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人思维,比贫穷可怕|豆爸读书会·114

 亲子学乐 2022-06-16 发布于河南

文/编辑:豆爸读书会

欢迎来到豆爸读书会,每周四在亲子学乐公众号首发更新。 

疫情进入第三年了,全球经济都被拖累进入刺骨的寒冬。惨淡的宏观经济数据之下,是每个像你我这样的微小个体,艰难求生的现实困境。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卖了4套房,创业12年,如今负债1亿,无家可归”的文章在网上掀起了热议,微博点击量超过2亿多次。主人公王荣辉,曾经也是站在聚光灯下的成功企业家和教育家,开着几十家保育园,公司估值达5个多亿,但疫情,让一切化为乌有。园区停学、被锁门、停水断电。

资金链断裂导致员工工资被拖欠、家长退费无望,各种谩骂、侮辱、诅咒铺天盖地向她涌来。甚至很多债主拉横幅围堵,在家门口敲锣打鼓、威胁恐吓。

王荣辉只是疫情影响下的一个缩影。大树尚且无法扛住刺骨的寒冬,更别说千千万万个小老板了。餐饮业、旅游业、零售业……人工、租金、水电整天整月白耗着,有多少人能耗得起?一些制造业小企业,也因疫情无法正常生产、发货,只能靠吃老本硬扛着。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直接影响的还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到上班的白领,再到靠打零工过活的灵活体力劳动者,失业的,降薪的,被迫放假的……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崩溃的男人在街上,一边捶打着自己的头,一边痛苦地喊“要养家糊口,要生活”说真的,太难了。

去年年底,大家还比较乐观,有消息说最快3月份疫情就能结束。这一波疫情反弹,让短暂升起的希望又落空了。今年能结束吗?估计很多人都要打个问号。

有可能病毒还未清零,我们的钱包先清零了。在这艰难时刻,除了硬扛,我们还能怎么办?

没有什么好办法。今天推荐这本书,是想提醒我们每个人,越在艰难的时刻,越要警惕,不要陷入“稀缺陷阱”,让本就糟糕的情况变得更加恶劣。

什么是“稀缺陷阱”?我们先卖个关子,后面再讲。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塞得希尔·穆来纳森,以及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

作者塞得希尔·穆来纳森与《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等人在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立“贫困行动实验室”,一直致力于研究全球贫困问题。他们走入全球最贫穷地区,对当地的贫困问题进行考察,并对国际扶贫组织施与的各项扶贫举措进行实验与考量,试图从中寻求最有效的脱贫方案,帮助穷人逃离“贫穷陷阱”。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对贫穷的本质,以及引起贫穷背后的心理机制都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们就分三个部分,来分享作者的见解。

第一,“稀缺”是现实的限制,更是一种心态。

第二,“穷人思维”可以导致贫穷,同样,贫穷也可以引发“穷人思维”。

第三,从富足起步,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

“稀缺”是现实的限制,更是一种心态

我们先来回答,什么是“稀缺陷阱”。

“稀缺”是经济学术语,通俗来讲就是少,缺。对没钱的人来说,稀缺的是资金、是资源;对忙碌的人来说,稀缺的是时间;对饥饿的人来说,稀缺的是食物。

当然,稀缺并不是绝对的,有相对性。有些人一间陋室就知足了,感觉啥也不缺。有些人买不起豪宅,感觉到“稀缺”。可见,稀缺,除了是一种现实的限制和约束外,还是一种心态。

稀缺心态,并不少见。毕竟总有人抱怨“有钱的人没时间,有时间的人却没有钱”,还有很多既没钱又没时间的穷忙族。

但稀缺心态的危害,可比你想象的要严重。“稀缺心态”不仅给人带来压力,还会影响大脑的思考方式,降低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让人变得短视、愚蠢。

这种思维方式,反过来又会塑造人们的选择和行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穷人永远缺钱,忙碌的人永远缺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全世界在解决贫困问题上面投入那么多资源,却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当然“稀缺”并不全是缺点,它的优点也很明显,按作者的话,“它能产生专注红利”。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可不仅仅是玩笑,“截止日期”的确能提高人的效率。

