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推手,先掌握这七大要点

 msj7211 2022-06-16 发布于河北

(一)彼此接触点上,都有我的“耳朵”

既是因敌变化而变化,那么首先要了解敌人的意图,一句话要了解敌情,正如孙于兵法讲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太极拳则特别强调这一点。和对方一接触,就要做到“知被”。所以学习太极拳推手,首要任务是练习“听劲”,仿佛每个接触点都有我的“耳朵”,都有我的“侦察兵”,锻炼推手时,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时时刻刻想到这些接触点,以高度的敏感性,充分发挥这些“侦察兵”的作用,仔细听真看清对方力址的动向和变化,以便迅速运用相应的战术以应敌。

(二)搭手即掤,八法相生

掤劲,是太极拳各种劲的共性特征。太极拳用于交手时,它不主张硬冲、硬拼、硬抗、硬顶,也不许丢,不许逃跑,而是先用一种弹性的、能伸又能屈的、柔韧性的、螺旋式的外撑劲,即掤劲,来接应对方的来力。所以,人们把拥劲作为太极功夫的接手法。这种掤劲不只是表现在手上,而周身处处都有这种棚劲,即陈鑫说的“无处不弹簧”。周身如同充足了气的球体和轮胎,处处皆有弹性外掤劲。

八种方法相生相克,反复锻炼,以丹田内转的离心力带动全身,练得自己感到脚下有根,丹田气壮,内气鼓荡,周身皮毛向外膨胀,感到处处可以引化,处处可以爆发出松活弹抖之太极劲,才算初步“劲上身”了。所以掤劲是太极劲的基本特征。

(三)从锻炼能容、能吞、能引、能化

一般人练推手时,往往是想把对方拒之门外,尤其力气比较大的人,更是恃力而不愿让对方来力近己圈内,或急于将对方发出。这样就很难练出太极拳之引化本领。首先,我们要在精神上树立敢于让对方进来的大无畏精神,敢于近身,气魄要大,胸襟要宽,容量要阔。

(四)谁先合,谁能赢

合,实际上是拿。“拿”者“合手”也,不一定是靠一只手去拿住对方,而是从总体上控制对方、包住对方、笼住对方。或用一手、或用双手、或用双臂、或用双肘、或用一手一肘、或用肘弯里侧夹住对方、或上下配合别住对方……总之,凡是使对方处于背势者,都属下拿,都属于合。

(五)化打合一,引进合一,点线合一

太极拳往往讲求引化为先,先引化而后发放,其实这是初级功夫。高级功夫应该是化打合一,引进合一,化就是打,打就是化,使引化与进击同步化,统一行动,方为妙术。

(六)依靠丹田内转的离心力,发挥人体立体螺旋之威力

人们常常把太极劲比做漩涡、旋风、钻头、龙卷风,所谓发劲,即依靠这种人体立体螺旋力量,把敌人放出去,这是对的。练太极拳就是要练成周身处处都是球,使来力感到触处有圆;处处球切球;处处被滑掉,被摔出。平时练习推手,不论进退、化发,都要锻炼走螺旋劲,腰如门轴,双手如'转子门',充分发挥腰部的离心力,使对方感到处处背势,非输不可。

(七)三节相应,节节打人

太极拳所以能以柔取胜,以柔克刚,其关键在于全身筋骨节节放松,劲力书节贯串。因敌变化节节交替运用,节节可化,节节可打,全身所有关节都非常松柔、灵活而有力。小至手指各个关节,大至上中下三盘,以及手、腕、肘、肩、胸、背、胯、腿、膝、脚,各个部位都可以打人。所谓“挨到何处何处击”者也。主要之处在于应敌时能不能随机应变,三节互用,三节、及至九节,能灵活交替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