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三境界:看远、看开、看淡

 kenny9876 2022-06-16 发布于福建
Image
作者:哲学君·子木
来源:哲学人生网(ID: zxrsnet)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有人说功成名就是幸福,有人说淡泊名利是幸福。

生命的旅途长而远阔,幸福的模样也多而丰富。

众生百相,经历不同,认知有所差异也实属正常。

正如周国平说:“幸福其实是我们所有人努力追求的东西,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

但人至中年,体会了人情冷暖,见过了风霜雨雪,回过头来看,幸福其实很简单,做到以下三点。

01

看远

《孟子·尽心上》中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不断登高,才能望远。

人只有格局广大,视野远望,才能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高屋建瓴。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的女子,跟随丈夫来到其驻地生活,但当地位于沙漠之上,气候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丈夫每日要进行训练,她初来这边人生地不熟,除了环境的恶劣还要适应一个人的孤独。

每天都感觉异常难受,于是她写信给父母抱怨,想要尽早离开这个地方,即便回去要忍受相思之苦,也好过在这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的回信只有一句话:

“两个人同时从监狱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了繁星。”

起初,她不太理解父亲的用意,几番思考之后,她深感惭愧,决定留下来去找寻生命中的繁星。

她一改往日的愁云满面,走出房子与当地的居民积极交流,广交朋友。

和大家熟悉后她了解到虽然此地生活条件艰苦,但人们都乐观向上,热情好客,有着开朗的性格和远大的生活目标。

在当地人心里,人生一定要超前看,朝远看,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困境,否则生活永远沮丧惆怅。

通过了解她逐渐喜欢上了这里,了解当地的求知欲望也与日俱增,利用闲暇时间,她观察记录沙漠动植物的生存状况,了解当地的习俗惯例。

两年后,一本名叫《快乐的城堡》的书发行,迅速畅销全球,而这名女子就是著名作家塞尔玛。

人生如棋,想要成功,不仅需要步步为营的智谋,更需要远观全局的视野。

学会看远,才能摆脱桎梏身心的困境,

学会看远,才能拥有追寻幸福的底气。

正如塞尔玛父亲的那两句话:

生活的真相需要自己去追寻,幸福需要自己去把握,哪怕当前处境艰难,也要懂得远望,在远望中我们才能看到人生的繁星烁烁。

Image

02

看开

有位商人,花重金求得一副国画名家俞仲林画的牡丹图。

因为俞仲林画的牡丹栩栩如生,在业内有很高的声誉,商人就将牡丹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但有一天,一位朋友来访,看到此画,却直呼不吉利,商人疑惑不已,急问为何?

朋友说:“牡丹是国花,代表着富贵如意,但是此画却只有半朵牡丹,缺了半朵,岂不是富贵不全,如意不来的意思。”

商人稍加思考,也深觉不妥,就撤下画作,几经周折找到俞仲林,想让他补全画作或者重新绘制一幅。

俞仲林听完他的解释后,笑着提起笔,在原画的基础上写了“富贵无边”四个字,解释道:“牡丹代表着富贵,只画一边,也是富贵无边的意思啊。”

旁边的众人听后,都深觉有理并鼓起掌来。

商人听他这样解释,也深表赞同,就高高兴兴将原画拿回去重新挂起来。

人生最好的活法其实是看开,无论什么事,将心打开,不要拘泥于他人的言辞,不要让你的幸福感被别人所影响。

正如那副牡丹图,画是同一幅画,但看画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

缪尔说:“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必皱眉视你;笑着看它,它必笑着看你。”

人生终归活得是一种心境。

看不开的人总会将自己囿于世俗的框架,郁郁寡欢,

而看开的人却能跳脱出思维定式,更易拥抱快乐和幸福。

把很多事情看开一些,换个角度去想,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少一些纠结,多一些释然,世间万物皆很美。

人生事,学会看开,看开才能顺心。

Image

03

看淡

作家林清玄写道:“看开是福,看淡是幸。”

在生活的调味剂里摸爬滚打,我们总会品尝各种酸甜苦辣,与其锱铢必较,耿耿于怀,不如选择放下,学会看淡。

人生无常,悲喜交织,苦乐参半,学会凡事看淡,或许更能恰逢生命中的美好。

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不断,漂泊不定,经历多次被贬后,从他的诗词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他豁达的人生信念。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他住在一间破落的小屋里,当时分无分文,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

面对生活的窘境,人至中年的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淡然处之。

食粗茶淡饭,居破落小屋,生活虽穷苦却十分潇洒自在。

以至后来再次被贬惠州后,他写出了“浩然天地间,唯我独也正”的豪迈之词。

我们常说一个人名利钱财再多,也比不过精神的富足。

正是因为苏轼能看淡人生的得失,看淡名利钱财,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刚开始做主持,有段时间就受到无端的持续性指责辱骂。

虽然也深感困惑,但他没有将更多时间、精力投注在这些事上,面对批评和赞扬,从来都是淡然处之。

因为他觉得人生是自己的,与其深陷外界的是非评价,不如专业负责做好自己的事。

随着时间的沉淀,他专业的主持风格和锐利的时事评论,也收获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荀子曾说:“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路有长短,事有悲喜,人生本是一场修行,与其纠结痛苦,患得患失,不如洒脱自在。

学会看淡,在无常的人生中去成就自我,最终才能收获幸福。

Image

大千世界,世事复杂,如若把一切看的太重,那么幸福只会越来越远。

我们要有删繁就简的能力,也要有审视自我的决心,当下面临的处境,或困苦、或幸福、都要懂得看远、看开、看淡。

看远,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揽物于胸,放宽视野。

看开,不是锱铢必较,而是走出私欲,成就自我。

看淡,不是随时摆烂,而是懂得放下,过好当下。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世事沧桑中,感悟生命的肆意流动,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内心依然无恙。

作者:哲学君·子木,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哲学人生网,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