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的自然原理(237)

 思明居士 2022-06-16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经济学基本概念的再定义(134)

十三、经济周期(7)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生产要素之间总是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经济增长也许要依赖个别的生产要素,而且有时会过度依赖某个生产要素,这就使得各国在生产要素的利用方面形成了不同的优势。有些国家对生产要素的使用比较均衡,而有的国家则显得比较偏激,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对某个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它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如果这个生产要素逐渐变得匮乏或者效用递减,经济遭受的影响就会比较大,而其它生产要素可能无法代替这个生产要素的作用。例如,一个缺少机械化的农业国过度依赖可耕地的面积,即使劳动力再多也难以提高产量;一个从事低端制造业的国家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再多的资本投入也很难提高产量;一个从事高端制造业的国家如果技术开发面临困境的话,其它生产要素就很难刺激经济的增长。在这些经济模式中,核心生产要素起绝对的主导作用,其它生产要素所发挥的效用较低。而对于一个生产要素的使用比较均衡的国家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但是它们的经济模式会因为缺乏突出的特点而不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也意味着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当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或行业)的手中,生产和消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依靠生产的促进作用的确会刺激消费,但过度依赖生产的扩张则会有负面作用。人们通常会忽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影响,面对经济的下滑往往会采取进一步扩产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而不想通过减少生产要素的盲目投入来改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差距。正是这种不理性的做法造成一些行业的投入和产出越来越多,而收益却越来越低。如果继续扩张则会加快泡沫的破裂,也为经济衰退埋下了隐患。这种现象往往跟某些行业“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些行业吸收了大量的生产要素,主导了一个阶段的经济增长,正是它们的“异军突起”破坏了行业之间的平衡。总而言之,经济结构的失衡就是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经济的波动往往跟“核心行业”的繁荣和萧条有直接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