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苏东坡的弟弟什么体验?为捞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醉里且笑 2022-06-15 发布于上海

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了仨: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洵是老爸,苏轼是大哥,苏辙是小弟。事实上,苏洵总共生了仨儿子,大儿子名叫苏景先,在苏轼3岁那年不幸早夭了。照这个排行,苏轼是老二,苏辙应该算老三。

苏轼和苏辙从小关系很好,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苏轼的诗词中,题目带着弟弟的字“子由”的,就有100多首。更别说在那篇《水调歌头》的序言里,苏轼更是在开篇就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兄弟两个虽然天各一方,但是每逢佳节,还是经常相互惦念。

图片

苏轼

在三苏中,最为耀眼的是天纵奇才的苏轼,以至于后人常常忽略了那个才华其实并不在兄长之下的弟弟苏辙,其实两个人在同一年考中进士,这一年苏轼22岁,苏辙19岁。两个人入朝为官后,苏轼屡屡犯言直谏,被贬到各地;苏辙则很有政治才华,一直做到了副宰相。

在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打入大牢,有杀头的危险时,苏辙冒死向宋神宗上疏,宁肯自己被罢官,也要给哥哥搏得一条生路。

有苏辙这样的暖男弟弟,苏轼真的太幸福了!今天,就来讲讲苏辙这个人,还有他和苏轼间,一辈子不离不弃的兄弟情。

图片

清朝人画的《三苏图》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藉。”这里边的苏老泉,就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洵。

苏洵小时候家境优越,他也一直吊儿郎当,一直到27岁才开始用功读书,过了两年参加考试,结果没有考中。

之后一直到37岁,又参加了两次科举考试,也都落榜了。

“轼辙登科,明允曰,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史阙》)

苏洵感觉自己不是那块料,不考了,然后把自己写过的上千篇文章全都烧掉了。

虽然不考试了,但是苏洵仍然拼命读书,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看了个遍。

闭门读书的同时,苏洵还注重培养两个宝贝天才儿子。

图片

苏洵像

苏轼比苏辙大三岁,两个人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父亲苏洵对他俩也有很高的期待。

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很用心,从起的名字就能看出来。苏洵写过一篇《名二子说》,提到过这两个儿子名字的由来。

古人有个传统,从小孩出生后满100天,要由父亲摸着头给起名字,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都很有讲究。

苏轼的“轼”字,意思是车上的车把手。好像没什么作用,去掉它整个车就不完整。这是担心大儿子锋芒毕露,不懂得掩饰自己,让他要懂得收敛。

苏辙的“辙”字,是车驶过留下的车轱辘印。车子有一天会坏掉,车子留下的印却可以免于祸福。

等到古人年满20岁,需要行成人礼,还要由长辈给起字,苏轼和苏辙的字也很有说法,苏轼字子瞻,意思是扶着把手向远处眺望。告诫他须瞻前顾后,谨慎从事。

苏辙字子由,看见车轱辘印,就知道怎么来的。希望他既要跟着前人的路子走,也应自由发展。因为“辙”不像“轼”那样引人注目,也不易遭人嫉恨。

苏洵给两个儿子起的名字,都代表他对两个儿子性格充分的认识,和对他们未来的殷切嘱托。

图片

除了起名字很用心,苏洵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呢?

苏洵喜欢跟孩子们讨论历史,特别是历朝兴衰的原因,培养他们有独立的见解。还要遍读经史百家。苏轼、苏辙后来回忆说:

“父师检责惊走书,坐起犹如挂钩鱼。”(苏轼《夜梦诗》)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

父亲苏洵对他们的教育很严格,这也让他们从小读了很多的书。

苏轼专门写过一首《戏子由》,打趣弟弟:

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

苏辙瘦高瘦高的,比哥哥苏轼还要高,苏轼戏称弟弟太高了,书院相比起来显得太小了,经常苏辙埋头读书,起身想舒展一下身体,结果脑袋就碰到了屋顶。

当时到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喜欢结交文人,苏洵跟他很熟悉,就带着两个儿子去拜访他,结果张方平见到这兄弟俩非常有才华,颇为喜爱。

