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顶着雨,带孩子去做了个核酸,因为他感冒了明天要带去医院复诊,深圳进出医院都要求48小时以内的核酸。做完核酸,路过小广场,他看到了一滩水,非要用滑板车在水坑里遛来遛去。看他玩得嗨,我在一旁拿起手机回复微信上读者群里的信息,分神了一会儿再一看,他衣服背部全被水溅湿了。我呵斥一声,他自觉做错了事,在一旁打圆场说,没想到这个水这么大……孩子的快乐尚且多一些,长大了很容易消失殆尽,他开心就由得他吧。每次他吃药,都会打寒颤起鸡皮疙瘩,肯定药的气味不好闻味道又苦引起的生理反应,但每次他都“勇敢”的主动一口闷。这点我比不上他,我小时候吃药,每次都会躲起来,每次都被家里人找到,紧紧抱住躺在腿上,然后用勺子撬开嘴巴往里灌。我发现老医生下药要比年轻医生重一些,也准一些,效果也好一些。例如年轻的医生,他会觉得孩子还小,不会轻易给你开抗生素消炎药,可能是觉得吃多了对孩子不好,就给孩子开一些甜的味道好的冲剂类的药。这样的药对付一般的症状尚且有用,但是对付容易反复的“顽疾”就不管用。即使你家长要求他开消炎的药,他也不会给你开,除非你咳嗽20天查了支原体是阳性才会给你开。这次看的老医生就不一样,看了过去的病例,直接开了消炎药,吃了两天就明显好转了。我个人角度会更偏老医生多一些,因为他们的经验会更丰富,下手也更“狠”一些,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至于下手狠带来的“伤害“,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人都是要长大的,很多“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都说不用不用最好,但病毒在进化,药也在升级,人体也在升级,这本身就是一场平衡大战,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该来的还是会来,躲不掉的。趁着618买了几个新手机,把之前的一些旧手机都给换掉了。旧手机里有两个是苹果的,是我夫人用淘汰下来的,电池不耐用,而且充电慢,对于我一个用习惯国产快充手机的人来说非常抓狂。有一段时间,我用那两个手机测试项目,微信上客户多问一句我都懒得回,不是因为高冷,是因为苹果手机输入法用不习惯,打字很别扭,都是些20块钱不到的小单子,实在不愿意多打字。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苹果手机输入法的“换行键“在哪里?知道的在评论区告诉我,我看有几个人知道,反正我上次问了一圈,没几个人知道的。现在这两个苹果手机彻底闲置下来,可以用来养知乎号,说到知乎,很多人说,知乎的流量下降了,越来越不好搞了。其实不然,知乎流量最牛逼的地方在于长尾且持久,也就是只要你做上去了,有一两个爆的帖子或者文章,未来两年甚至更久它都会依然给你输送流量。知乎很喜欢“诈尸“,因为内容需要,它们平台会经常把一些之前默默无闻的答案重新推给用户。所以,有些帖子和文章,你以为它躺尸了,说不定某天又忽然爆了,也是有可能的。做知乎号,更像做一个品牌,如果你打的是人设账号,只要你有几个回答爆了,整个人设和流量都起来了,账号的权重也起来了。小红书的流量相对比知乎,要容易一些,对新手非常友好,只要笔记内容过关很容易拿到大的曝光,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导流到私域的时候很容易被限流,账号封禁也更严格。小红书延申出来的项目是非常多的,大家看下去年到今年各式各样的小红书项目培训就知道了。现在很多女性品类的电商卖家,也会从小红书种草,引流到淘宝店铺做基础销量和宝贝激活。因为小红书女性用户多,用户标签非常精准,这种客户进店带来的真实销量是比常规shua单带来的权重好太多了。网红店很适合这套打法,只要前期做好了,后续再上新很容易拿到手淘的推荐流量。读者群里有个兄弟以前是做手机壳的,有自己的工厂资源,有两个天猫店,之前和我深聊过这个事。他们的手机壳的图都是美工在底图上面p上去的,并非真的有实品,有了图就大量上新,大量晒到小红书,客户下单了在用图印上去给客户发货。这套打法成本很低,效果很好,别小看一个手机壳没多少钱,什么生意都经不起量大,和高复购。哪怕你只赚1元钱,只要买的人多,爆起来是很恐怖的。而且女生买手机壳和买衣服一样的,经常是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衣服,搭配不同的手机壳,一买就好几个,一年四季都在复购。我现在看任何生意,任何项目,不看它短期内能赚多收钱,也不看它客单价有多高。它牛逼的地方在于量大,高复购,因为好的内容是会源源不断产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赚大钱的机会的,但是小钱的机会往往很多,而且普通人能够得到。超市里不起眼的安琪酵母,一包才几毛钱,但人家做上市了。公牛一个插座,看着不起眼,但人家全国遍地都是,连小米都去和它抢吃的……很多生意是流水听着大,很多人也喜欢谈GMV,但是纯利到底有多少,有多少钱能踏实落到自己口袋才是最重要的。就拿抖音小店来说,很多人看着别人成交金额大,眼都直了。但扣除各种运营成本,还有退货,最终能是赚是亏,只有做的人才知道。我总共写了快40篇付费文章了。高的有1000+人付费的,低的也有一百几十人付费。大家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公众号菜单栏看一下。这个数字虽然和很多大账号没办法比,但是它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代表着读者的认可,表明我的东西有价值,有人爱看。而认可是除了钱之外一个创作者最大的动力。日拱一卒,一点点蓄水,写到5万读者,到时候所有数据又会是另一个山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