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邮局超狂服务,只要贴上邮票,宝宝竟然也能“宅急送”?

 不能说的奇趣 2022-06-15 发布于广东

话说,多亏现在邮寄网络系统的发达,要想将一件东西寄送到千里外的收件人处,只需要些许的资料,加上耐心的等待几天就完事了。

只不过在百年前,要想将一个东西寄给别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交通工具的落后还有管理上的不尽人意,所以人们几乎只会在重要的节日或者是重要的事情,才会选择寄出信件。

虽然每个国家对此制定的规定都不一样,但有趣的是,在当时的美国,因为在寄信件上出台了一个制度,导致了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甚至影响了其他的领域。

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92年正式创建了邮局,在整个国家提供了确保个人通信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但是由于一开始只规定不可以寄送超过4磅(1.8千克)的东西,因此局限于现实的条件,所谓的寄送服务在人们眼中几乎认为只能够寄送信件。

(1908年,保存在史密森学会里的记录)

但是在1913年,美国邮局放宽了寄送物品的重量限制,从4磅提高到小于11磅(5千克)且不大于72英寸的规定,同时推出了寄送包裹的服务,这意味着除了信件,人们可以寄送各种物品。

这个时候,人们的创意一下子就被激活了。为了测试是不是真的可以寄送在规定重量内的各种物品,一些人寄送容易破碎的鸡蛋,还有人寄送毫无价值的砖头,甚至有人将活蛇装在袋子里,看寄送给对方的时候蛇会不会依然生存。

人们用各种各样不寻常的“包裹”来测试这个制度的限制,那是因为,当时邮局只推出了包裹服务,但是没有对可以寄送哪种物品而作出规定。

(1910年美国邮局内部)

那么,是否在重量之内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寄送呢?貌似是的。因为在这项服务推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一对在俄亥俄州居住的父母杰西和玛蒂尔达,将自己的8个月大的婴儿,詹姆斯,在衣服上贴上邮票,然后打算将其寄送给几公里外的祖母家。

邮局是否接受?根据美国邮政服务的历史学家珍妮·林奇表示,由于当时没有明文规定不能寄送婴儿,加上詹姆斯刚好在11磅以内,因而邮局真的接下了这个运送任务。杰西和玛蒂尔达为此支付了15美分,甚至投了大额保险,然后眼看着孩子被派送员接走。

很快,这个古怪的事实就如火一般蔓延,成为了各大报刊的焦点。

(当时对这件事情的报道)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类似的事情偶尔会有其他父母效仿。其中最知名的就是1914年2月19日,一位名叫夏洛特·梅·皮尔斯托夫的四岁女孩从爱达荷州格兰奇维尔的家中邮寄到了约117公里外的祖父母家。

因为夏洛特跨越了整整一百公里,因此这件事很快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然,夏洛特并非是被塞进袋子里然后丢在货物堆。后面经过证实,这次的寄送虽然确实通过邮政服务系统运送,但是运送员是夏洛特的亲戚,这位亲戚在铁路邮件服务部门工作,他亲自陪同夏洛特走完整个旅程,直至到达夏洛特的祖父母家。

(夏洛特的照片)

因为夏洛特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因而被写进了当时的儿童读物,《Mailing May》,颇令人哭笑不得。

虽然随着邮局对包裹寄送的限制作出了调整,但是在一些农村的地方,依然时不时会出现零星这样的事情。

而历史学家珍妮·林奇将其归结为几个方面,令父母愿意将孩子交给运送员。第一个是在当时,邮件运送员是很多居民信任的对象,恰恰安全将孩子寄送出去,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是,对于很多偏远的家庭来说,更经常接触到的人不是亲人,而是邮件运送员。他们有时候甚至肩负起照顾偏远病人,甚至是查看老年人会否因为特殊情况离开人世而没有人知道的重任。

第三是,那个时候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所花费的金钱非常多,火车票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负担的东西,因而邮寄的费用比火车票要便宜很多,所以才导致这种做法的出现。

现在在网络上流传着几张照片,显示的都是邮件派送员将尚小的婴儿放在邮袋里。

这些图片仿佛在告诉别人当时将孩子寄送出去是如此的普及和平常。

但是珍妮·林奇表示,真正将孩子寄送出去的案例其实并不多,加上邮件派送员不会就这么将孩子放在袋子里寄送出去。

因此这些照片显示的,更多是邮件派送员暂时帮人照顾孩子,更加验证了这个角色在居民心中的信任度。

当然,将孩子寄送出去本身就有点不按常理出牌,因此这事情也会最终被取缔。

1915年8月,3岁的莫德·史密斯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儿童邮寄旅途,当时她在肯塔基州的祖父母将莫德邮寄到40英里外,探望生病的母亲。

消息传出后,铁路邮件服务部进行了调查,要求处理为何肯塔基州的邮局工作人员在明显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允许将一个孩子邮寄。莫德·史密斯,也成为了最后一个有记录以来被邮寄出去的孩子。

(莫德·史密斯被邮寄的报道)

最终在众多报刊发文,强烈谴责这种做法的压力下,邮局于1920年将寄送孩子定为联邦犯罪,不但父母要受到处罚,就连工作人员也要被问责。邮寄儿童的做法也就逐渐消失了。

(《洛杉矶时报》刊登禁止邮寄儿童文章)

虽然以现今的角度来看,将儿童邮寄出去无疑是不合理且不应该的,但是回顾当初那段小小的历史,难免不会让人微微一笑。原来,寄送东西这样平凡的事情,还有那么一个小小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