当时的科举考试,本来要经过州试、省试(礼部试)、殿试。

结果张方平把这兄弟俩,直接推荐给朝廷,让他们不用参加州试了,直接到京城参加礼部试。

张方平对这兄弟俩,有自己的一番观点。

根据张方平的观察,他认为苏轼“明敏尤可爱”,将来一定是人见人爱;苏辙“谨重自持”,性格严谨,将来成就或许比老大还高。后来两人的发展也印证了他的看法,苏轼很有才华,又性格耿直,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在官场上却不得志;弟弟苏辙沉稳谨慎,得到皇帝赏识,做了朝廷高官。两个人的性格造成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

图片

嘉祐元年(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去开封参加考试。值得一说的是这一年的都城星光熠熠,后来“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此时都在开封。

早就听闻过苏轼、苏辙名字的宰相韩琦说,这哥俩参加科举考试来了,其他人还来干什么?说明在考试之前,人们对这哥俩都很看好。

然而在考试之前,苏辙却生病了,要赶不上考试。韩琦还专门去找宋仁宗,说今年的制科考试,报考的人很多,但真正的人才没几个,如果苏轼和苏辙不参加,这考试大打折扣,于是宋仁宗给推迟了考试时间。

当时的制科考试叫“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专门选拔敢于向皇帝谏言,说真话的官人做官。

苏轼写完文章以后,说自己写的很好,把社会上的问题说出来了,写得很痛快,没有憋在心里的话了。

“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

可是他没想到弟弟苏辙,写得更痛快,更激进,更大胆。苏辙在考试中写了篇《御试制科策》,笔锋直指当今皇帝宋仁宗自身存在的缺陷。

主要集中论述四个方面:一是说宋仁宗懒惰,年纪大,没有朝气;二是说耽于女色;三是质问收上来的赋税都花在哪了;四是质疑宋仁宗领导的“庆历新政”,效果不行,质疑宋仁宗执政能力有问题。

这实在是太大胆了。要知道当时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了,从来没有人敢这样怼过他。

很多人觉得苏辙要“凉凉”了。这时候,本次考试的副考官司马光站出来,说这文章写得好,因为这次录的名目是“贤良方正极言直谏科”,这次考试的目的,就是要录取道德好、敢说话的人才。

而且司马光说:“所试文词,臣不敢言。”苏辙的文章写得太大胆了,连我都不敢说这样的话。

当时考试分五等,一二等虚设,没有人获得过,三等就相当于是一等了。

司马光说这篇文章可以列为三等,初试时候的考官胡宿人说列为五等。还有人在中间调和,说可以列为四等。

谁都说服不了谁,最后就交到宋仁宗去决定。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统治的时期是宋朝的盛世。宋仁宗统治特点,如同后来他的谥号,很仁慈。

宋仁宗说:“我就是挑选敢直言相谏的人,他就是这样的人,如果给废黜了,天下人怎么看我?”

“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苏辙《遗老斋记》)

宋仁宗把苏辙给录取了,苏轼也给录取了,回到皇宫以后,仁宗跟皇后说,今天给子孙选了两个宰相之才。

“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史·苏轼传》)

图片

考中进士以后,哥哥苏轼的第一个官职是凤翔签判,相当于办公厅的官员。

苏辙的第一个官职比较一般,商州(陕西商州)军事推官,离京城比较远。

苏辙不愿意去上任,当时父亲苏洵在京城里修礼书,苏辙说留在京城陪父亲,陪了三年。

后来朝廷给了苏辙一个河北大名府推官,相当于一般的地方幕僚。

一年后,苏洵去世,两兄弟回家守孝三年。

一直到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兄弟俩还朝,这时候苏轼33岁,苏辙也已经30岁,从他们考中进士开始已经过去七年了。

也是在这一年,宋神宗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或者“熙宁变法”。

宋神宗上台后,发现国库亏空,国家没钱了,边境又有西夏军队的侵扰。面对内忧外患,宋神宗下决心进行变法,改变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

