承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幻城剧场是三大主剧场之一。这是一个离奇的地方,可容纳3000人的剧场呈L型布阵,舞台分为地下和地上两个空间,在这里依靠最前沿的科技手段,可以让一个和我们相隔千年的朝代从地下慢慢升起,让一位先人穿越到此时与我们来一场世纪对话,在亭台楼阁的升降、光影的流转间,共述辉煌历史,感受一场奇幻之旅。


它不同于以往表述浩瀚的中华文明史,它的笔法是宏大而又玄幻的,严肃而又放肆的,瑰丽而又素雅的,沉静而又俏皮的,此刻而又从前的……

旋律简单而感人的主题曲响起,引起阵阵共鸣,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仿佛置身于大型艺术展之中,自己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走出剧场,一句台词挥之不去:就在这里吧,就在这里。


在四通八达的幻城中穿行,一如在迷宫中穿越未知。一场接一场地观剧,让我忘了一切,满心满眼都是剧中的人物,剧中的情节。直到下午两点多肚子咕噜咕噜叫唤了才想起还没吃中餐。为了再多看几场剧,就在有河南特色的地坑院里简单地品点河南特色小吃,又奔赴一个个剧场。


走进老库房剧场,我们可以坐,也可以站,这里有震耳的现代音乐,也有低吟的民国故事,国与家相遇于此,沉淀的中原文化,滔滔的黄河文明,滋养着每个人回得去的故乡。一悲一喜的情感震撼,带给我冲击心灵的情感共鸣。

与通常高高在上的舞台不同,下沉岁月剧场的舞台是下沉的,观众在上,演员在下。这部剧没有情节,只有艺术。如果带着严肃的逻辑来看,寻找剧情、寻找破绽,怕是就做错了看这部剧的心理预设。

在这里,无需去管二次元和平行宇宙,只需去听,唯美的音乐;只需去看,唯美的画面。看不懂没关系,因为导演就是想让你的思想乱飞一会儿。


候车大厅剧场,这里是民国火车站候车大厅物品寄存处,里面存放了许多失去主人的物品:一只手提箱、一把雨伞、一件衣服。是什么人将它们寄放在这里?又为何再也没有取走?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带着好奇心,坐在这儿,看人来人往,人去人回,听火车呼啸而来,又呼啸而过……


在时空碎片里移步换景,一步数载。56个迷宫般的格子空间,潜藏着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我们在这里一眼越过千年,黄河文化、中原文化不再是抽象的名词、静止的符号,而是具化成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我们沉溺其中,如痴如醉,不为看一个故事,不为体验一次艺术,只为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重。


我们在这里体会沉醉,体会迷惑,体会生命,体会欢愉,体会幸福,体会不同的情绪,体会深刻地思考……


离晚上的演出还有段时间,逛逛园区内的非遗体验馆,去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把喜爱的文创好物带回家。


宽敞明亮的麦浪餐厅,其灯光与布景仿佛令人置身于麦浪起伏的麦田,麦香中就餐,不一样的味道。


夜幕低垂,灯火四起,橙色的光芒,柔柔的暖意。穿行在一个个空间,或许是白日里数次到访过的地方,熟悉的场景在灯光下别样的韵味;或许是从未到过的地方,新奇得令人雀跃。


豫剧,都听过。唱豫剧的人,想必也都见过。在覆斗书场里,有一位玉面小生,他告诉我们什么叫为豫剧生,为豫剧死……短短的半小时让我们笑中带泪,继而掩息长叹,心生敬佩。


夜晚的剧场大都是露天的。在乾台,去感受光阵与太极拳的互动,太极拳与少林武术的互动,虚与实的互动,阴与阳的互动,进与退的互动,明与灭的互动……

舞台,触手可及;演员,近在咫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全新的。它打破了表演只能在剧院里观看的设定,让戏剧随时可能在观众身边的情景空间中上演,观众在进入戏剧幻城的那刻起,便是戏剧的一部分。


56个时空迷城,戏剧无处不在。无论是美轮美奂,高科技打造的主剧场,还是充满时代感的小剧场,都让人身临其境。那一场场剧目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悠远的文明传承,博大的家国情怀,世间的爱恨情仇,人性的善恶美丑……让我一次次热泪盈眶,情不自禁。我们在剧中记住历史,我们在剧外展望未来,正如剧中先贤所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河山。




夜色中,静静地坐在长长的台阶上,伴着习习晚风,悠扬音乐,在光与影的变幻中,守望着斑斓的百亩麦田。天地之中,一座迷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唱出天下大戏。在这里,让世界重新感知河南。在这里,我们读懂粮食的意义,感受到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磅礴伟力。

远处,高15米,长328米的夯土墙变身为328米的巨幅“画卷”,一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重新出现在眼前。古老的绘画艺术与现代的科技相碰撞,把悠远的历史投影到当下。



看那徐徐展开的画卷,千年的繁华都市,壮丽的大好河山,恢弘壮观,令人震撼。千年的史诗,在中华大地上绵绵不绝。

从开园的第一场剧,到闭园的灯光秀,一整天都泡在戏剧幻城里,看了一场主剧和九场小剧。戏剧幻城共有21个剧场,每天上演700分钟不重复的戏剧,要看完所有的剧目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如果时间允许,购买两日票,才能尽兴。

熟悉的主题曲又响起,闭园的时间到了,我三步一停、五步一顿,听不厌,看不够。正如导演王潮歌所说:“当观众走进戏剧幻城的一瞬间,戏剧已经开始,当观众走出幻城后,戏剧尚未结束,它将在每个人心里继续上演。”



回望幻城,内心感叹——只有河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