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送》 |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Luna_Pan 2022-06-16 发布于浙江

Welcome to

 Luna Pan's Neverland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听过的一段话。

出自台湾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

会看《目送》这本书出于偶然。当时手头没有其他可选的书,于是翻看起来。这本书算不上治愈,也算不上致郁。而是作者以一种平实的语言,向读者缓缓道来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读书,总有一种安静的力量。

中文是母语,所以读书的效率很高。几乎是花了小半天的碎片时间就把《目送》读完了。

亲子是我不太想去接触的题材。但是,《目送》写的是隔代之间的关系。《目送》是适合父母和孩子两代人去读的书。更具体来说,可能更适合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去读。如果光是孩子去看,或许也能缓解家庭中的矛盾,但是无法解决矛盾。

单方面的透彻,在家庭的这张网里是很易碎的。

《目送》是散文集,龙应台写了父母、孩子、手足、朋友、自己。我截取了几个片段,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 NO.壹 ✖

最经典的一段话就出自在这里。龙应台从自己与父母以及孩子的相处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段话写得很真实很感人,悲伤在所难免,但这是追求真善美所付出的一点点代价。

正如这篇散文的标题《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里的“一个人”不是指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而是每个人。

父母,要有自己要走的路;孩子,也要有自己要走的路。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因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纽带非常紧密。

很久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许多中国家庭痛苦的根源在“界限感”的缺失。

李安导演的电影《饮食男女》,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

“同一屋檐下,家人可以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家人之间的一份顾忌,才是家之所以成为家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在家庭中出现的是以爱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和情感捆绑,没有界限感或者“顾忌”可言。

亲情是一回事,血缘是一回事。但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也是不可磨灭的事实。虽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养育和教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

我觉得,爱的同时需要有尊重。违背他人意志的情感付出其实是自私的表现,不能算作纯粹的爱。

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无论你多少岁了,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这句话没有毛病。因为父母和孩子的血缘关系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大多数时候,这是许多家庭里,父母与孩子的唯一关系。既然不是同学,不是朋友,那也只能是亲子关系啊!

父母的爱是我很钦佩的一种情感,钦佩到有时候甚至难以理解甚至感到惊恐。父母几乎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牺牲掉自己的全部生活。

有时候,这种牺牲会化为暖暖的爱。有时候,它也会熬成悲壮、愧疚和愤怒的情绪。

我不觉得这世上有无条件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是一个谬论。

每一次的付出,实则都在期待某一种方式的回报。可能是物质,可能是情感。没有人可以坚持没有回应的,一味的情感付出。

如果在家庭里,能够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需要有各自的生活。或者就会更容易地从自我牺牲和情感捆绑中解脱出来,纯粹地去拥抱亲子关系,感受这世间最伟大的爱。

之前讲过,相比较而言,我认为《目送》更适合父母,而不是孩子去读。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方面的。但很多时候,父母在要求孩子,而孩子没有“要求”父母的权力。在这种不对等的亲子关系中,需要主动学习的应该是拥有年龄优势的父母。

比如,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被父母拿来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A家的孩子读书比较好,B家的孩子脾气比较好,C家的孩子钢琴弹得比较好,D家的孩子比较勤劳,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孩子习以为常地接受着这一切,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年龄优势的碾压。仿佛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是没有发言权的。

那我们换个角度,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之后,孩子可不可以跟父母说:A家的父母比较能赚钱,B家的父母脾气比较好,C家的父母会弹琴画画,D家的父母比较有商业头脑,会帮孩子进行职业规划……

但凡孩子向父母提出以上的任一“要求”,不出意外都会被扣上“大逆不道”、“不孝顺”、“不懂事”的帽子。

这是不是不太公平呢?

作为孩子,是不能说这些话的——因为爸爸妈妈会伤心会难过的。但是爸爸妈妈说那些话的时候,孩子不伤心不难过吗?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这是在我看来最让人悲伤的一句话了。

孩子要多懂事才算懂事呢?每个家庭对“懂事”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很多时候,“懂事”只是意味着“听话”。但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出于功利性的“养儿防老”,还是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拥有健全和独立的人格,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呢?

