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体无能人?这部《兰亭集序》,书法功底,可称柳体高手!

 文冠厚朴 2022-06-16 发布于安徽

学习柳体,因为书法几乎已经到了极致,柳公权的神话基本上没有人能够企及。因此,在学习柳体书法时,很多人表示,后世尽管每一朝每一代都有很多人在临习,可惜的是,依然没有发现柳体高手。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有点以偏概全。如今柳体学习者众多,加上柳体字的特殊魅力,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开始柳体的学习,甚至一些正在学习其他字体的朋友,也开始学习柳体字。这是非常不错的现象。

图片

!

作为现代人,我们学习书法不敢说超过柳公权,但从各位书友的作品来看,目前已经有很多人在柳体方面很有水平,高手更是不在少数。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是唐代后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年间考中进士,穆宗即位后,当了右拾遗,为翰林侍书学士。

穆宗曾向公权问以笔法,他回答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又遍阅各家笔法,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骨力遒健,结构劲紧,兼颇欧之法而别开生面,自成一体,世称“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图片

相传当时公卿大臣家的碑誌,如果不是出自公权的手笔,人们会认为其子孙是不孝的。

唐代楷书大家柳公权的写《兰亭序》,用地道的楷书写行书的经典,出来的是另外一种味道。此本相传为柳公权所书,然是耶非耶,就要凭我们自己的判断了。

对待古人书法,正确的态度是,对真迹不必五体投地,对伪作不必一棒打死。因为五体投体必有误判,一棒打死必有误伤——一本字帖千百年传下来,毕竟不那么容易,也没那么简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拓本上的邵建和是柳公权的“御用”刻字工,他能把柳公权的筋骨完全展现在石碑之上。

好看,就点亮图片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