于是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先后颁布青苗法、免役法、均输法等法令,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改变着北宋王朝。

特别是在这场变法中,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名字叫“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机构权力非常大,凌驾于其他任何机构之上,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此时,苏轼、苏辙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们的欧阳修在内,因为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而一直坚持自己意见的苏轼、苏辙,也越来越不容于朝廷。

苏辙对变法非常不满,给宋神宗写了一封奏章《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结果宋神宗改革的决心很坚决。苏辙知道无力改变,主动请求外放。先到陈州做了学官,相当于当地的教育局长。又到齐州做掌书记。

在地方上一直做小官,做到南京应天府的签判。

图片

哥哥苏轼也给宋神宗上疏,要求取消变法,还指责说现在的朝廷风气不正,连谏官都不敢出来说真话。

“东坡性不忍事,尝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朱牟《曲洧(weǐ)旧闻》)

公元1071年,性格直爽的苏轼,因为不满意朝廷的政策,上疏自求外放。苏轼先是被调任杭州通判(通判,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知州,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就在湖州任上,苏轼遇到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事件——“乌台诗案”。

当时朝中一些人,嫉恨苏轼的盛名,一心想把苏轼扳倒,不过他们又挑不出什么毛病,便从苏轼的文字中寻找把柄,并罗列出“攻击新法”、“诽谤朝廷”等莫须有的罪名,要求宋神宗对苏轼处以死刑。

随后,苏轼被押解入京进了御史台。自汉代起,御史台里头遍植乌柏,一种深青色的松柏,所以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个诗案叫做“乌台诗案”。

图片

当时苏轼被下到狱中,审理案件的人员问他:“你们家祖上,五代以内,有没有免死铁券,有的话可以免死。”这是对待死囚才会这样问。

“下狱即问,五代有无誓书铁券,盖死囚则如此,他罪止问三代。”(朱彧《萍洲可谈》)

苏轼被押解到开封御史台,经过两个多月的刑讯逼供,苏轼遭遇了难以言喻的凌辱和折磨。最终,所谓的罪名成立,只等待皇帝的判决。

苏辙得到消息后,倾尽全力,想办法营救,向宋神宗上疏一篇《为兄轼下狱上书》,言辞恳切地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换哥哥一张保命符。

当然,皇帝不觉得这是个好交易,没有同意。

司马光、张方平等人也纷纷上疏劝谏,为苏轼鸣不平。连神宗的祖母曹太后也帮苏轼说话。

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儿子苏迈,每天给狱中苏轼送饭。

父子悄悄做了个约定,如果朝中比较稳定,苏轼没有什么危险,苏迈每天就给送蔬菜、牛羊肉之类的。如果苏轼有危险,就送鱼进来。

有一天,苏迈因为有事忙,就托一个人给父亲送饭,结果这个人不知道苏轼父子的约定,这天刚好送进来的是鱼,结果苏轼一看见鱼,心都哇凉哇凉的,感觉自己要小命不保了。

苏轼第一时间想起了弟弟苏辙,抓紧时间给弟弟写信: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千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跟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弟子由》)

写完信,苏轼让狱吏交苏辙,狱吏一看这是大事,不敢私自做主,就把信上交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看完信很感动,对苏轼有了改观。

其实客观地说,神宗对苏轼的讨厌是有选择的,他讨厌苏轼话太多,总是抨击新法。但是对于苏轼的才华,神宗是相当钦佩的,曾经有人说苏轼的才华可以与李白媲美,神宗说李白比不上苏轼,李白有苏轼的才情,却没有苏轼的学问。

当时曹太后患病,而且病情很重,宋神宗是孝子,想要大赦天下。结果曹太后对宋神宗说,天下凶恶之徒就不要赦免了,他们罪有应得,只要放了苏轼一人足矣。

后来神宗把苏轼贬为黄州(今湖北武汉黄陂区境内)团练副使,不是简单的贬官,是以罪官的身份贬到黄州去的。只是挂一个名,没有任何行政职权。相当于作为一个罪人,被监管在黄州。

