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生帖》为宋代书法家蔡襄所书,作于皇祐三年(1051),为一部草书尺牍。其草书潇洒清丽,似晋宋间人风韵,为王献之外拓笔法。回旋流转,又时见斩截顿挫,柔中有刚。 【释文:襄,示及新记,当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笔颇精,河】 ![]() 此帖纵29.8cm,横50.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用笔潇洒劲逸,结体欹正大小,重轻疏密,随心所至,一气呵成。 黄庭坚曰:“君谟真行简札甚秀丽,能入永兴(虞世南)之室” 【南公书非散卓不可为,昔尝惠两管者,大佳】 ![]() 此帖是用宋代出现的无心散卓笔书写。 沈括《梦溪笔谈》:“近岁蔡君谟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蔡襄自谓:“每落笔为飞草书,但觉烟云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殊可骇也,静而观之,神情欢欣,可喜耳。” 【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纯遂物故,殊可痛怀,】 ![]() 《陶生帖》正是以散卓笔写的“飞草书”,是蔡襄诸体中最奔放之作。从帖中内容可以探悉到作者感叹世事无常,人生之事无法预料。以朋友谈心的形式,用情真意切的言语,在短短数十行字中,体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千年之下,依旧动人。 【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须还,草草奉意疏略。】 ![]() 蔡襄的草书,取法高古。他能作章草,精劲典雅,所作今草不激不励而又无拘无束。他在运笔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谦和而洒脱的君子风度。 【五月十一日,襄顿首。家属并安。楚掾旦夕行。】 ![]() 《陶生帖》流传至今已九百多年,经项笃寿、项子京,安奇等人递藏,后入清内府。可谓流传有绪,保存完好。 你还喜欢蔡襄的哪些作品?评论区告诉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