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丘吉尔假装不知儿媳帕梅拉出轨,还送油画给儿媳情人哈里曼,价值近百万英镑

 qiangk4kzk8us4 2022-06-15 发布于云南

有句俗语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意思是,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生出什么样的子女。

丘吉尔共有五个孩子,只有一个儿子,即伦道夫·丘吉尔。

就外表来看,年轻时的伦道夫是一个帅哥,有他爹当年风度翩翩的风采。不过,就才华和能力而言,他和他爹的距离就是十万八千里了。

谁让他的爹是响当当的温斯顿·丘吉尔。

伦道夫当时在英国上流社会的风评不太好,在人们的眼里,就是一个奢靡、傲慢、酗酒,还玩世不恭的公子哥,私生活还非常混乱,左边抱着名媛女友,右边还拥着漂亮演员。

脚踩两只船终究会翻船。人家名媛、明星不傻,他非良人,干嘛要嫁?

一转眼,伦道夫也28岁了,再加上二战爆发,突然有很强烈的娶妻生子的念头。然而,因为他除开有一个非常能干的爹外,好像也没什么大的优点吸引女孩儿。

伦道夫连续向8个女士求婚,硬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嫁给他,直到遇到了一个叫帕梅拉.迪格比的女孩儿。

帕梅拉生于1920年,是迪格比男爵的大女儿。虽然家里已经没落,但好歹也是一个贵族。

年少时,帕梅拉和父母、妹妹弟弟们住在乡下的大庄园里,接受的是来自家庭教师的教育。那时的她有点胖乎乎的,谈不上有多漂亮。她从小喜欢运动,特别擅长骑马,这增添了她的自信。

17岁时,帕梅拉不想再困在乡下,要走出去瞧一瞧外面的世界,于是去慕尼黑的寄宿学校读了半年的书,之后又去了巴黎读书。

帕梅拉有一颗不甘沦为普通人的心,她想成为上流社会的焦点。然而她的长相没有到惊艳的地步,再加上年纪不大,还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吸引人。她身上最大的亮点便是乖巧懂事,和那一头红色的头发。

一个偶然的机会,帕梅拉结识了一个英国名媛贝丽,并被邀请去丽兹城堡做客。在那里,女孩儿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上流社会,也得到了一些靠近富豪权贵们的机会。

帕梅拉当时在伦敦的外交部从事法语翻译英语的工作,有人给她介绍对象,而这位对象便是丘吉尔的独子伦道夫。

28岁的伦道夫太着急结婚了,在和帕梅拉第二次约会时便求婚了。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他9岁的女孩儿竟然答应了。

在1939年10月4日这天,伦道夫和帕梅拉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儿子终于结婚了,作为老父亲的丘吉尔也一脸欣慰。

看上去,帕梅拉是高攀了,毕竟她的公公是丘吉尔。

其实丘吉尔也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还不是长子,没有财产和头衔的继承权,他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家里人是没帮上多少忙的。

在20世纪30年代,丘吉尔在政坛上并不得志,还不是那个在二战中名声大噪的英国首相。而且他为了维系奢华的贵族生活,欠了一大笔钱,到1930年代末,以现在的购买力来算,大概欠了375万美元的债务。

从1938年开始,丘吉尔就已经算基本破产了。

这就很能理解,伦道夫向那么多人求过婚,可都没人愿意嫁给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父亲的影响力和财力没那么大。

所以在那时,帕梅拉嫁给丘吉尔的独子,并不算是一件多高攀的事。

随着二战战争态势的转变,丘吉尔的好运也来了,先是加入了战时内阁,被任命为海军大臣,到1940年5月,他也登上了权力巅峰,成为了英国首相。

而作为丘吉尔唯一儿子的太太,帕梅拉也成了英国炙手可热的人物。

帕梅拉年纪虽小,不过很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很会讨好她的公婆。她时常会听丘吉尔抱怨、陪他打纸牌,给他讲上流社会的八卦。

帕梅拉将公婆伺候得很好,公婆也待她不错,甚至一度认为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配不上她。

那时的帕梅拉还是一个心系丈夫的好媳妇。当别人说丈夫是烂泥扶不上墙时,他会好言好语地跟别人解释,那是因为自己的丈夫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父亲,其实人也没多糟糕。

一开始,帕梅拉和伦道夫的感情还行,刚结婚一年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下当爷爷的丘吉尔对这个儿媳更满意了。