受苏轼案牵连,苏辙被贬筠州。

图片

等到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宋哲宗这时候大概七、八岁,由高太后摄政。高太后让司马光返回朝廷做了宰相,苏轼兄弟也重新被启用。

年轻的宋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这段时间,苏辙走上了升官的快车道,达到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回到朝廷以后,苏辙先是担任右司谏,是一个谏官的职位,非常的勤奋,在九个月的时间里上疏了74篇奏章。

不久苏辙升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中书省草拟的决定。此时哥哥苏轼担任翰林学士,草拟皇帝发出的诏命。

我们注意看,苏辙任中书舍人,掌外制,朝廷公告由苏辙起草;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掌内制,皇上的文诰由苏轼起草。这个时候朝廷最重要的两个文字秘书,就是这兄弟俩。

当时为了让皇帝听见不同的意见,以免陷于专断。发明了一项制度叫“转对”。

朝廷大臣向皇帝汇报工作,规定不同的部门的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这就叫“转对”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五月一日,这天,苏轼、苏辙兄弟碰巧同一天转对,一起向皇帝说出自己对时事的意见,这对苏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荣耀。

图片

又过了一年,苏辙升任户部侍郎(相当于财政部副部长),负责裁撤冗吏,裁减开支。然后由户部侍郎改任吏部侍郎(相当于人事部副部长),仅仅过了三天,又改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

又过了一年,升任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监察系统的最高长官,负责纠察百官。

元祐六年,升到尚书右丞,是尚书省的最高首长之一,相当于副宰相了。

元祐七年,苏辙升任门下侍郎,成为真正的副宰相。

当年张方平的一句“哥哥明敏儿可爱,但是这个弟弟沉毅自重,成就或可过之。”这个预言竟然成了真,在政坛上弟弟苏辙要比哥哥苏轼的成就大。

图片

苏辙像

但是,朝廷之上,风云变幻。随着高太后去世,18岁的宋哲宗亲政,继续推行新法,尽废旧党。作为旧党的苏轼被贬惠州,苏辙也不断被贬,后来被贬雷州。

苏轼在当朝宰相章惇的陷害下又被贬到儋(dān)州。路上要渡海,走到广西梧州的时候,才听说自己的弟弟苏辙被贬到雷州去了。

此时苏辙已经走到藤州,距离苏轼不远,于是苏轼加紧脚步,在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五月十一日,赶到藤州见到了弟弟。

兄弟两人见面以后,有很多的话要说,慢慢赶路,从藤州到雷州,走了将近一个月。

六月十一日,苏轼、苏辙在雷州渡海作别。这也是兄弟二人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不过之后两人还是有一些书信、寄送礼物的来往,比如苏轼在儋州期间,儋州地处海南岛,盛产椰子,苏轼用椰子壳做了两顶帽子,一顶自己戴,另一顶寄送给弟弟苏辙,两人有一些这样的往来。

苏轼在儋州期间,苏辙又被贬到循州。如果把苏轼的做官经历归结为“黄州、惠州、儋州。”那么苏辙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做官生涯,可以概括为“筠州、雷州、循州。”苏辙在被贬期间,闭门谢客,专心著书。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宋哲宗赵煦驾崩,太子赵佶即位,是为徽宗。宋徽宗上台后大赦天下,苏轼、苏辙遇赦北返。

苏轼在北返的途中,于常州病逝,终年66岁。

苏辙闻讯后赶来,把兄嫂葬在郏县的小峨眉山,苏辙告诉儿子,自己死后葬在哥哥旁边。

最后苏辙在颖昌(今河南许昌)居住了十一年,一直到去世,终年74岁。

图片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谊深厚,他们是兄弟,是诗词唱和的良友,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是精神上相互勉励的知己。

《宋史·苏辙传》评价这两个人,“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短短一生路,浓浓兄弟情。他们饱经忧患,彼此赤胆忠心;他们艰辛坎坷,胸襟光明磊落。都有着伟大人格,做出了不朽的业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