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月 ![]() 这段时间,写作践行营里坚持日更的小伙伴越来越多了; 身边的朋友中,以前没写的,陆陆续续写起来了; 断断续续写的,也开始一周两更三更了。 看到大家开始写作,真的心里非常高兴(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我的影响不,哈哈)。 因为写作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太大了。 但是据我观察,很多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写什么。 有的人写作全靠心情和偶发的灵感,有的人是干脆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方向是什么,所以写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动力继续写下去了。 于是经常有人会问: 我要怎么定位? 我的写作方向是什么? 输出一篇文章,没几个人看,是不是写得太烂了呀。 对于这些问题,我的回答一般就是两个字:多写。 ![]()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你可能看不见效果,也收获不到多少正反馈。 但是没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慢慢地你会看到自己的飞速成长。 但是你一定要避免进入一个误区:中途放弃。 很多人一开始写作的时候踌躇满志,誓要通过写作变现,创造一个新天地。 但是写着写着,就陷入了自我怀疑: “我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章,时间和金钱都花费了不少,却没有什么正反馈,我大概不是这块料吧。” 英国作家尼尔-盖曼说:“你写作的时候,前30万字都可能是垃圾。” 这个数字只是个意象,但说明了一个问题: 写得越多,才越能冲出“写不好”的低谷。 ![]() 《好战略坏战略》一书中说道: 只有付出某种程度的努力,才能影响一个体系,而当努力程度低于这个阈值时,收效就甚微。 这就是阈值效应。 而我们刚开始的写作,就是在积累能量,等待突破阈值。 正如我们看到的这张图一样,写作是呈复利增长的。 一开始付出多,收获少甚至没有收获,而当到了某个临界点,量变产生质变,就一路高歌了。 而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写。 熟能生巧,学习任何技能背后的逻辑都是这样的。 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天前进一点点。 慢慢的,答案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 这是持续写作第64/108天。 ![]() 如果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点击右 方加我好友,我们一起来唠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