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食品 在《清明上河图》中,就绘有外卖小哥的形象。画中的这位小哥站立于脚店之旁,左手托着两个碗,右手拿着筷子和温酒器,似乎正焦急地等待送餐。《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京城的市民与现代都市人一样,下了班也懒得做饭,打包饭菜或者点些外卖已蔚然成风。不少市井人家,常年购买熟食铺或客栈出售的饭菜。一些殷实之家或是商贾仕宦,就和今天的城市白领一样,或忙于工作,或不善厨工,或乐得自在,终日下馆子或直接叫外卖。 倘若有亲朋好友来访,来不及做饭怎么办?在宋代,你大可不必为此忧虑,只需派人去酒肆饭庄定上一桌饭菜,不一会儿,店小二就会派送预定的饭菜到家。不仅普通市民乐于叫外卖,就连宋代的皇帝也抵挡不住外卖的诱惑。 据记载,南宋孝宗赵昚吃腻了宫中的玉盘珍馐,垂涎临安城的街头美食。隆兴年间一次元宵观灯后,赵昚叫了夜市上的“南瓦张家圆子”和“李婆婆鱼羹”等宵夜,并由外卖小哥送进宫来,吃过之后龙心大悦。听说皇帝的小费也给得十分大方,原本只需一贯钱的美食,赵昚光小费就犒赏了两贯钱。 官方驿站 宋代的驿递,按物品传送的速度可分为步递、马递、水运递、急脚递。其中,急脚递是宋代衍生出的一种驿递方式,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主要负责派送紧急公文或军事信息等。急脚递的马项上配有铜铃,疾驰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以警示路人。按照宋代的律法规定,如果路人不避让或避之不及,一切后果均由自己承担。急脚递要求日夜兼程,白天挂铃,晚上举火,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还有一种加急特快专递,名为金字牌急脚递。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一路北伐,收复大片失地。奸臣秦侩怂恿宋高宗赵构降诏命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12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这里说的“金字牌”,就是金字牌急脚递的简称,它类似于周秦时代的羽檄,也就是鸡毛信。 民间快递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2.6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