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体会。比如,一份要完成的策划方案,两周前已经通知了,但这两周做起来总是松松散散,有一搭没一搭,好像也没什么灵感,几天也憋不出一个字,直到最后期限临近,身体的潜能仿佛忽然被激发了,大脑变得异常活跃、高效,才思泉涌,终于在最后一个晚上熬夜完成了。

再比如,刚发了薪水,一顿买买买,眼看着兜里的钱不够撑到下次发工资了,这时就变得精打细算起来,不该买的坚决不买,必须买的也是货比三家才下手。你会发现,这个现象也符合二八定律,80%的薪水在每月20%的时间里花了,剩下20%的薪水却可以坚持80%的时间。

这就是稀缺带来的“专注红利”。当我们感觉到稀缺时,大脑就会变得高度紧张,就像我们的遗传祖先,在危险逼近时的反应:心跳加快,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肾上腺素迅速飙升,快速激活储存在身体的能量,马上做好战斗准备。这种现象,不仅在我们人类身上存在,在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

我们都知道蜜蜂的蜂巢筑造得非常精致。相反,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种泥蜂的巢穴就建得异常简陋粗糙。为什么两种蜂的巢穴有这么大的差别?原因就在于筑巢材料的“稀缺性”。

蜜蜂的蜂巢,其建筑材料主要是蜂蜡。工蜂吃下大量蜂蜜,才能分泌出蜂蜡。这种蜂蜡非常珍贵,要得到1公斤蜂蜡,工蜂需要吃进去8公斤左右的蜂蜜,这需要蜜蜂往返花丛9万余次。蜜蜂会把这些珍贵的蜂蜡聚集成小堆,用体温将它们软化,一点一点连接起来,才制成了“蜂巢”。

相对来说,泥蜂的筑巢材料就太普遍了,也很充裕,就是普通的泥巴。泥蜂对待这些材料自然也很随意,随便以不规则的形状把泥巴粘合起来就行了。

可见,无论是蜜蜂、泥蜂,还是人类,“稀缺”都会让人变得全神贯注、精打细算,变得高效,产生所谓的“专注红利”。但不要因此,就忽略 “稀缺”心态带来的负面效应。

“穷人思维”会导致贫穷,同样,贫穷也可以引发“穷人思维”

如果听书的朋友中,有人有过节食的体验,可能对以下这些感受不太陌生:浑身无力,精神萎靡,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相反,只会对食物产生异乎寻常的狂热。满脑子想的都是各种吃的东西,仿佛大脑只关心“食物”这一件事。

同样,对于陷入贫穷的人来,“稀缺”的感觉就像“饥饿感”一样,每天萦绕在大脑中,导致大脑无法顾及和理会其他任何事情。

在书里,作者用“带宽”这个网络名词,来形容我们大脑的思维容量。带宽,在互联网里,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量的多少,代表网络传输能力的大小。跟高速公路有点像,带宽越宽,类似高速公路越宽,车道越多,同一时间,通行能力越强;相反,带宽越窄,同一时间,通行能力越弱。

我们的大脑,也像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同一时间,所有的思绪、想法,像车流一样在这条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大到这项工作该怎么做?小到中午吃什么?孩子的生日礼物买什么?……所有的思考都或多或少占据大脑的带宽。

而严重的“稀缺心态”,像繁殖力极强的病毒一样,大量侵入大脑,占用思维带宽,就像一辆巨无霸的事故车辆,堵塞了整条公路,导致其他一些必要信息无法通行。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比如,明天有一场对你来说非常、非常重要的推介会,它会决定自己下一步是否可以升迁。这几天,你花了所有的精力在做推介方案,几乎无暇顾及其他任何事情。

你的办公桌上乱糟糟的,各种文件随意摊在一边,平时精致的妆容打扮也略显随意,甚至忘了在放学时间准时接孩子,晚上,面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也心不在焉,你满脑子想的都是明天推介会的事。

