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700余公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连通南北交通与运输的大动脉,“万艘龙舸绿丝间”,无数的粮食、丝绸等物资经由这条水路运抵统治者所在的区域。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洛阳至今还保存着通济渠(洛阳段)、含嘉仓、回洛仓、天津桥、隋唐洛阳城等大量珍贵的运河遗产。 图一.隋唐大运河图。 图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全景 屋顶连绵起伏,远观若隋唐宫殿建筑群的天际线。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 图三.巨型浮雕作品《国脉》。 占据三面墙体、高约15米、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巨型浮雕作品《国脉》让人瞬间穿越。它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最大尺寸的浮雕作品。浮雕中还镶嵌着模拟运河形态的LED屏幕,屏幕上放映着运河之上千帆驶过的动画视频。 图四.唐三彩天王俑。 图五.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 洛阳老城东北区域即隋唐时期最大的国家粮仓——含嘉仓所在地。目前已探明仓城遗址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可储粮1万石以上。在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就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足见我们的先人对粮食保障的重视。人们在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发芽。[大笑] 图六.含嘉仓刻铭砖。 这块砖出土于一座编号为19的粮窖,它的位置应当是“东门从南第二十三行从西第五窖”,仓窖内所存放的粮食是从苏州租的糙米白米“一万三××十五石”,此外,砖上还明确记载着存入日期,仓吏姓名等。 图七.粮食标本。 图八.洛阳运河一号沉船。 这艘船由13个船舱组成,船的首尾设置有生活仓,其中一个生活舱的地板上还发现有生火做饭熏烧的痕迹,中部是货仓。 图九. 唐 ·“诸道盐铁使”铜印 。 唐代铜质官印,橛钮。通高50 毫米,印面纵61 毫米,横61 毫米。断代下限为唐代晚期。 ![]() ![]() ![]() ![]() ![]() ![]() ![]() ![]() ![]() |
|
来自: 河洛娃 > 《洛阳隋唐大运河遗址及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