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月江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ZmlZwh 2022-06-1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李守白-海派重彩-《窗前雨》2008年
00:图片

六月江南,荡涤岁月的缤纷雨季

图片

时至六月,上海的天空开始下起了一场又一场绵绵细雨,它们飘飘洒洒地落下,催熟了圆润的青梅。

古人常说:“梅熟而雨曰梅雨。作为酷夏前最后一抹清凉,梅雨给了江南独有的清澈。这个季节的雨,或轻柔细腻,或大气雄浑,如一首五言七律,飘散在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之间,泼洒成一幅笔意丰满的水墨诗画。让人不禁想吟诗一首:“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图片
李守白-海派重彩-《水乡雨》2008年
江南梅雨,因“梅”而得名。六月,正值梅子黄熟的时节,因而此时的绵雨也被称为“梅雨”或是“黄梅雨”。宋代诗人范成大就曾作诗曰:“窗前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用来发出对春去夏来的感叹。

梅雨江南是湿润的,滴滴嗒嗒、淅淅沥沥,富有水气,如梦如幻。或许正因为此,才造就了江南人在外人看来总是多愁善感、柔情含蓄的性格。

图片

李守白-海派重彩-《水乡细雨》2008年

梅雨江南,总会让人不禁地想起一位水灵灵的女子。随着滴水的飞檐,涟漪阵阵的河道,长满青苔的石桥,婉约油亮的青石板小巷,一位娉娉婷婷的江南女子飘摇而过。她撑着一把油纸伞,在细若琴弦的雨中渐行渐远,青丝和肩头不经意间被雨水濡湿,心灵却因为这份濡湿而温润鲜活。

驻步远望,屋舍、行人、树木、山影,影影绰绰,宛如西方印象派大师的杰作,只有色彩在移动,在变幻。江南豪雨,轰然而作,将几十里、几百里乃至数千里浸泡在浓郁花香中的江南,笔意淋漓地写成一幅烟柳飞鸟图,让整个吴天越地,密匝匝、透湿湿地过了一个泼水节。仿若万籁俱寂,唯有清风拂面!

图片

李守白-海派重彩-《傍水人家》2008年
“云满青山樵声幽,烟波江上打渔舟。水映新荷凝玉露,风吹紫燕聚檐头。琴曲沉沉如雾散,箫声淡淡似泉流。一瓣心香寄明月,江南梅雨无限愁。”无论轻柔和激昂,沉闷的夏天,都因着这雨季,变得生动和多情了起来。

江南的梅雨,就像是一首千年写不完的诗,叙述难以言表的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