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双减”推进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的重点计划为推进实施“双减”工作,我校深刻领会“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 ,把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作为重要措施,切实扛牢责任,着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双减”工作推进总结: (一)不断学习“双减”政策深入了解“双减”政策,才能正确地落实政策。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双减”工作意见,省、市“双减”工作要求, 更新陈旧观念;讨论制定本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五项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召开“双减”工作专题家长座谈会 ,广泛听取家长意见,优化方案,宣传国家“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学校“双减”工作内容、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应承担的责任。(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紧抓质量提升这个“魂”,专注教研,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上积极探索。一是安排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呈现“双减”新政下的学 思融通高效课堂;二是要求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以生为本,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训练到位,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努力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 论声”的高效课堂;三是关注年青教师、新转岗教师,管理人员与结对师傅“推门听课”,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助力他们提升业务水平。(三) 全科优化作业设计出台作业管理规定,教导处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学校分管领导及教导处定期做好作业情况 调控与反馈。在线上教学阶段分年级组、教研组集中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线上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大家分享了好的作业 设计与管理的经验,研讨了在作业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的困惑。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努力提高作业实效。各科教师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作 业原则,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随堂练习,即做即批,做好记录,提高作业实效;分层设计家庭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作业 方式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机会,注重能力培养。(四)深入保障课后服务精准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指导,结合学校实际 ,发放课后服务工作《告家长书》,了解家长需求;紧扣“双减”本质,召开推进会议,按照边实施边改进,优化服务内容,合理配置时间,真正做 到贴合家长需求,为民办实事;着力探索“5+2”模式,在校解决学生作业问题,解放时间,释放空间,给学生足够多的阅读、运动、劳动等发展 、成长机会。二、下一步的重点计划(一)建立“双减”工作推进的长效机制探索“双减”落实落细机制,分层递进落实,完善责任落实、制 度保障、家校协同、督导检查、社会监督机制,深化教育教改。着力抓好配套措施落实,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坚持协同、统筹推进,切实形成推动 任务落实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家长学校为载体,打造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网络,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宣传解读力度,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育儿观、人才观,凝聚教育共识,缓解教育焦虑。(二)制订作业 设计原则1、作业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口头、书面或实践性作业等形式。2、优化题目结构,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迁移 旧知识,内化新知识,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作业的过程是检查学生学习新知效果的过程,更是不同阶层内化理解知识、探索新知的过程。3、从严控 制考试次数和内容。每学期期中、期末共2次统一考试。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考试命题应当由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 要求,科学把握试题的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三)在控制作业量上下功夫。彻底扭转学校作业数量过多、机械重复过多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 首要任务。“双减”工作落实意义重大深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五项”管理,加大“课后服务”力度,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不断形成具体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