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晋南北朝是诗歌总集初盛的时代,当时的文人从经史子集中抬起头来,第一次开始正视诗歌对于人心的表达。后人评判此时期的文学时,总是以“文学自觉”来命名。而文学自觉里,就不得不提到诗歌总集的编纂。 南北朝时期有两部重要的文学总集,一部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选》,另一部就是南朝陈的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的特色,就在于它专收男女闺情之作,在表现男女之情的前提下,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有言道:“编纂玉台的目的就是要为后宫佳丽们提供一种可以代替蠲除愁疾的'皋苏’功用的'艳歌’集。”是以翻开《玉台新咏》,我们不难捕捉到其中爱情的几种模样。 ![]() 远望的相思:《穆穆清风至》 ![]()
在那“东风摇百草”的春日里,一位女子身着罗裳立于桥上。她翘首望着远处,似在寻着谁的身影。可熟悉的身影久久不至,她慢慢由期待,转为了失望。或许,她便如那抱柱的尾生一般,算着重逢日,却没算到离人归。她的心里暗暗默念着二人离别前的誓言,可这誓言,抵不过时间。唐人李太白也曾在这样的春日写道:“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原来古今相思皆相似。 ![]() 恋爱中的思念:《梦见美人》 ![]() 相思之人本不分性别,美人相思是远望,男子相思则是难眠。且看那《关雎》之篇:“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里的作者,便是借助梦境一见佳人。
由于思念太甚,夜里入眠,梦境里都少不了佳人的相伴。沉沉欲睡前,忽而听见意中人的一声长叹,想是她也在思念着我,由此入梦,终于相见。可无论是巫山枕,或是齐眉食,终逃不过梦醒的摧残。醒来发现南柯一梦,相思之情,仍是不减。 ![]() ![]() 远行后的挂牵:《饮马长城窟行》 ![]() 或许,成婚之后便可相守?这样的祈求在乱世之中,已是苛求。
成亲后,妻子还是无法阻止丈夫的远游。由于太过思念远行人,梦中都是他挥之不去的身影。梦醒发觉现实凄凉,还要忍下泪水,为生计奔忙。偶然遇见远方的来客,送来的鲤鱼里,藏着游子的家书。字里行间中,她知道他仍在牵挂着自己。那便如此吧,在生死无常的世间,总算得知了一点他的消息。没人知道游子的归期,或许她的余生里,都要在思念中等待。 ![]() 二心后的诀别:《白头吟》 ![]() 无论是如何情投意合的才子佳人,都逃不过所谓的“中年危机”。曾经当垆卖酒的卓文君,在“暮去朝来颜色故”后,还是察觉到了司马相如的纳妾之心。《西京杂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其诗曰:
![]() 整篇诗中,最为引人深思者,便是那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是才女的傲气,也是为妻者对于丈夫不忠最强烈的反击。更有后者,卓文君更是作《诀别书》,其言哀痛,不忍卒读:
在元代,管道昇也效仿过卓文君,以一首诗歌换回了丈夫的心。但破镜难圆,在经历了婚姻危机后,又如何能够和好如初?不过是各人舔舐着各人的伤口,维持一番和蔼的假象而已。 ![]() ![]() 离别后的重逢:《上山采蘼芜》 ![]() “中年危机”是一道坎,迈过去了,维持原状而终老;迈不过去,便如下文这样“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偶遇前夫的弃妇,还是忍不住打听新人的情况。而这位刚得佳人的负心汉,又在前妻面前抱怨起了新婚妻子:“你们的颜值虽然不分伯仲,可她的手艺却远不如你。”这位盼望着鱼和熊掌兼有的男子,不知最终又会有怎样的选择? ![]() ![]() 生与死的哀伤:《留别妻》 ![]() 岁序静好或是相看两厌都无妨,至少二人都还在尘世之中偏安一方。可在乱世里,生死总是逃不脱的主题。
苏武流落漠北多年,想起从前家中的欢愉时光,哪能不心生哀伤。“相见未有期,”谁知下次的见面又会是何时。怕只怕阴阳两隔,最终逃不脱“我寄人间雪满头”的悲哀。在生死面前,其余的烦恼都显得不过如此。 ![]() ![]() 阴阳相隔的回忆:《悼亡诗》 ![]()
潘岳其人,史上以颜值闻名,而这位风流才子,却将一生的爱情,都贡献给了这位妻子。杨氏卒于晋惠帝永康八年,与潘岳相守二十余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但无奈世事无常,杨氏终究没能陪伴潘岳一生,早早离开,也因此在潘岳心中留下永恒的怀念。写下这两首《悼亡诗》时,杨氏已下葬,潘岳重回空室,顿生怅然的心绪。回忆起曾经的过往,再看如今的寂寥,更是觉得年岁易偷得太匆忙。后人评其诗,言:“悲有余而意无尽”。其夫怀人之情,古今难觅。 关于爱情,各人有各人的模样,如庭花之开落,繁盛之日就该料到衰亡之时。有的爱情因为离散而终结,有的爱情因为死别而永生。后人回看时,只不过是从仅存的断纸残篇里,窥探当年的倩影。 -作者-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