爱和幸福,应该才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所以,解决方案是什么呢?自然不是说在家庭里为了追求平等,要让父母和孩子互相伤害。而是双方都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共情,平等沟通。

很多年前,有一次坐出租车。广播里在介绍国外的Gap Year。

“间隔年,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司机师傅听了之后义愤填膺,还和我交流了起来。

他说:“好不容易书读出来还想着去外面玩,花父母的钱。都太不懂事了。”

喏,又是“懂事”这个词。

司机师傅会这么生气是在于他以中国的文化背景去看Gap Year。然而,每个国家的国情和传统都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在中国,大多数孩子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读完大学。因此,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Gap Year这件事情。毕业,工作,赚钱,是孩子总结学业,表现成熟和独立的标志。

而在国外,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原因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是在过去,由于高额的大学学费,很多孩子直接高中毕业就去工作了,剩下的孩子会通过贷款、勤工俭学、父母的资助完成学业。他们成熟和独立的时间早很多,自然有实力和权力决定是否拥有,或者如何度过Gap Year。换句话来说,经济独立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前些年,很多人在批评中国孩子的时候都习惯用上这么一句话:你们不要想着既享受了中国孩子的福利,又奢望美国孩子的自由。

其实,反之亦然。回到现实生活当中,中国家长也可以试着这样开导自己:我们不能又想要中国孩子的顺从,又想要美国孩子的独立。

种瓜得瓜,一以贯之的教育方式不会让孩子一毕业就瞬间成长。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既能干又听话。两者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

少提要求,及时行爱。而爱得要更纯粹一些。

✖ NO.贰 ✖

《目送》中还写到了一场同学会。同学们都已经不再年轻了,大多数人都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经历着“淡淡的幸福和淡淡的悲伤”。少数人经受了极致的富贵,或者痛苦。

龙应台在这篇文章中写的其实是一种矛盾。这种矛盾我在几年前也有过思考。就是小时候,或者是在常规的教育中,“加油”是我们的座右铭,但是鲜有人告诉我们另一种真实未来的可能性。也没有人说过,如果跌倒了我们该怎么爬起来。如果梦想实现不了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没有想过这种问题。难道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实现梦想的吗?其实不一定的。

每一天,我们都要加倍努力。这样的教育没有错,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另一种可能,真实会发生的可能。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努力,却有可能治愈未来的某一次心碎。

部分人可能会因为聪明的头脑,坚强的个性或者单纯靠运气实现自我救赎,那剩下的人呢?这种自救的能力应该从小养成。

✖ NO.叁 ✖

最后,想通过书中提到的一则小故事作为结尾。以下是原文。

安德烈突然说:“我们一起去买菜好吗?” 

母子二人到城里头国际食品最多的超市去买菜。安德烈很仔细地来来回回挑选东西,整整三个小时。回到家中,天都黑了。他要我这做妈的站在旁边看着,“不准走开喔。” 

他把顶级的澳洲牛排肉展开,放在一旁。然后把各种香料罐,一样一样从架上拿下来,一字排开。转了按钮,烤箱下层开始热,把盘子放进去,保持温度。他把马铃薯洗干净,开始煮水,准备做新鲜的马铃薯泥。看得出,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时间顺序在走好几个平行的程序,像一个乐团指挥,眼观八方,一环紧扣一环。 

电话铃响。我正要离开厨房去接,他伸手把我挡下来,说:“不要接不要接。留在厨房里看我做菜。” 

红酒杯,矿泉水杯,并肩而立。南瓜汤先上,然后是色拉,里头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锡纸包着,我要的四分熟。最后是甜点,法国的soufflé。 

是秋天,海风徐徐地吹,一枚浓稠蛋黄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 

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 

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这则故事说的其实就是那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不用追。

不用跑。

大家走自己的路就好。

只要心在一起,是不会走散的。

那么,再见。

文/Luna

图/Luna

风格/秀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