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父母,你是哪个等级?你想当哪个等级?

 新用户37962335 2022-06-16 发布于湖南
初心


ENTER TITLE

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幸福、健康、善良、睿智,最关键的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优秀!

那作为成年人我们也见过形形色色的大人:有的人虽然成功却很空虚;有的人虽然有出息却又不幸福;家庭也不和睦,每天都为了各种各样的事,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完全不享受生活、享受一个人活着应该有意义感!有的人虽然不富裕,依然能有坚韧的、有志气的、有韧性的开心的生活着!有的人虽然富裕,却觉得人生早已没有意义!还有很多、很多在生活拼命挣扎,活着的意义似乎只是苟活着……

而我自己就是强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让自己的幸福的能力,能积极感受生活的意义,能爱自己也爱别人的爱的能力……

重要的是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

我一直在想,怎么做到!因为自己成长的环境中,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幸福感、优秀程度的掌控能力是非常弱的,可以说是无助的、听天由命的,但到了自己的孩子,我希望我能帮到孩子更接近那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

肯定是有办法的,否则为什么科学家的孩子怎么会更容易称为科学家呢(比如居里夫人)!医生的孩子为什么更偏向于医生呢!和睦的家庭的子女家家庭更和睦!

抱着这样的心去摸索、去找改变的方法;通过自己近三年当父母的自我成长,总结了当父母的四种境界!

父母的,应该说是家长的四个等级:

盲目

ENTER TITLE

第一个等级:盲目型

这种家长养育孩子全凭直觉、凭借最原始的原生家庭带给父母的那种感觉,然后将此延续下去!

盲目型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追着孩子喂饭,对孩子事无巨细都包办;说孩子是赔钱货、懒鬼……;对孩子有求必应……;

盲目型的家长看到的就只是此时此刻:孩子吃饱、不哭不闹、听我的话……不是这时期的父母不愿意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而是想不到!想不到自己哪些行为、哪些语言、哪些神情……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盲目型的家长容易陷入两个状态:

1、认为孩子都是自己长大成人成才的,靠天,父母改变不了什么的,做了也是白做,还可能会有反作用!

2、孩子天生就聪明,肯定会有出息的!

盲目型的家长占我们生活中父母的绝大部分,属于纯天然的吧!可能在原始、古老的社会,信息没这么发达,孩子受影响的范围非常窄的地方,或许养育的孩子都是敦厚老实又淳朴的!但现在似乎没那么简单了!所以盲目型的父母的孩子成才、心理的健康真的纯靠运气吧!

说说我的盲目期:

我刚开始带果冻的时候,听到果冻哭,我下意识的非常烦躁,好想把她丢掉。然后嘴里还念念有词的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然后我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就是会把果冻撇开,伤心的果冻想寻求抱抱、安慰,而我却还一把推开她。而我的这种处理方式、这种感受就是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当我意识到了,我才会有意识的去改变。从原来频率很高的推搡,到现在频率非常低的推搡,已经是我的一个巨大进步了!

原生家庭给我育儿的影响,还有一件印象很深就是,当我自己累了、烦躁了,我会对果冻极度失去耐心。是的,是“极度”,就会对果冻大叫:“我很累啦!我要睡觉啦!”虽然我的语言在表达我的情绪、想法,但我的神情、那种可怕的神情依然原自我的原生家庭!

……

这种随性的(随自己原有的方式)来养育孩子是盲目的:原有的方式绝大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对孩子是好或是坏的影响,自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我最初始的感受就是:自己对生活一无所知,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幸福起来,而我不喜欢我的孩子遇到跟我同样的困境,这是促使我改变的最初想法!

我起初是看不到果冻的反应的、也感受不到的,当我自己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时,我才发现果冻的那种无助感,才发现果冻生气时更我如出一辙!

焦虑
ENTER TITLE

第二个等级:焦虑

焦虑型的家长稍有意识,就是知道孩子还需要靠后天的培养,知道需要改变自己的育儿观念、育儿理念,追求时代的科学育儿。但由于自己没有底,听风就是雨。

东拼西凑:有人说“每天跟孩子说这8句话,孩子一定学习成绩好”,然后就每天认认真真跟孩子说那8句话;有人说学这个,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屁颠屁颠就去报名了!有人说3岁之前,孩子一定要学这个兴趣班,赶紧给孩子安排上了;有人说孩子一定不能打、不能骂、不能吼,那对孩子是汗毛都不敢碰……

养娃就如履薄冰、小心谨慎!

结果就成了商业的牺牲品!多年之后,家里除了多了很多玩具、报了很多课,孩子累、父母累,什么也没留下……几年之后,该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孩子该迷茫的依然迷茫!

