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宣德青花瓷器去哪里出手?宣德青花海水腾龙纹小罐赏析

 瓷极 2022-06-16 发布于广东

  明永乐至宣德初期 青花海水腾龙纹小罐 成交价:HKD 26,575,000

出版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香港,1993年,图版80 《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编号35

罐直口圆唇,短颈丰肩。平底,底内呈二级台阶形。肩饰卷草纹一周,腹绘翼龙一双,飞跃于云海之间。龙昂首张口,龙发后飘,无足,以前足为翼,后足为鳍。隙地绘如意飘带云,近地处饰波涛汹涌的海水纹。胎骨细白坚致,青花发色浓艳,釉色莹润泛青,器内可见腹部有制作时留下的横向接痕,地无釉处有浅褐色斑点。

来源

仇焱之收藏(1910-1980年)

赵从衍收藏(1912-1999年)

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编号227

展览

《中国青花瓷器》,香港东方陶瓷学会,香港大会堂/香港博物美术馆,1975年,编号16

《赵从衍家族基金会珍藏明清瓷器展览图录》,香港艺术馆,香港,1978年,编号13

《天民楼藏瓷》,香港艺术馆,香港,1987年,编号18

《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美术馆,台北,1992年,编号34

《天民楼青花瓷特展》,上海博物馆,上海,1996年

相关资料

明代御窑瑰宝

康蕊君

此罐小巧可人,所绘应龙威猛有力,却不失柔美,观而察其雅,触可感其盈,蕴涵明初景德镇御窑含蓄尚风。此类小罐,寥寥可数,此器更或乃永乐(1403-1424年)孤品,堪称瑰宝。水波应龙之纹,宣德(1426-1435年)及成化(1465-1487年)御窑虽有烧制,此后竭止,始终罕稀,极为难得。

此类水浪应龙纹早见于永乐一朝,但其细节变化多样,如此罐上所饰应龙,生有鱼鳍,背却长翅,乘浪而翔,甚罕。半鱼半龙,乃鱼正化身成龙之貌,是为「鱼龙」,象征鱼跃龙门、及第登科。宣德大缸,有饰相类应龙者,形态、细节有异,却不减矫健威猛,其中一例属大维德爵士旧藏,图见《东洋陶磁大观》,东京、纽约及旧金山,1980-82年,卷6,编号95,或参考香港苏富比售出之例,1997年11月5日,编号1403。其他应龙多缺鱼鳍,前足三爪,龙尾或延展蜷曲,雅致若卷草,正如1989年5月16日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之永乐罐,编号112,后刊于《香港苏富比三十年》,香港,2003年,编号211。琵金顿旧藏宣德高足杯上应龙,前足四爪,也可资对比,2016年4月6日售于香港苏富比,编号24。

朱汤生在1978年赵从衍展览图录中把此罐定为永乐年制,1987年天民楼图录也依循过往断代,但耿宝昌却在1993年出版专著中把它归纳为宣德之物。有一纹饰相类之应龙罐,署有宣德年制款,可悉确乃宣窑所出,该罐早于1983年12月14-16日于伦敦佳士得拍出,编号407,后两度在香港苏富比易手,2006年4月10日,编号1663及2008年4月11日,编号2931(图一)。然而宣德年款罐例与此器有明显分别,论器形,前者下腹稍形内敛,论绘饰,带款例留白较多,水浪纹稍为拘谨,略呈公式化。年代相同之器,风格大多接近,况且学界已知永宣二朝图案嬗变微妙,据前述之细节差异,加上此罐无款,论年代,虽未能排除宣德所制,但定为永乐似乎更为合适。

成化年间且有带款应龙纹罐,其器肩更形宽广,纹饰布局较工整,青料发色也较均匀。参考两例,一为 Sedgwick 旧藏,现存纽约亚洲协会,图见 Denise Patry Leidy,《Treasures of Asian Art: The Asia Society’s Mr. and Mrs. John D. Rockefeller 3rd Collection》,纽约,1994年,图版189(图二),另一罐则曾展于《求知雅集珍藏中国古陶瓷展》,香港,1981年,编号70。

不论年代,此类应龙纹罐皆具台阶式底,而非一般惯见之平底。半个世纪以前,在缺乏明代出土器物数据的情况下,学界曾倡议把所有台阶式底器断为宣德以后之物(Margaret Medley,〈Re-Grouping 15th Century Blue and White〉,《东方陶瓷学会汇刊》,卷34,1962-63年,页83-96),但此论没有得到后来考古发掘数据的支持,现已普遍遭推翻。台阶式底的出现倏忽,延烧数代后又骤然消失无踪,纵使学界对其来源尚未有定案,但台阶有减少器底厚度之益,或为与烧制技术相关之特征。龙泉青瓷中,有先在厚底削孔、后再釉接泥板之例,其用意或与此同。

艺术品经纪人肖生:18575567397

相类应龙纹罐,虽有不同年代者,但两岸故宫收藏中却不存一例,可悉其稀。应龙已足珍,即使只谈器形,如此明初御窑小罐也甚罕见。

入藏天民楼以前,此罐曾为香港重要中国艺术收藏家赵从衍(1912-1999年)所蓄。赵氏乃一代船王兼香港地产大亨,购藏中国艺术品数十载,除瓷器外,并集中国古代书画及玉器。赵氏珍藏,其中一百件明清瓷器1978年在香港艺术馆展出,及至1986及1987年经苏富比举行的两场拍卖会释出,葛士翘藉此购得此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