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 Up》总第470期 2020年05月01日 第49期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今天是五一劳动节,首先向一直以来在各行各业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的劳动者致敬!我想起戴建业老师在《你听懂了吗》这本书中说过“幸福只是勤劳的副产品,快乐更是汗水的结晶”。勤劳致富、踏实肯干是中华儿女的高尚品格,今天,除了享受愉快的假期之外,让我们一起畅游在古诗词里,体会古时候劳动人民的别样风采。 《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陶渊明,这首《归园田居》大家耳熟能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农人的辛苦与自得。在南山开辟一块天地,种瓜种豆,自给自足,可是这杂草太茂盛了影响了豆苗、瓜果的生长,陶渊明早上天蒙蒙亮还能看到星星的时候去除草,晚上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狭长的田间小路两旁高高的草上的露珠,一走一过打湿了衣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是我喜欢的,苦和累都是幸福的。 农人的忙碌真的是早出晚归,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少有如陶渊明一般看星星叹月亮的,这首诗有其特定的背景,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农人辛劳的一面。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好像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家长就会教孩子背的第一首诗,文字简单朗朗上口,更是因为这首诗里呈现的中华美德——爱惜粮食。中午太阳当空,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可是农民们还要在田地里劳作,脸上的汗珠掉下来洒在禾苗上,一粒粒粮食用农人辛勤的汗水浇灌,所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里暗含打鱼人的艰辛不易。江岸上人来人往说说笑笑,称赞这鲈鱼鲜美,可是他不曾想过渔民过得是怎样的生活,鲜美的鲈鱼如何得来。渔夫们驾着小舟在波涛汹涌的大江上,那一艘艘小船就好像脆弱的叶子一样,时而出现在潮头,时而淹没在波浪之中。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以水为生,靠天吃饭,在浪里翻滚谋生, 这首诗带我们走进了养蚕人家的生活,妇女们侍弄蚕桑到底有多忙?从早忙到晚,好不辛苦,花开时节大家都去郊外赏花,可是蚕妇们却没有这个时间,如果你要教蚕妇们如何赏花作乐,那恐怕富家小姐们都要挨冻了。透过这首诗,其实不难领悟五一我们放假了外出游玩,但是总有人尤其是一些服务业的人要坚守岗位,为更多的人有个愉快的假期而默默奉献着,如果你真的好好体会这首诗,你会感恩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会对服务你的人多了一份礼貌和敬畏。《观刈麦》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后半段也表达了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单从劳动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割麦忙时节,家家户户都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或许没有假期,更没有外出游玩的机会,妇女们准备好干粮,小孩子提着水壶,一家老小,都去割麦子,炎热的天气把背部烤的灼热,可是仍珍惜这夏日长一些,这样能收割捡拾更多的麦穗粒子。还能看到有些个贫苦的妇人,背着孩子,一手捡穗子,一手挎着筐,一幅劳动人民心酸的景象。衣食无忧的我们或许很难想象粮食在田间地头的景象,殊不知我们今天能享受到的一切都离不开劳动者辛勤的汗水。《渭川田家》王维普通田家的生活是怎样的一幅图景,王维这首诗里交代清楚了,夕阳西下,那余晖洒落在村落里,放牛放羊的娃娃们赶着牛羊回来了,老人家在门口等着孩子归来,田鸡鸣叫,麦苗长高,再看看蚕宝宝也日渐长大,桑叶快被吃完了,农夫们扛着锄头回家吃饭,打个照面说说笑笑,这样的情景恬淡美好,自给自足、怡然自乐。现在城市里的人们兴起乡村游,就是回归乡村,找到这种质朴的慢生活方式,暂且放下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在这宁静的乡野体会生命的智慧。五一劳动节,除了放假游玩之外,古往今来,它更大的意义在于倡导对劳动者的赞美,对劳动果实的珍惜,理解各方各业的不易,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对每一位靠双手勤劳致富的人给以敬畏,对每一个乐在当下的幸福倍加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