说说我的焦虑期:

我记得果冻1岁半的时候,我初次接触了一个词:“延迟满足”。当时,我大概了解了一下它的大意:就是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棉花糖的实验:给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发糖吃,先是发一颗,并告诉孩子:“如果能坚持10分不吃,那我回来之后,就会给你再加一颗糖;如果你现在吃了,那待会就不会给你多加一颗”。实验者对这些孩子进行追踪,发现那些能坚持等到两颗糖的孩子学业成绩更好、生活更幸福、也更成功。

由此呢?在育儿界呢,就掀起了一种“延迟满足”的育儿风。明明可以让孩子现在吃的,故意刁难孩子说要再坚持10分才吃……

是的,这种事,我也做过!有一段时间,我故意带果冻去爬山,故意在山脚就给她糖并告诉她等她爬到山顶,就可以吃掉手中的糖了,全程我并没有教她什么技巧去控制自己,只是语言上的“鞭策”……

虽然果冻做到了,那段时间,我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孩子一定就有出息!后来接触越多育儿的内容、更全面的了解育儿之后,发现自己的做法,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站在一个正常人的角度)其实就是故意刁难,挺过分的,特别这还是自己妈妈……

应对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想办法让自己知道更多、了解更多;而不是期望把孩子交给别人,希望别人的只言片语就能教好自家的孩子!

严苛
ENTER TITLE

  第三个等级:严苛型

这一类父母,对育儿还是处于很积极的态度的。知道孩子的自控力、自律、自主性……看起来也是尊重孩子的,但对待孩子很机械化。就好像拿着一个个豆腐模具,去做一个个方形豆腐!

拿着一个个行为的模板去框孩子!这类父母并非缺乏知识,很多这类父母都是医生、老师、教授……

影响最深的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以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

听起来很酷、很好的感觉!而实际上他也是这么养育他的孩子的,然而他的孩子们却并没有那么幸运!

大儿子雷纳无法摆脱心理阴影,在30岁的时候自杀了;二儿子无法忍耐家庭,离家出走成为了流浪汉;女儿也曾多次自杀。此外,这种影响还延续到了第三代,华生的外孙女也有严重自杀倾向,还喜欢酗酒来掩盖心理阴影。

严苛型的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外在表现出来的行为,强调孩子需要“成功”、“有出息”却忘了人活着也要有意义、享受人生的快乐!

这一类型的家庭下的孩子很容易走入极端!

说说我的严苛期:

在果冻10个月左右,那时候正是对外界非常有兴趣的时期,什么东西都喜欢摸、喜欢抓,然后放嘴里去感受。而那个时候,我竟然开始给果冻餐桌礼仪的训练,以为规则就是要从小养成。然后果冻往大家吃的菜碗里面直接抓菜吃起来,我竟然打她的小手手了!

哎!想想自己曾经也是老师,对待孩子依然是非常机械式的!听话、乖就是好孩子,调皮捣蛋就是坏孩子!这种刻板印象深入我的骨髓!

当然,通过我自己反思,这些都改变了,我开始逐渐进入了第四阶段。

心中有数
ENTER TITLE

第四阶段:有数

也即心中有数,知道为什么有人打孩子能打出“有出息”,有人打孩子却越打越皮;知道孩子的调皮背后的深层原因;知道有自律、自控力、自主性……,更知道自己的哪些引导方式能让孩子朝这些方向发展,哪些是不能像这方面发展的!

说说我的心中有数期:

就如我上面说到的例子中,我对果冻的情绪表达。刚开始看育儿书的时候,书中说,父母也是人,需要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对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有帮助的。然后当我累了、想睡觉时,我以前都是这么说的:“果冻,我累了,我要睡觉呢!不要再吵了!你吵的我没法睡觉了!”

结果,果冻经常也变成了我说话发方式了,然后她自己不想做的事就回我一句:“我累了,妈妈来”,然后躺平了!

而更好的表达情绪的做法是:“妈妈忙忙碌碌一天了,现在听你叽叽喳喳叽叽喳喳,一会踩到我的手,一会踩到我的肚子,我真的好难受,这让我没办法入睡”

前者我教会果冻的是逃避责任,后者我教会的是果冻体贴他人!

再如,吃饭,以前我喜欢用比赛:“看谁吃的又快又多”,让果冻只关注比赛了,而忘了吃饭的真正意义,一直逼迫果冻吃饭;后来,我知道吃饭不应该只关注孩子吃饭上,更多的还体现孩子自主性、能力感、对食物的形状、味道等感知,而这些都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将来入学,看似不相关,却有很大的联系,这些我都能看的到。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上帝视角”,可以俯瞰全局,这也是育儿的最高境界!

期望
ENTER TITLE

图片的最左侧我画了一个向上的箭头,为什么呢?

这是我们每位父母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一直可以去朝上改变的。每个人都可以达到顶端!让我们的孩子的世界更美丽!虽然这个过程起起伏伏、进进退退,呈现出螺旋式上升,但不断的努力终究会达到最顶端。可能有的人花一年、有的人花两年、还有的人三年、五年、十年……只要我们一直努力的改变,我们总会达到彼岸,去帮孩子成就更好的自己,帮孩子活出更灿烂的人生!

交流育儿育儿烦恼,咱们一起聊一聊加阿丽微信或留言,欢迎!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