然而,才当爸爸没几个月的伦道夫,就被派去开罗服役了,不得不和娇妻、儿子告别。

这个伦道夫也是真的混,好赌得很,欠了一大笔赌债,他要三年不吃不喝才能还清债务。这下子,想起家里的老婆了,写信让帕梅拉帮忙还债。

帕梅拉确实帮丈夫还了债,还没借助公婆的帮助。不过,透过这个事,她也总算认清了自己丈夫的真面目。别人都说她嫁亏了,这下她深有感触。

当一个女人变得理智时,她就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帕梅拉细想,和伦道夫结婚的最大好处,便是她自己有了“丘吉尔”这个姓,而且还经常能接近全世界最有权势的男人之一的丘吉尔。

自从丈夫去了他乡后,帕梅拉便经常带着儿子跟公婆们一起。因为有一个首相公公,她结识了不少欧洲顶级的权贵人物,她也经不住诱惑找起了情人。

帕梅拉的第一个外遇对象是威廉.埃夫里尔.哈里曼,一个比她大30岁、可以当她父亲的美国人。哈里曼还在伦敦安排了一处豪宅,专门供他们两人偷情用的。

在当时,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偷情是常事,可是帕梅拉毕竟身份有点特殊,是首相大人的儿媳,关注她的人自然不少,就不怕丘吉尔知道后发怒吗?

据帕梅拉的一本自传记录,丘吉尔实际上是知道儿媳搞外遇这事的,可是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丘吉尔为什么假装不知儿媳妇出轨之事?

据帕梅拉说,那是因为丘吉尔觉得他的儿子有错在先,对不起她,所以不好多管。

最重要的是,丘吉尔想要讨好帕梅拉的这个美国情人。

哈里曼并非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他是一个巨富,有钱不说,还有权。

1941年,快年过半百的哈里曼成为罗斯福总统派到英国的欧洲特使,主要任务就是确保盟军的补给。这么大岁数的人了,当然有自己的家庭,不过被派到英国后,难免孤独。当他认识了丘吉尔的儿媳妇后,被她的年轻、活力深深吸引了。

一来二往,两个年龄相差巨大、各自有家庭的男女双双出轨。

帕梅拉成为丘吉尔和哈里曼之间的桥梁,为双方进行有效沟通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丘吉尔在知道自己的儿媳出轨后,为了从帕梅拉那里获取需要的情报,为了有效控制哈里曼,他装作不知道。

也许,作为一国首相的丘吉尔有不得已之处,不得不舍小家幸福为国家尽忠。

丘吉尔不但不拆穿儿媳帕梅拉和美国人哈里曼的婚外情,而且为了拉拢哈里曼,还将自己的油画赠送给他。

丘吉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除开政客身份,还是一名作家、画家。他送给哈里曼的是一副静物油画,画面上有一瓶尊尼获加黑牌威士忌、一瓶白兰地、一个玻璃罐和两只玻璃酒杯。这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英格兰东南部的一座乡村住宅创作的。

有人说,丘吉尔是把画作赠予“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

丘吉尔和哈里曼是否志趣相投,可能得打一个问号,不过从某一方面来讲,帕梅拉确实是被这两个男人利用了。

哈里曼在英国待了两年,于1943年被派去莫斯科担任美国驻苏联的大使,自然他跟帕梅拉的私情也就断了。

1946年,帕梅拉与分开几年的伦道夫离婚,那时她才26岁,之后为了寻觅好的归属,做过很多人的情妇,之后去了美国。

时间是一个最好的编剧,任谁也没猜测到,在帕梅拉51岁这一年,竟然嫁给了哈里曼。此时,她不再年轻,但经历过时光的打磨后,却显得更加的优雅。而他也成了一位老人。30年后,两人再续前缘,并携手一起走过了15年。

而丘吉尔送给哈里曼的那副油画,在哈里曼去世后,便由帕梅拉继承。

不知道,帕梅拉每次看到那副油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在帕梅拉去世后,那副油画被收藏家买走,之后又进行过拍卖。在2020年,那副油最终拍出近百万英镑的高价(卖出时的价格是98.3万英镑)。

丘吉尔灵光一现的一幅画,看似普通,却已价值百万英镑。或许画最值钱的部分是背后的故事,承载着丘吉尔、帕梅拉和哈里曼这些名人的久远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