这种现象,就是作者在书中所说的“管窥”效应。顾名思义,当我们透过一个竹管去看东西,只能看到管子孔洞范围内的少量事物,看不到管子之外的其他东西。在严重的“稀缺心态”挟持下,大脑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眼前狭窄范围内最紧急的事情上,对其他事情视而不见。

无论是管窥效应,还是大脑严重的带宽负担,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人的智商,降低了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我们以书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印度金奈的克延比都蔬菜市场是一个非常大型的蔬菜市场,坐拥2500家店铺,各种物品应有尽有,每天吸引上万名顾客光顾选购。

其中有一群很容易被忽视的人,那就是小商贩。他们坐在路边,摆个货摊,大多数只有一张毯子,上面摆放着蔬菜、水果或鲜花。

他们的商业模式也比较简单。小贩们会在清晨购买价值1000卢比折合20美元的货物,当天卖完后,大约收入1100卢比,总利润有100卢比,折合美元大约是2美元多一点。

在这些商贩中,有些小贩拥有进货的本钱,而超过65%的小贩没有本钱,需要借钱进货。这笔贷款可不便宜,每天的利息是5%。换句话说,小贩们在卖完东西后,他们收获的100卢比中,有50卢比,要用来支付利息。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也许你和我一样会想,能不能稍微节省一点,尽量攒够本钱,避免借贷,收入不就可以增加不少?

确实,虽然收入非常微薄,但是每个小贩的收入中,总有一些可支配的余闲。比如,买杯茶喝,买点零食吃,或给孩子买些糖果。假设小贩们没有把这笔钱花掉,每天省下5卢比,用于进货。这样每天少借5卢比,经过200天,他们就可以攒出1000卢比。实际上,根据复利的效应,用不了200天,只用50天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只需要50天就可以攒够进货的全部资金!不用再借债,而且每天的收入还可以翻一倍。这样的好事,相信有正常思维和理智的人都会这样做。但现实是,大部分的街头小贩已经借贷长达9年之久。

你可能会说,这些人真的太没脑子,太笨了,但凡有点理智,稍微想一想,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更聪明的方法。

如果说印度小贩,他们身处国际绝对贫困线以下,其行为明显不够理性,不够聪明,是典型的穷人思维,那通过下面这个试验,我们会看到普通人的“非理性行为”并不那么显而易见。

想象一下,你的汽车出了问题,需要300美元维修费,保险能支付一半,你需要支付另一半150美元。那么,你会选择当下去修呢?还是再凑合开一段时间再去修,只不过那时需要的维修费会更高。参与这个实验的人员根据收入多少,分为“穷人组”和“富人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人的选择没有太大区别,大部分都选择当下去修理。

但是,如果将实验稍微调整一下,把所需维修费用提高到3000美元,也就是个人需要支付1500美元。这次“穷人组”和“富人组”的选择会有什么不同吗?实验结果显示,“富人组”的选择与之前没有太大区别,而“穷人组”的选择就比上次差了很多。

对“富人组”来说,无论是1500美元还是150美元,对他们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但对“穷人组”来说,150美元或许还是个轻松的数字,但要凑齐1500美元就没那么容易了,至少也会让他们花些时间做出权衡。

显然,在这个实验中,选择“支付较少费用的当下维修”,是比较理性的做法,也是投入较少的方式。但是,“穷人组”在第二次实验中,产生了“稀缺”心态,这对他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影响。

这样的行为在我们日常中并不少见,我们把本应该今天支付的账单,推向未来,并为此支付更加高额的代价,就像印度小贩为贷款支付高额利息一样,并不明智。唯一不同的是,这种“非理性的做法”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从富足起步,以余闲应对突发事件

在“稀缺心态”影响下,大脑的认知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也只会集中在处理眼前最紧迫的问题上。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局部的、暂时性的。就这样,像滚雪球一样,我们会给未来制造出更大的账单、更大的麻烦。从此陷入恶性循环,很难再走出来。

那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能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对处于贫苦困境的人,只要有机会多得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从而逃脱这个恶性循环。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还拿前面的印度小贩为例子来看看。

