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 Up》总第67期 2016年1月7日 第1期 今天中午看书的时候,突然心生一问:王小驴,你记忆力这么差,看过的那些书对你有什么呀? 合上书,认真地想了想,不管是读过的书,还是看过的电影,除了名字之外,里面的人物呀、地点呀,所有说过的话呀,通通都不记得了。也曾羡慕那些腹有诗书,出口成章、能准确背得出名言警句之类的人,而我呢,每天泡在书里,却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背不出。但是,我读过的、看过的,它们给我的感觉,却深深的、永远的留在了我心上。 心浮气躁的时候,不想学习不想看书的时候,不去图书馆的时候,不交友、不静思,不写稿、不收拾家务……所有虚度光阴的时候,能让我收心的、让我静下来的办法就是重温《刺猬的优雅》或者《侧耳倾听》,看看这两部电影,我就又可以好好地读书了。 再耀眼的物质在荷妮眼里都抵不过一壶茶水、几块黑巧克力和一本好书;对月岛雯来说,再丰富有趣的事物也没有故事书有趣,图书馆那一排排书架、书桌上那一本本书,和天泽圣司的默契,她们的心如明镜,也让我能够确认在这烦躁琐碎的生活中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她们读书,也带着我读书。 好多感觉会不自主的冒出来,比如: 形容夏天的热,就是《侧耳倾听》里栏杆被晒得发亮,月岛雯走在马路上,抬起胳膊挡着太阳时说的那一句:好热啊。 陷入思想误区走不出来的时候,就想着身边能有一位老师就好了,这时候《台湾广告人物》里面的前辈,还有木心先生,好像在笑着对我说:还要多经历、多见识才好!然后,想到他们,我就又变得特别有动力。 心里的烦心事终于放下了的时候,静静地望着窗外的那份舒心,就是《一个人的好天气》给我的,一点一点变好,一点一点开朗起来,那本书给我的感觉。 我写小说,总觉得写的不够细腻,太粗糙的时候,就会想起《我的母亲》、《我母亲的自传》《鼠疫》,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的动作、每一种细腻的心思,细致如发丝。那些书留给我的感觉就是细腻。 调皮捣蛋,就能想到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真性情就会想到三毛;梦想,就是《小王子》的模样;害怕离别便不敢期待相聚,就会想到林黛玉;恐怖的感觉,就是江户川乱步给我的,想到《幽灵塔》汗毛都能竖起来;如果你问我心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我只能说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爱是矛盾的,又让我想到《祖与占》;因为《失乐园》,我才觉得性是那么纯洁、那么美好…… 每一本书,都想一个特立独行的朋友,它们带来的故事,增长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感受。借的书又还回去,看过了又放下,但感觉长留,早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会一直一直伴随着我。 美国作家玛雅·安吉罗说过: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忘记你做过的事,但不会忘记你曾带给他们的感受。 如此,是不是我的书总算没有白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