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铃铛刺

 昵称散步收藏 2022-06-15 发布于上海
铃铛刺(学名: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Pall.) Voss)是豆科、铃铛刺属灌木,高可达2米。树皮暗灰褐色;分枝密,具短枝;当年生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叶轴宿存,呈针刺状;小叶片倒披针形,顶端有凸尖,基部楔形,小叶柄极短。总状花序,有花;总花梗长密被绢质长柔毛;花梗细,小苞片钻状,长约1毫米;花萼密被长柔毛,基部偏斜,萼齿三角形;旗瓣边缘稍反折,翼瓣与旗瓣近等长,子房无毛,有长柄。荚果,背腹稍扁,种子小,微呈肾形。7月开花,8月结果。分布于中国内蒙古西北部和新疆、甘肃(河西走廊沙地),俄罗斯和蒙古也有分布。生于荒漠盐化沙土和河流沿岸的盐质土上,也常见于胡杨林下。铃铛刺可作改良盐碱土和固沙植物,并可栽培作绿篱。也可用于庭园绿化供观赏。铃铛刺系含高蛋白质放牧用豆科植物,是荒漠牲击骆驼和羊的喜食牧草。铃铛刺也是一种良好的蜜源物。(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