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胖:1亿人点赞的董宇辉,“破圈卖米”的秘笈叫“氛围”

 靠你了谭胖 2022-06-16 发布于北京

董宇辉说:

“太阳光到达地球都需要8分钟,那可是宇宙的第一速度。”

这句话可以让人感到平静和温暖。

如果他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孩子,高大帅气、海外留学背景,很多人会羡慕,会想着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他出生于一个陕西普通的农村家庭,让很多人相信知识绝对可以改变命运,读书也可以改变人生。足够努力并心无邪念,即便是“寒门”也能有些成就。

在“卷无可卷”的时代似乎唤醒了一些人心里的激情。

也许这也是他忽然爆红的原因:

人们需要一个偶像,这个偶像可以激励自己“日子还能过,不要再躺平”。

1

我说董宇辉是直播界的清流,不是因为他喜欢讲哲学或双语带货,而是他一直在劝别人理性消费,东西买多了就退。

跟一些动辄在直播间里嘶吼“赶紧买啊,都是便宜货……不是,是贴本货啊!”的主播相比,感觉他卖东西是副业,主业是鸡汤文主播。

但随即发现他又区别于善于讲解“情感十八式”那种人,在卖东西的过程中他会分享一些人生哲学、诗词歌舞,山河星辰脱口而出,华丽辞藻信手拈来。

你说这个多少钱?他说不急,我先跟你分享我的故事,所以我昨天晚上在他直播间里驻足了两个小时,我觉得我喜欢听他讲故事,因为他分享的故事很有质感,个人经历+随笔所感,能引起不少人的共情。董宇辉没有说“我手里趁多少W,有几辆车,买了几套房子”,无论他分享什么你能感到他始终在表明自己的观念:

“狗有狗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我活得很踏实,因为我是人。”

至于是不是“中关村周杰伦”我不好评价,但他那种不卑不亢、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状态很是清爽。

以上,无论是否是有目的的包装和噱头,起码感觉不油腻,不会一进来就感到莫名的躁动和想要随手划走的不屑。

我想不少人也跟我有同样的想法。

2

一个赚钱的目的性不强的人恰恰成了当红流量。

刚才看完媒体对他的采访。

如他所说:

“大家看到我,想到的是自己年轻时的快乐、无忧无虑、家人陪伴,不必为了现实的琐碎而焦虑不安。我如这座城市水泥森林里每个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一样,出身北纬,天生要强。渴望被认可、被理解、被尊重,虽平凡笨拙,但因为心里有爱的人,所以身披铠甲,一往无前。”

风格有些“毛不易”,诗意且慢行,和他在直播间里的节奏一样,轻缓、雅致。

你以为他在卖米,结果他在卖文化。

可能当下良莠不齐的直播卖货总让人哭笑不得,至于先前一些“头部”的“事发”又打破了财富神话,所以忽然出现这么一个“我卖的是一日三餐,人间烟火”的董宇辉,大家会惊艳并赞叹。

苦于没有好主播久矣,他出现了,诗词歌赋、人生哲学,双语带货。但直播间里最刺激大家的还是情怀,是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氛围:

人们下单换知识,互相都没“占便宜”,你得到了满足,他传播了知识。

可能任何平台发展到最后都是文化的比拼,因为文化的生命力才持久。

至于董宇辉,或许能让很多苦苦挣扎的人有所启发:

他不是在让人买东西,是让人看重当下的相遇。

3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人开始悟道说法,大家似乎在找寻一种心态去适应当下的环境,董宇辉会引用一些诗人、作家的词句展现人生百态以及豁达的心境。

可能这也是他比较能够吸引人的地方:

你来卖东西还能听我讲情怀,买不买的另说,我给你“传道”!

于是在他的直播间里,你不是傻子,只是个朋友。

也许离开直播间后再也不会进入,可他总要给你留一些念想,让你还想看看他还有哪些人生启迪。

那么转入其它直播间呢?

假到不能再假的“主播和供货方现场争吵”、貌似淳朴的炖血肠大哥、搔首弄姿唱小曲的大姐姐,还有飙脏话博江湖兄弟一笑的小弟弟们依然彼此龙争虎斗。

但他们都恨不得你把他挤压十年的存货一扫而空,在他们嘴里满世界都是“老铁”、“沾本儿就卖”,等你豪爽地下单之后,回过味儿来似乎买了个寂寞,而且你还听不到一句实话。

那么你只能再次与董宇辉相遇,至少他缺乏“目的性”,你感觉不到他想赚你的钱,甚至他希望你少买点东西,拒绝肤浅的“消费主义”,把精力和时间放在阅读上,也许他会告诉你这个字怎么念,但他不会跟你说“沾本儿就卖”,还时不时地自我调侃:

“我一个农村孩子能读书,还能凭知识赚钱,生活真好。”

也许这种感悟有人能体会,只是瞬间被淹没在弥漫于网络的喧闹和浮躁中,来不及细品。只是当董宇辉那张一点也不英俊的脸出现时,人们才会多少有些感动:

哦!我们同是天涯不沦落人啊!

4

结 语

不得不说,直播间真是个神奇的存在,谈笑间罗永浩还掉了他欠下的六亿债务,顶流主播一个人的营业额定顶上几家上市公司。

如今在这个手机上的方寸之地,俞校长带着几万新东方的老师们转型卖起了农产品,自嘲力十足、出口成章的董宇辉也横空出世。

抛开商业逻辑和包装思维,不妨把这些看成一场理想主义的救赎。跳脱于媒体报道和网友热捧,这种教科书式的绝地求生已经让人看到了文化的价值:

买东西未必能给人带来幸福感,大家关心的是和谁一起买,还有——

向谁买?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