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几期介绍了1955年9月授衔时共和国军队各军长、政委;副军长、副政委;兵种副军长的授衔情况,本期将详述1955年授衔时各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的授衔统计: 一,1955年各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的评衔统计根据1955年中央军委发布的评衔标准,各军的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的基准军衔为少将,但又同时规定,军官干部授予少将的军队级别绝大多数为正、副、准军级。抗战爆发后入伍的准军级干部,只有在1955年3月以前担任副军职以上职务者,方可根据德才资全面平衡后择优评定为少将。 而正师级干部授予少将,必须是具有红军资历,为红军时期入伍的正师级干部,且在1949年10月1日以前担任军队正师级以上职务。中央军委关于评定少将的几项硬标准的出台,使得1955年授衔时一些无红军资历的正师级干部和准军级干部无缘少将军衔的评定,最后只授予大校军衔。 1955年评衔时,各军的参谋长、政治部主任为准军职,享受副军级待遇,但职务低于副军职,却又高出正职。在1955年评衔阶段,除副军长、副政委兼任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以外,全军共有37位专职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评衔工作,最终授衔少将11人,大校26人。1955年各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的评衔统计为: 一,1955年各军专职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授予少将(11人):在授予的少将中,有4位正师级军政治部主任,4人均为建国前任正师职的且都具有红军资历的政工干部,符合授予少将标准。11位授衔少将中,军队级别为准军级的有7人,其中只有王健青一人为抗战爆发后入伍的三八式干部。1955年3月以前,王健青因任20军副军长,符合抗战入伍的准军级干部授予少将标准,因而授予了少将军衔,其他授予少将的六位准军级干部,均具有红军资历,原任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评衔时均离职学习。1955年9月1授予少将的11位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为: (1),准军级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授予少将(7人):
![]() (2),正师级政治部主任授予少将(4人):
![]() 二,1955年各军专职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授予大校(26人):1955年授衔时,26位专职军参谋长与政治部主任授予了大校军衔,26人的军队级别均为正师级,因建国前的任职未达到正师职而授予了大校军衔。26位授衔大校中有两位军参谋长,二人因系三八式干部,军队级别为正师级,只能授予大校军衔。24位授予大校的军政治部主任中,有两人离职学习,在职22人。具体1955年各军专职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授予大校人员统计如下: (1),正师级军参谋长授予大校(2人):
![]() (2),正师级军政治部主任授予大校(24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