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顺河路

 黑扭 2022-06-16 发布于安徽

    郑州有很多以山河命名的路。据说,以山命名的都是南北走向,例如嵩山路、华山路,以河命名的都是东西走向,比如黄河路、汝河路、淮河路。

    顺河路大概也是这样一条路。

    这条3公里长的郑州老街,紧傍着金水河,东接玉凤路,西到人民路,跨越紫荆山路、未来路等主干道。路不宽、街面乱、两边住宅已有年头,它有着典型的街道式城市生活方式。

图片

    自从1953年黄委搬到金水路11号以后,顺河路就和黄委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沿路「黄河」元素众多。多少年来,许多黄河人的生活和故事都沿着这条路展开。

    这条路两侧有很多黄委的单位,从西向东,黄科院、经管局、黄河中学、黄河医院、服务局房管处、河南局信息中心……依次排列,黄委机关和黄河设计院都在咫尺相望间。

图片

      顺河路的西头是黄科院,已经有70多年历史了,是高学历科研人员的聚集地,不仅有很多的硕士、博士在这里从事黄河防洪减灾、河流泥沙研究、水土保持、数字孪生黄河等科研工作,而且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风吹过,学术气息扑面而来。

图片

     往东过了马路就是黄河中学,最初叫黄委会中学,也有六十多年历史,是伴随人民治黄事业发展一路走来的老学校。曾经有段时间受到郑州市修地铁的影响,学校搬到了黄委综合楼对面,现在又回到原址,综合楼对面变成了小公园。虽然学校改名为黄河中学,但是现在重点发展的是小学部。一届届黄河学子在黄河特色文化的陶冶浸润下成长成材,学成后带着黄河人特有的气度风范投身治黄,亦或走向四方。

图片

     十字路口处的黄委综合楼,一直都在发挥着综合性功能,身兼青年职工公寓、办公、经营等多种角色,早年很多分配到黄委的单身职工,都会安排在综合楼过渡。楼下营业十几年的延庆观炸鸡、“老年食堂”王春光……都是老街里的美食,为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图片

     黄河医院规模不算很大,作为一家行业医院,不仅为治黄重大活动、黄河防汛抢险和职工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在抗疫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附近社区居民提供了许多方便,做核酸、体检、打疫苗和看小伤小病,走路几分钟就到,基本不会排长队。

图片

    顺河路37、43、45和48号院,都是黄委家属院。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曾经在黄委系统工作、作出了历史贡献的“老黄河”,或者现在正在黄河上工作的青壮年,他们对于黄河有着独特的情感。

     每天清晨,年轻人从这里出发,奔赴各自工作岗位,孩子们在周边的黄委会幼儿园、幸福河和黄河中学读书,老人去黄河生活广场买菜,在根深叶茂的法桐树下散步,到紫荆山公园遛弯,在体育器材处活动下胳膊腿儿,或者坐在黄河主题壁画墙下晒太阳。

图片
图片
图片

     顺河路上有很多小店,五金店、修车店、小吃店、水果店、文具店、鲜肉店……看不出规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列组合,涵盖日常所需,连接千家万户,实现了十分钟消费自由,方便、舒服又带劲儿。尤其是大红招牌的“黄委会理发店”格外喜庆,看招牌名儿也倍觉亲切,大概周边很多男同志的平头和阿姨们的烫发都出自这里。最牛的是理发店里还有黄委原主任袁隆和治河专家徐福龄的题词,可见也是老字号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路看来,愈发感到,这是一个烟火气息浓郁且归属感强烈的地方。

     随着城市化改造的进程,顺河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些黄河人搬离,但是更多的黄河人在回归和坚守。许多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如今孩子又在这里成长,这条路承载着多少黄河人的记忆。

     时间行走,晨起晚归。百米外金水路上车水马龙,车辆呼啸而过,黄委机关大楼灯光星星点点,人们行色匆匆。黄河人忙碌了一天,沿着顺河路回到家里,三口之家或是四世同堂,一汤一饭,日暮人间暖的烟火,为生活增添许多滋味与亮色。

      生活平凡无奇,但所见皆是喜悦的姿态,微小而闪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