经济学家针对他们展开了一项实验。经济学家从这些小贩中选了数百名实验者,为参与实验的小贩提供了所需要的现金,帮他们还清了债务,将他们从债务人变成有能力存钱的人。并对这些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对他们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记录。

起初,这些小贩们的状况确实有所好转,他们既没有随意挥霍,乱花钱,也没有再次开始借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月后,小贩们一点一点地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到了一年结束之时,他们所有人累积的债务量又回到了没有得到现金帮助的时候。

这个实验显示,帮助他们脱离债务的一次性现金补贴,不能让他们免于稀缺陷阱的威胁。其中的关键原因,是突发事件。

即使没有债务,小贩们每天也只有2美元的收入维持生计。所以这种生活经不起任何的突发事件,或者不确定事件。比如,有亲戚要结婚,需要送红包或礼物,如果在过去,就必须做出权衡。若想付这笔支出,必须考虑放弃一点其他方面的花销。而现在稍有余闲,人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不用放弃其他支出,直接用手里的现金去解决就可以了,而这些现金本来应该是作为每天进货的运营资金。

生活中这样的紧急事件、突发事件、不确定事件太多了。就这样,每天挪用一点,一点一点,逐渐消耗殆尽。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体验,每年钱花了不少,却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

所以,无论是印度的小贩,还是我们普通人,想要摆脱“稀缺”的根本办法,是要有充足的余闲。有效的做法是,在富足的时候,未雨绸缪,对现金、时间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

因为稀缺通常是从资源充裕的时候开始的。比如,在策划方案截止日期临近时的忙乱,常常源于几周之前没有对充裕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没到月底钱就不够用了,是因为上次发薪水之后,没有对现金进行很好的规划。

也许有人会说“我收入不高,开支又大,确实省不下来钱。”那你不妨打开自己的衣橱、橱柜,或是审视一下身边的物品,看看有没有从来没打开过的各种果酱、罐头食品,或是很久没有穿过的衣物?你就会发现,我们在资源充裕阶段,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不知不觉间浪费了很多金钱。这次疫情,应该让很多人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意识到储蓄的重要。

除了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作者还提醒我们,要随时保持警觉意识,避免自己陷入“稀缺”的狭隘思维中。

前面我们说过,被“稀缺心态”挟持的大脑,会变得短视,甚至愚蠢。我们会本能地关注即时的、短期的目标和结果,忽视未来,缺乏长远规划。这就导致,我们总是手忙脚乱地处理当下的紧急事件,就像一个救火队员。此时,不妨提醒自己,先别慌,慢下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审视自己的行为,问问自己,这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吗?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吗?在思考中,把重要的事情拉入我们的视线之中,破解稀缺导致的“管窥”效应。

最后,要善于运用一些巧妙办法,来解决一系列“执行难”的问题。

“稀缺心态”会占用大量的思维带宽,消耗大脑能量,让执行力和控制力变弱,我们会变得更容易冲动。更容易做那些身体本能“想做的事”,而不是“应该做的事”。此时,我们不妨借用一些方法或技巧来解决。

比如说, 在肯尼亚,肥料能为农民带来高达75%的经济回报。但尽管如此,肯尼亚的很多农民依然不为田地施肥,问题出在哪?其实,原因也不复杂。大部分农民在需要买肥料的时候,发现没钱了。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干预手段。他们让农民在刚收获完,现金充裕的时候提前购买肥料,然后在种植阶段需要肥料的时候,再将肥料送到农民手中。仅凭这一点改变,肯尼亚农民购买和使用肥料的比例就从29%一下子升到了45%,效果非常显著。

这个方法或许也对总存不下钱的人有效,在每月发了薪水后,马上就把固定的比例进行储蓄,而不是等到月底,钱花完了的时候才抱怨怎么存不下钱。

好了,到这里,这本书就为您解读完了。作者以严谨的态度,通过许多实验设计,力图将“稀缺”现象发展成一门科学,揭示其存在的心理基础,并利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各式各样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方式。

而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稀缺心态”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变得“不理性”,甚至“愚蠢”。我们就可以随时保持警觉,尽力避免卷入恶性循环之中,让本就糟糕的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